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心理諮詢師說# #精神分析##心理成長#

精神分析學說的鼻主是弗洛伊德,學過心理學的應該都不陌生。精神分析是講情結的,按精神分析理論,人一般在7歲前,人格就已經形成。我們中國也有個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現在的狀態很大程度是由你的過去決定的,尤其是你三歲前決定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論0-3歲的孩子成長心理。

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這裡我簡單的說一下,弗洛伊德認為0-1歲的孩子,處在口欲期,2-3歲處在肛欲期,4-6歲處在俄狄浦斯期。

0-1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專注於吃奶,這個時期有了第一次分離焦慮,來自於剪臍帶,這就造成了焦慮,分離即不安全,孩子離開母體是創傷,對嬰兒來說,外界事物的喧雜都是不安全的。這時的嬰兒特別依賴媽媽,此時母子處於一圓共生的狀態,只有和母親在一起,他才有安全感。這個時期最需要母親的愛。好的母親孩子一哭就餵奶,吃奶不僅是營養,更是母愛。這個時候最好是母親自己帶孩子,父親照顧好母親就可以了。


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但現實我們有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自己帶孩子,把孩子託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般人都認為祖父母一輩帶孩子,肯定是盡心盡力。但事實上嬰兒與母親分開,造成分離焦慮,嬰兒就有不安全感,只是他還無法表達而已,換看守人,長大後客體就不安全。

尤其是頻繁換人帶的,尤為突出。奶奶帶一段時間,外婆再帶一段時間,孩子剛剛與一家人熟悉又要分開,這樣帶大的孩子心理肯定就不安全了。無論是奶奶還是外婆,對嬰兒來說,她們都是外人,是不安全的。

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但他們沒有辦法選擇,因為他們小,但這一切被他們拍下來,就好像拍照片一樣,底片全部存儲在他們的大腦中,一旦可能就顯現出問題來。比如反覆換對象,就是小時候待的人多。心想我早晚被人拋棄,於是我提前與你產生距離感。源於他的內心不自信,自我很弱小,不相信別人,因為小時候媽媽都不要我了,別人還要我嗎?這是他們內心的一個固結。

0-1歲的孩子要積極關注她。如果這個時期過渡得不好,長大後可能會出毛病,比如吃香菸,吸毒品。有些人長得特別瘦,可能小時候吃奶沒有吃飽。還有特別喜歡吃零食的人,也有這樣的可能。另外口腔固結的人依賴性太強,人際界線不清。這樣的人談戀愛,很容易把對方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來使用,利用對方實現自己的願望,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對方身上,所以非常糾結,喜歡折騰。


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2-3歲的孩子已經斷奶,斷奶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孩子拼命的哭,家長也很揪心,孩子顯得很焦慮,這個時候就出現替代物,奶嘴,奶嘴的出現對孩子來說就是愛,有些孩子就是斷奶了,有時還喜歡咬奶嘴玩,從奶嘴那裡他能得到愛,長大後就充滿自信和力量。有小學生喜歡咬手指頭,這也是缺乏愛-----咬的動作沒有得到滿足。這樣的孩子不太自信。

2-3歲的孩子,在幼稚園或者在陌生的環境,沒有父母在身邊會哭鬧,這個時候可以把這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拿出來,她就不哭了。舉個例子,前幾年我有個親戚到我家玩,那時她兒子才兩歲,孩子午睡,她就臨時出去辦點事,結果孩子不足點就醒了,一看他媽媽不在,周圍全是陌生人,直接大哭,幾個人輪番上去哄都沒有辦法。我說我來試試,我進到孩子那個房間,上去用手撫摸他的頭,說,“想媽媽是吧”。“哦,媽媽馬上回來,寶寶你看,媽媽的大衣和頭盔都在”。我把大衣和頭盔拿到他旁邊,他一下子就抱住大衣和頭盔,兩眼驚恐地望著我,哭聲越來越小,“叔叔和你一起等媽媽回來,好嗎?”我就坐到他身邊,很快就不哭了,而且那天只要我帶,其他人一換就哭,為什麼呢?不是我有魅力,是因為大衣和頭盔他認識,那是他媽媽用的東西,這時就是媽媽的化身,有媽媽在,不就安全了,所以就不哭了。至於我,因為我一開始就撫摸他,他認為我有安全感。

我再說說貪婪性人格(攝取性)的人,可能是小時候吃奶不規矩,咬疼了媽媽,被媽媽推到一邊,長大就這樣了,因為沒有得到,所以現在只要可能就千方百計的想佔有。這本身是不好的,如有些單位有些人喜歡挖苦人,但如果昇華就不一樣了,像批評家魯迅還有律師這個職業。還有有些人喜歡逛街一買就大包小包的,而有些人光看不買。前者就是攝取性人格,後者就是小時候看的得不到滿足。後者昇華後像攝影師,導演,當然像陳冠希也屬這類人。


話精神分析   說心理成長(一)


肛欲期的孩子,是通過肛門刺激得到快樂,這時有自我了,自己能控制自己。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現象,當大人在吃飯的時候,小孩子老會拉屎,大人吃飯是快樂的,小孩拉屎也是快樂的,只是大人不喜歡而已。如果這個得不到滿足,長大後自我弱小,做事猶猶豫豫,控制過度會膽小怕事。肛欲期未過度得好的人,容易得強迫症。像反覆找工作,反覆鎖門,東西還人未還人,糾結。

#心理諮詢師說# #精神分析##心理成長#

XU4� 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