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花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一首诗,概括了瘦西湖的风景特色。瘦西湖一条狭长的河流,蜿蜒曲折,湖面时宽时窄,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也因为她比 杭州 西湖更具一份清瘦神韵,而由此得名。瘦西湖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烟花三月的瘦西湖灵动秀丽,实在是名不虚传!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景区内,是瘦西湖景区的精华所在,有中国最美桥之称,原名莲花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拍摄五亭桥的取景点有钓鱼台,还有钓鱼台和五亭桥之间位置的一处歪脖树,蹲下能从歪脖树下看到五亭桥和白塔,大家可以在这拍照留念,还是不错的。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据说乾隆游瘦西湖觉得很像北海琼岛春阴,只是少个白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扬州盐商花了大笔银两从太监买来北海白塔图纸,当晚用盐包出一座白塔,一夜造塔的故事在扬州流传至今。与北京北海公园白塔相似的观音寺白塔,与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这里的白塔有着江南的温润,与蓝天白云相衬,又有一景名为“白塔晴云”。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二十四桥位于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位置靠近瘦西湖西门。二十四桥因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天下。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原是唐代银杏,遭雷劈而段,后置凌霄,攀援而上,春末夏初,花红叶茂,似枯木逢春。这株唐代银杏遭雷劈后只剩下枯断的树干,但劈纹流畅具有观赏性。后园艺人员植北美藤本植物凌霄,攀援而上,到春末夏初,便花红叶茂,成为园内一景。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这里也是扬州 “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现在的熙春台二楼是喝茶的地方,古色古香,几架古筝在身着古装的纤纤玉指的弹拨下,美妙的旋律让人感觉穿越到了久远的唐宋年代。 熙春台可以称得上是瘦西湖内最佳的观景平台,从熙春台二楼的窗户望出去,五亭桥和瘦西湖尽收眼底。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徐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园构筑于"桃花坞"旧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据导游介绍,此为大军阀徐宝山的私人园子,门头题字的是在扬州有名的书法家风先生(人称为疯先生),说起风先生为此园的题字,还蛮有意思的。

雍容华贵集南北特色的瘦西湖

“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瘦西湖入口处至小金山的一条长堤遍栽夭桃绿柳,每当春色撩人的季节,依依柳色映衬一片姹紫嫣红,灿若云锦,使人留连。 一路走来,两侧桃红柳绿,堤上行人络绎不绝,是湖畔的风景;湖面画舫如织穿梭,使我们眼中的风景,一步一移步步换景,如此春色,让人心旷神怡,正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本文由轻装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