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中華通韻》,似通非通,不通音韻,何以制韻?

本人支持作詩用平水韻,填詞用詞林正韻。新韻和舊韻可以並行,但新韻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取代舊韻。

詩論|《中華通韻》,似通非通,不通音韻,何以制韻?

看了前一段發佈的所謂《中華通韻》,恕我直言,不禁懷疑編委裡是否有詩詞音韻方面的專家,或者即使有這樣的專家,是否也被其他原因矇蔽了。須知“語言學家”和“音韻學家”往往不能劃等號,古之修韻者,無不是音韻學之翹楚,如修《唐韻》之孫愐,修《廣韻》之陳彭年、丘雍,修《禮部韻略(107韻部)》之劉淵,修平水《新刊韻略(106部)》之王文鬱……

不少支持新韻的詩友,理由大都是:平水韻、詞林正韻中不少字和現代普通話的發音已大相徑庭。要知道,在我國曆史上,詩詞用韻與大眾語言一直是兩個系統——韻是文本系統(書面詩詞語音系統),語言是交流系統。換句話說,從沒有一個朝代的人說話發音是完全符合平水韻、詞林正韻的,包括這兩部韻書成書之時及之後的朝代,因為韻書本身就不是口語系統,而是文本系統。文本系統為什麼不能輕易變更?因為它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即使是朝代更迭,歷朝歷代幾度改變“普通話”,韻這種文本系統仍一直保持穩定,所以唐詩、宋詞、元曲至今我們還能讀得懂、讀得通。

所謂《中華通韻》,韻部劃分問題很多,如:“三鵝”平聲部中將“歌(e)”“皆(ie)”“闕(ue)”劃到一起,音韻之美何在?“十六兒”韻部更是可笑,平聲11個字、仄聲12個字都是發“(er)”音,請問誰寫詩押韻句句用“兒”?且此韻部多為生僻字,作詩用韻字數量根本不夠,哪位專家若能用此韻部作首詩(獨木橋體除外,且獨木橋體用此韻部恐也無法作出好詩),我便服了他。單由這一個韻部的設置,就可看出《中華通韻》的業餘。

《中華通韻》十六“兒”韻——陽平:兒 而 洏 鮞 栭 胹 鴯 髵 唲 耏 陑上聲:耳 爾 邇 餌 珥 鉺 洱 栮去聲:二 貳 咡 刵

所謂《中華通韻》,取消了入聲韻,這也是業餘之舉。入聲是漢語四聲之一,在南方不少方言及北方部分方言中仍一直保留,若僅因普通話中無入聲而將其刪去(況且普通話本身只是一種折中的普及型交流體系,雖優點歷然,但刪除入聲字等無法避免的弱點也無須迴避),無異於削足適履,搞“一刀切”。《淮南子·說林訓》有云:“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所言即此。而且,這樣一來,初學者可能會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的詩不少不押韻、不合格律,這怎麼解釋?會有多少經典古詩詞,從此在我們下一輩眼中成了不合格律的平庸之作?這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人為割裂,對傳統文化精華的有意或無意閹割。這何異於手踢足球、腳打排球?

“在詩詞創作中,《中華通韻》與當前流行的舊韻書並存。在雙軌並行原則下,提倡使用《中華通韻》,但尊重個人選擇。”——《中華通韻》草案

雖說《中華通韻》並未排斥“平水韻”等舊韻,還是想走《中華新韻》與“平水韻”並存的“雙軌制”老路,但若僅在民間使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還無關宏旨,可是,此韻書據說要在中小學普及推廣,並說這是“加強詩詞教育和普及的迫切需求”,說得不好聽點兒,這就有些誤人子弟了。詩詞創作不是普及漢字、推廣拼音,更不是面向大眾掃盲,無須“簡化”用韻,也無法“簡化”用韻,更沒必要根據“交流系統”的普通話來改造“文本系統”的詩詞韻。況且,並不是通了音韻就能欣賞好詩詞乃至寫出好詩詞來,想通過編制更“大眾化”的韻書來推廣詩詞教育,實在是有些一廂情願了吧。所以,即使想推行《中華通韻》,至少也應先有試點,而不能草率以行政命令推行,更不能立即在中小學教材中使用,否則恐怕貽害無窮。

“從隋朝起,隨著科舉制度的確立與推行,歷朝歷代都曾修訂韻書,並多由國家層面頒行。目前,普遍使用的舊韻書主要有金代的平水韻,元代的《中原音韻》,清代的《佩文韻府》和《詞林正韻》,以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41年頒行的《中華新韻》等……”——《中華通韻》草案

須知,“平水韻”是詩韻,《詞林正韻》是詞韻,《中原音韻》是曲韻,《佩文韻府》是大型詞藻典故辭典,它們之間並無相互修訂、彼此取代的關係,相反,“平水韻”作為詩韻用典,自宋代、金代之劉淵、王文鬱《禮部韻略》《新刊韻略》乃至清代之《佩文韻府》並無大的修訂,更談不上像推出“新韻”一樣作顛覆性的改動。所以,以此作為開發新韻的依據,明顯屬論據不當。至於《中華新韻》乃至後來派生出的《詩韻新編》等,由於先天不足,在實踐中並未超越“平水韻”,反而是自“新韻”推廣以來“平水韻”依然盛行,用“新韻”寫的作品明顯處下風。以作品說話,高下立見。

以上言辭若有激烈、不當之處,還望諸君海涵。

(2018.10.6作於青島)

夢天詩文,均為原創

本人夢天,青島人也,貌不出眾,語不驚人,情非特出,才僅中人,性喜詩賦,亦通古文,頗好聯句,兼及雜論,上網廿載,遍閱美文,每至佳處,悄然凝神,亦多試作,良莠雜陳,下筆萬言,盡付輕塵。

詩論|《中華通韻》,似通非通,不通音韻,何以制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