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我家廚面太低了,每次做飯都得‘貓著腰’……”這句看似平平無奇的日常小吐槽,決定了小哥哥在裝修時,特別在意櫥櫃高度的問題。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與我們碰到的這位屋主一樣,很多朋友在裝修時都要和各種家居尺寸打交道。其實,生活中很多的不方便、不舒適,都是來自於設計時的尺寸沒有依據屋主身高來計算。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廚衛、客廳、臥室還有陽臺等等,各個空間都包含著許多人體工程學尺寸,一個尺寸的差錯,都可能導致在日後的生活中出現各種不便利。

今天,聊到這個話題,木桐設計們彙總了在實際與屋主溝通時常用到的關於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從客廳到臥室,從鞋櫃到衣櫃,還有大家很關心的採光問題,背後都有人體工程學的奧秘哦~準備裝修的你還不收藏起來~

客廳

1、茶几的尺寸

沙發與茶几之間的距離在450mm最合適,這樣的距離在能保證一個人能通過的同時又便於二者的使用,即人不但能通過,且坐在沙發上時可以比較舒服的拿到茶几上的東西。一般茶几的最佳高度為300mm—450mm。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2、電視距離

電視屏幕不是越大越好,電視機要適應空間的大小。一般的情況下,電視和眼睛的完全距離是2500-3000mm。如果電視屏幕較大,距離要適當增加。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對角的觀看者,也就是坐在沙發兩邊的觀看者,17°的觀看者距離在2000mm,25°的觀看者在3000mm,32°的觀看者在4000mm,37°的觀看者在5000mm。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3、沙發尺寸

兩口之家客廳一般建議沙發的寬度至少為1750mm,大於兩人或者家庭經常有客人來往建議不小於2100mm,坐位的深度不小於600cm。

廚房

廚房的操作檯高度一般為800-900mm,並對操作檯的生產提出建議:採用定型合身,多樣化臺座,即臺身用高800定型,然後用臺座增減高度,使臺高可以在800和900mm之間調整。

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合理的灶臺高度在人體肘部以下10-15mm,烹飪者上臂與腕部的角度應大於95°,合理的水槽高度在人體肘部以下5mm,如果家裡有兒童應設計1個腳踏步,高度在200mm左右。灶臺高度通常是800mm,水槽高度通常是920mm。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身高和廚房檯面的高度關係可以按公式推送:身高/2+(5~10)公分。這樣的高度正好是人的手臂自然抬起的高度。

臥室

1、床的尺寸

我國標準雙人臥室的面積一般不小於12㎡。方形雙人床的寬度是1800mm/1500mm,單人床寬度是1200-1350mm,長度是1800mm/1860mm/2000mm/2100mm。

圓形床的直徑為φ1860mm、φ2100mm、φ2400mm,床高度350-450mm。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2、床頭開關插座

①開關插座離床兩側分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床頭櫃居中位靠近床一側預留開關位置,另一側是插座位置;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②一般情況下,床頭櫃的高度都在550-580mm左右,而插座高度一般應該比床頭櫃更高150-200mm左右更合適(放書籍及手機電子設備、水杯)。所以插座的垂直高度距地700-800mm。假如床是2000mm的,床頭兩邊的插座應該留有離床200mM寬,離地高度在700mm左右的距離,以床為中,插座在左右方向各偏1100mm左右。(減掉一旁衣櫃的尺寸)。


衛生間

1、洗臉盆高度

洗臉盆太低或太高都容易造成身體疲勞,對於身體不適的朋友來說體驗程度會非常不好。一般情況下,洗臉盆使用高度是750-850mm,目前大多數人的選擇會在800mm左右。身材較高的朋友(男士1.8米以上,女士1.7米以上)則可以考慮900mm高的洗臉盆。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3、馬桶的尺寸

馬桶的高度,按照中國人平均身高設計,一般為430mm到480mm,馬桶安裝高度以人的小腿彎離地面的高度下30mm到80mm左右,是人體比較應宜的高度。這樣一來,馬桶的坐板不會擠壓到人體的大腿,防止大腿血液不暢通,還可以輔助腹肌的力量以及腸道的排便力量。


具體到每家每戶中,以家庭身高中較普通的成員為參照對象,選擇需求的馬桶,就基本滿足家庭其他成員。小孩和兒童則需要小孩專用馬桶。


家庭衣櫃

小孩在2-9歲的標準升高變化在870-1285mm之間,兒童衣櫃的掛衣高度宜設置在600-1200mm之間。成人用標準衣櫃掛衣杆的高度一般是1200-1500mm左右,一個同時滿足兒童全生命週期使用的衣櫃掛衣杆(區)的高度最好可以600mm-1500mm做

升降調整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鞋櫃

1、鞋櫃的深度設計一般合理範圍是300-400mm,一般鞋子的尺寸不會超過300mm,同時也可以滿足放置一個鞋盒深度;

2、半高鞋櫃的高度設計一般在1000-1200mm之間;回家時,方便鑰匙與包等小物件隨手擺放;換鞋凳的高度在400-450mm之間;

3、鞋櫃內部層板的高度一般在150mm左右,高筒靴除外;

4、鞋櫃中抽屜設計,一般的高度在200mm之間,在鞋櫃的位置處於800mm左右的高度,方便進門小物件的存取。

在鞋櫃的尺寸設計時,最好了解到自己家人的鞋子尺寸以及數量,低幫鞋、高筒靴、小孩鞋等做好分類,做出最大化收納設計。

人體工程學如何決定了居家的舒適感?


一個易被忽略的補充:

瞭解了以上常用到的尺寸參數,再補充一個大家容易忽略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房間的採光不好,其實這也涉及到人體工程學中的“窗地比”,即窗戶和室內的面積關係。

室內採光和日照是通過窗戶來實現,當窗的面積小於室內地面面積的1/16時,人在當中會感覺不舒適,窗戶太大也不是很好,會影響房間的私密性和房間的節能性。我國建築設計規定各空間窗地比(窗戶面積/地板面積):臥室、起居室、廚房不應低於1/7;衛生間、過廳不應低於1/10;樓體、走廊不應低於1/14。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