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引子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雞娃,網絡名詞,指給孩子打雞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為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鞭策孩子去拼搏。

這種行為,被稱為:“雞娃”。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快樂教育的目的,難道不是快樂麼?

呵呵呵...

曾經,有一個概念廣泛流傳。

曾經,有很多家長用這四個字,給自己和孩子都放了一條輕鬆路。

如今,這個概念被重新審視。

如今,這四個字的常見配套詞,是反思

這,就是“快樂教育”。


人類的天性是什麼?

首先是好吃懶做,然後是不勞而獲。

----教育家張捷


快樂教育,並不是讓孩子快樂就好的教育。被理解偏了的快樂教育,彷彿一場巨大的騙局,其最顯著的成果,大概就是毀掉一些天才、以及提前篩掉一些競爭者。


劉一絲,91年生,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光看名字,你知道她是誰嗎?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現在呢?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劉歡曾在一次採訪中採訪中表示:女兒絲絲很有天賦,對音樂感悟力、品鑑力很強。

但非常遺憾的是,女兒小時候,他和妻子相信快樂教育。所以在女兒嫌累、想偷懶時,沒有適當的逼她一把,導致孩子錯過了學習音樂的良好時機。

其實呢,在普通人看來,一絲的路已經走的很順了。

但父母依然會感覺遺憾與後悔,他們後悔的,是什麼呢?


雞娃,真的和快樂教育矛盾嗎?

不,雞娃,和快樂教育不矛盾。

雞娃,只和以“快樂”為藉口,在教育上淺嘗輒止相矛盾。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根據“快樂教育”概念的創造者斯賓塞所述:

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應該讓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劃重點。快樂,從來不是目的。快樂教育的目的,是良好的教育。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尊重與放縱,一線之隔。

尊重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把孩子當大人來禮貌對待,並不意味著,需要對孩子的意見,無條件接納。

孩子之所以為孩子,家長之所以為家長,不僅僅是肉身和血緣上的關聯。


父母如果不能在孩子走歪的時候,把TA拉正;

如果不能在孩子走不動的時候,鼓勵TA一把、推TA一把。

那,就是父母失職。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先不說孩子,想想自己好了。

有沒有過兒時遺憾?有沒有過對父母的抱怨?

有沒有說過,小時候要是在...的事情上,爸媽能逼我一把就好了。我就會...了。

看同齡人掌握了某項技能,自己卻不會,有沒有過一絲失落?

有沒有在年少輕狂時做出了某些決定,成功“說服”了父母,長大後卻非常後悔,甚至認為爸媽當年沒有動用父母權威去反對,是一種不負責任?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又或者,是幸運的那一個?

曾經說過,感謝父親當年的嚴厲與逼迫。我才能有今日的機會與成績。(郎朗

又或者,說過,當年我怨我的媽媽,但長大之後,我才懂得她的苦心,非常感謝我的媽媽,要聽媽媽的話。(周杰倫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自強不息,自律刻苦、這些優良品質,之所以稀缺、之所以為人所欽佩,就是因為其有違人類天性。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

當自身無法產生足夠動力的時候,想要達成目標,靠外部壓力來推,是必須的。


雞娃先雞己

有長期目標,有行動方針,有計劃有方案的父母,必須有點兒狠。

一狠,要對自己狠。首先是雞娃先雞己。念著怪,做起來沒的選。

雞娃,不是光對娃下手就行了的。先得拿自己開刀。你見過哪個成功的虎媽狼爸,是對自己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的?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知名虎媽蔡美兒

蔡美兒(Amy Chua)1962年生於伊利諾州,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

為她自己育兒經驗為主題的自傳體《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媽媽的戰歌》,又譯《虎媽戰歌》),中英文版本已同步全球發行銷售。

噢對了,聽說最近體育分佔比高了(雲南,提到100分,體育老師應該不用老生病了吧)

可以預見到不久的將來,父母們不光是循序漸進的突破了拼音、奧數、PPT、手抄報、英語、大語文、琴棋書畫...

就連往日短板之下腰劈叉、引體向上、百米衝刺、滑雪衝浪,實現質的突破也是指日可待。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光用蠻力也不行。還要有策略。

又要雞娃,又不能給雞傷了。又要教育,又要儘量在快樂的基礎上教育。

哪兒那麼容易。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孩子哭著喊著要學跳舞/學鋼琴/學小提琴/學籃球/學冰球/學畫畫/學跆拳道/學武術/學天下萬千可學之物。

好!大把銀子投進去,又接又送又陪練。

然後孩子苦了累了不耐煩了冷了熱了頭疼腿痛了,眼淚鼻涕可憐巴巴的和你說真的不喜歡了不想再練了...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是逼孩子繼續努力?還是認為此項目不屬於孩子的天賦項目可以放棄?怎麼判斷?


看,雞娃,不是光咬咬牙那麼簡單的。

一方面,要能下的去手拾掇自己和孩子。

一方面,要學習觀察和判斷,篩選明確哪些項目是孩子可長期發展的方向。

一方面,要善於用於戰略戰術,儘可能的快樂融入過程,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另一方面,還要能承擔判斷失誤所帶來的全部風險。

雞娃不易。

且雞,且努力;且雞,且珍惜。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但雞娃,也得有度。

對娃兒堅定,是必須的。但堅定,不代表蠻橫。

記得時刻提醒自己,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千萬別忘掉了初心噢。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謹以此文,與在雞與不雞間搖擺的爸爸媽媽們,共勉。


雞娃路上,無須追求快樂|快樂教育的目的,又不是快樂

PS:你有什麼兒時遺憾嗎?留言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