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多措並舉 四川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當前,四川全省正在復工復產,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四川省各地各部門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暗訪檢查,指導服務安全生產工作,有效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地,持續做好復工復產安全防範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精準施策 多措並舉 四川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暗訪檢查 確保安全復工復產

針對四川省前期排查發現的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重視不夠、復工復產前隱患排查不徹底、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增多等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各市州積極行動,按照省安辦統一部署,切實做好當前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工作,採取有力舉措精準管控風險,推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落實。

成都市應急管理局認真總結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後集中復工復產經驗,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5類“固有”風險、5類“新增”風險,精準發佈風險預警提示。成立了342個工作組,指導服務8個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8083家,幫助解決隱患問題9768項。

達州市應急管理局通過電話提醒、安全預警、明察暗訪等方式,全面瞭解企業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狀況,督促落實安全防範措施。今年以來,共檢查企業1362家次,排查隱患問題2962條,現已整改問題隱患2071條,其餘問題隱患均已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德陽市應急管理局邀請省、市專家,組成工作專班,採取“查”“看”“問”和市、縣、鎮(鄉)三級聯動方式,對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解剖式”的檢查。截止目前,開展精準暗訪檢查860次,查出隱患1362處,已督促完成整改1231處,其餘隱患正在限期整改中。

精準施策 多措並舉 四川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差異化服務 加強安全生產指導

四川省各市州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制定了相應措施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做好安全風險防控,實實在在為企業排憂解難。

雅安開展“多方面”服務,檢查指導“專事專辦”,截至目前,雅安市應急管理局共組織了94個安全指導組,出動服務人員1333人次,督促指導企業363家,幫助解決問題270餘個。

精準施策 多措並舉 四川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德陽市、縣兩級應急管理系統分別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指導服務方案》,組成34個復工復產安全生產指導服務小組,重點對非煤礦山、醫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有色和涉氨製冷、粉塵涉爆、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服務指導。

綿陽市、縣安辦抽調消防、安監人員力量,成立8個安全服務工作組,對萬利化工、好醫生等15家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落實“一對一”安全專員服務,對防護服、口罩和轉產消毒液的6戶企業採取“消防員+安全專家”模式駐廠服務,有力保障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安全生產。

達州市應急管理局建立了規上工業企業復產達產和安全生產精準幫扶制度,組成“一對一”精準幫扶工作組,建立精準幫扶責任清單,實行清單銷號管理,督促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廣元市開通審批“綠色通道”。推行“放管服”,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精簡審批環節,提升審批時效,優化審批方式,實施“網上申請、在線辦理、快遞送達”,解決企業復工復產資質證書辦理難的問題。


精準發力 以清單制管理為抓手防範化解安全風險

精準施策 多措並舉 四川擰緊復工復產“安全閥”

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是四川省今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頭號工程”。四川省各地各部門通過推進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多措並舉,全面履行安全防範責任,築牢安全生產堅實防線。

德陽市應急管理局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系統開展精準暗訪檢查,督促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落細落實落地,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實現安全運行、又快又好發展。

廣安市應急管理局開展企業清單制精準培訓。邀請省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試點單位專家,對全市危化企業管理人員和安全員開展了企業清單制管理工作培訓,加快推進危化企業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工作。

攀枝花市應急管理局持續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和清單制管理工作,通過構建更加嚴密的防範化解安全生產重大風險的責任體系,壓實領導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

廣元市應急管理局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安全隱患清單”,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清單”,解決“企業安全生產問題清單”。堅持以“責任”為龍頭,以“清單”為載體,以“雙控”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工作主線,在推行清單制管理中,緊緊抓住安全風險管控不放鬆,精準對靶發力。目前全市建成“雙控”機制企業達2100餘家,建成率90%以上,上線運行企業289家,管控重大安全風險11條。

據悉,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已經印發了《黨委政府屬地安全生產領導責任清單參考模板(1.0版)》《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清單參考模板(1.0版)》《消防安全責任清單參考模板(1.0版)》等清單參考模板,將分四個階段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工作。


來源:四川省應急管理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