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通訊員 王梁裕子

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正月,65歲的顏真卿來到貶謫途中的最後一站:湖州。

自京城至湖州,三千四百餘里,抵達之前,可能顏真卿自己也未想到,他會在江南留下濃重的一筆。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顏真卿畫像 視覺中國 供圖

在湖州任刺史的五年時間中,有一個詞,緊跟顏真卿的名字,發出別樣的光輝:浙西聯唱——這是顏真卿於大曆八年至十二年在湖州主持的詩酒文會。

最近,顏真卿研究專家、著名書法家朱關田先生主編的《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 朱關田 主編 浙江攝影出版社

這是顏真卿現存書法作品最全面之彙集,也是權威的顏真卿研究著作。因為,它不止彙集了書法,還將朱關田先生的研究成果:《顏真卿書法評傳》《顏真卿年譜》《顏真卿家世》《顏真卿交遊考》……一一收錄其中。

結合這些珍貴的研究資料再看顏真卿的書法,便更能體會,一千多年前,這位書法大家在那些一鉤一劃中的故事和情緒。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內頁

唐萬曆十年秋,那一次盛大的見面

當然,在顏真卿刺湖之前,江南的詩會活動就已經如火如荼。

在學者們的筆下,江南詩文化圈不同於京都的詩文化圈,它更多是一種社交方式,而非懷有獲得賞知的直接目的。

來到湖州的顏真卿,繼續主持編纂一部大型韻纂類書《韻海鏡源》。這部書的修纂幾乎貫穿了他的大半個人生,併為他召集文人名士提供了絕好的契機。

在湖州,也是如此。

在絕妙山水中,顏真卿率眾進行《韻海鏡源》的修纂。大曆八年十月,這部書的修纂徙至杼山,由此掀起了一波波遊宴唱和的高潮。

《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中,有“交遊考之湖州交遊”,環繞顏真卿身邊的,都是聲名赫然的人,隨便說兩位:茶聖陸羽,詩僧皎然。

但今天,只想說一說顏真卿和另一位浙江人張志和的故事。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張志和畫像 視覺中國 供圖

如果沒有浙西聯唱,大概也不會有張志和的《漁歌子》了。

對,就是那個寫下你會背的《漁歌子》的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其實,張志和的《漁歌子》,除了這一首,還有四首,不過,它們本來的名字叫《漁父詞》,《漁歌子》是宋代才有的詞牌名。

在顏真卿到湖州之後的大曆九年八月,張志和自越州來訪。

顏真卿記錄了他與張志和第一次盛大的見面。

我們對張志和的瞭解,大概只知道他寫了一首詩,其實,這位自稱“煙波釣徒”的隱世狂人,是一位功夫了得的山水畫家,而且作畫之時,還有頗有些行為藝術家的味道。

“性好畫山水,皆因酒酣乘興,擊鼓吹笛,或閉目,或背面,舞筆飛墨,應節而成。”這是顏真卿筆下的張志和。

而且,第一次見面,他就見識了這位東陽人(一說會稽)的不凡舉止。

“俄揮灑橫布面纖纊霏拂,亂搶而攢毫雷弛,須臾之間,千變萬化,蓬壺彷彿而隱見,天水微茫而昭合,觀者如睹,轟然愕眙。”

這是顏真卿在《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中,對那次初見的還原。

怎麼講?這句話,過度解釋反而沒有了味道,反正,張志和揮灑的姿態,躍然紙上。而在座的60餘位參與宴請的人,被他“驚呆了”。

除了記於《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中,記下這次見面的人不少,畢竟,那是個60多人的場子。

顏真卿的另一位好友——詩僧皎然寫有一首《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這詩的題目真長,可重要的人與事都在了:真卿、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幾個詞組之間,洋溢著張志和的性情與才華。

“手援毫,足蹈(踏)節,披縑灑墨稱麗絕。石文亂點急管催,雲態徐揮慢歌發。樂縱酒酣狂更好,攢峰若雨縱橫掃。”皎然對張志和的描述,與顏真卿完全一致。

浮泛於江湖之上的張志和,這次也是泛舟而來。

只是,那小船太破舊了,顏真卿就小心翼翼地提出要為他換一艘新船。

“儻惠漁舟,願以為浮家泛宅,沿溯江湖之上,往來苕霅之間,野夫之幸矣。”這是張志和的回答。

應該說,不久後,這“友誼的小船”就送成了。

因為,皎然又寫了一首詩:《奉和顏真卿落玄真子蚱蜢舟歌》,其中有一句:“刳木新成舴艋舟。”

而且,朱關田先生認為,“畫洞庭三山者”發生於顏真卿與張志和初次見面之時;“舴艋舟之更新,及皎然之奉和”則稍後。

大約自此之後,張志和就駕著這一艘小船,“沿溯江湖之上,往來苕霅之間”,只是,這樣的悠然,並未持續太久——當然,這是後話。

沒有顏真卿,就沒有我們熟知的《漁歌子》

轉眼,自顏真卿前一年正月抵達湖州,他迎來了另一個春天。很顯然,他與當地文人以及追慕而來的非湖州籍文士,熱烈地打成了一片。

我們所熟知的《漁歌子》,就在顏真卿、張志和以及眾人的唱和中誕生了,這是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年)的春天。

在沈汾(唐溧水令)撰寫的《續仙傳》中描寫了一次聚會:

顏真卿與門客會飲,乃唱和為《漁父詞》,其首唱即志和之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一次聚會中,顏真卿與陸羽、徐士衡、李成鉅四人共唱和二十五首《漁父詞》,就個人的理解,這次唱和,張志和似乎不在場,但他的《漁父詞》在場。

但無論如何,就詞意判斷,“西塞山前白鷺飛”應該也是寫於這個春天的。

顏真卿與一眾人唱和的《漁父詞》,除了張志和的五首,其他都散佚了,其餘四首,在此一記: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裡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張志和戲水而卒”,走完43年的人生

從初識到共同宴樂唱和,顏真卿與張志和的交遊僅持續了一年時間。

這要從唐大曆十年夏天的一場大水說起。

《舊唐書》卷三七《五行志》中記載,大曆十年“七月己未夜(二十八),杭州大風,海水翻潮,飄蕩州郭五千餘家,船千餘,全家陷溺者百餘戶,死者四百餘人;蘇、湖、越等州亦然”。

大水之後,顏真卿寫下了《湖州帖》(又稱《江外帖》):“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諸州水並湊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沒溺。賴劉尚書與拯,以此人心差安。不然,僅不可安耳。”

劉尚書,即吏部尚書劉晏,散騎常侍蕭昕奉劉尚書之命來湖州體察民情。八月初,顏真卿率眾人送蕭昕完使歸京後,往平望驛秋遊。

就是在這裡,“張志和戲水而卒”,走完了他43年的人生。

《續仙傳》對張志和的離世進行了另一番描述——

志和酒酣,為水戲,鋪席於水上獨坐,飲酌笑詠,其席來去遲速,如刺舟聲。復有云鶴隨復其上,真卿親賓參佐,觀者莫不驚異。尋於水上揮手,以謝真卿,上升而去。

這段文字雖然傳奇,但由此可以確定——張志和死於平望是沒有爭議的。

張志和逝後,顏真卿為他撰寫神道碑,也就是《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可以說,在顏真卿書寫的碑銘中,這一篇獨一無二:他一改以往先交代譜系,後讚頌墓主功業的寫作模式,而是將張志和的性情、逸事進行濃墨渲染。

在顏真卿筆下,我們知道了更多張志和的人生。

比如,他少年成名,也曾走入仕途,而後棄官,隱入江湖。

他的哥哥浦陽尉張鶴齡,擔心張志和浪跡天涯不再還家,就在會稽東郭買了一塊地,為張志和結了一棟茅齋。張志和甚至“閉竹門,十年不出。吏人嘗呼為掏河夫,執畚就役,曾無忤色。又欲以大布為褐裘服,徐氏聞之,手為織纊,一制十年,方暑不解。”

這一段的大概意思是,他十年不出門,被當地小吏拉去掏河,欣然拿上工具加入勞作的隊伍,穿衣更是不講究了,嫂子徐氏為他做了一件布衫,他不分寒暑穿了好多年。

但是,在藝術世界裡,他卻是另一番逸興飛揚的狀態。

江南山水,釋放了顏真卿性格中另一面

身在湖州,雖說顏真卿處於人生的低潮,但是浙江的好山好水與文士雲集,開啟了顏真卿的另一篇章。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中的《祭侄文稿》

自然與人文,讓他釋放出了性格中的另一面,甚至讓他顯得沒有那麼肅然與凜然。

他確實想追慕山水了。這樣的放下,其實是有前兆的。

大曆十二年五月,顏真卿在《李含光碑》中追述往事。他說,六年前,他卸任撫州刺史後,便有寄情山水之意,只是,轉刺湖州,他並未完全實現夙願。

其實,這種說法是有所保留的。當我們翻看《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的那些遊歷和唱和,可以讀出,他已經縱情於這片山水之上了。

而且,在與眾人的交往中,他一改人們印象中的剛烈,對張志和就不用說了,從詩文和記載中可見,他小心翼翼,表達了對一位性格敏感的狂人的懂得以及充分的尊敬。

還有陸羽,顏真卿甚至為他建了一座三癸亭。“欻構三癸亭,實為陸生故。”一首《題杼山癸亭得暮字》說得清楚明白。而陸羽,在詩文中極少回應顏真卿,他折一枝青桂回贈,已是文士之間最高的敬意了,不過,這事,陸羽依然不說,而是要顏真卿自己寫在詩中。

在湖州的顏真卿充分顯示了他性格的多面,他用自己的方式,維繫著外來與本土文人之間的平衡。京都文化與湖州本地的文學傳統,在他的引領下,實現了融合。這一切,在《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的諸多細節中,都可以讀到。

今天的湖州,杼山蒼翠,苕溪和霅溪依舊流淌著千年前的水,似乎可以照見古人往日的足跡。

站在現代人的角度,我們總試圖找幾場顏真卿到杭州的遊歷。但是,相關的痕跡不多。

安史之亂中,唐朝中央政府能有效管轄的地區當中,只有兩浙地區、西川地區比較富庶。而湖州,自唐天寶元年,領烏程、武康、長城、安吉、德清五縣。政治地位與經濟狀況呈現了正比的增長。而且,湖州以攻守俱佳的自然條件,成為江淮一帶的軍事要地。唐朝中葉,湖州已成為集軍事、經濟、文化於一身的江南名郡。

所以,顏真卿在湖州的故事都已經說不完了,即使他就近遊歷,也不過是歷史的旁枝末節。

不過,顏真卿於大曆十二年初所作的《梁吳興太守柳惲西亭記》,在杭州留有痕跡。

2019年初次公開面世的“唐顏真卿西亭記殘碑”,被收藏於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而碑帖也收入了《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顏真卿楷書西亭記殘碑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藏

【閱讀+】

伴隨著《顏真卿書法全集(珍藏版)》的出版,浙江攝影出版社還推出了文創產品。

“敦雅——顏真卿書法筆記本”將顏真卿書法作為筆記本的題材,設計者希望將顏真卿書法的藝術魅力傳遞給更廣大的讀者。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御書房珍藏”系列是由古代書畫珍品原大高清複製而成的文創產品,第一輯選取最廣為人知的五件書法瑰寶:《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帖》《米芾蜀素帖》《趙孟頫洛神賦》。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而“原作1+1”系列即一件與原作(卷軸)等大的書法拉頁和此件書法局部放大版的組合。

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顏真卿有多愛這個浙江男人?千年前他在湖州送出“友誼的小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