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互聯網坊間八卦”能成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華為員工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對於od最原始的評價。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OD。

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不要再問OD是不是外包了,OD = Outsourcing Dispatcher,字面意思就是「外包派遣員工」,比中文「人力外包」還low,沒想到吧?在BOSS直聘上你問那些熱情好客的主動搭理你的華為大哥哥大姐姐,OD全稱是啥,他們大概不懂,我不信他們跟你說 OutstandingDepartment(華為預備役,outstanding取pending的意思,不是卓越)。

華為的OD相當於是自己原來把外包的名聲做爛了,借屍還魂搞了一套英文字母組合的模式,或者搞得故作玄虛的「華為x外企德科聯合高端招聘」↓ 換湯不換藥,提升逼格。外包轉正規軍的渠道一直都有,06年的時候有家公司叫慧通,套路一模一樣,毫無新意。現在很多老華為員工,二本三本學歷都是走外包賣命轉正的,當然你問他們OD怎麼樣,他們肯定會吹OD有多好,因為感恩的心。

當然我不是OD,但親眼見過不少正式工把外包當成打雜的,呼來喚去,拿外賣收快遞倒垃圾都有。想體驗當二等公民的感覺就去應聘OD吧,在公司地位可能就比保潔阿姨高一點,工卡權限和訪客證差不多,不給你上,內部論壇也上不了,華為的資源(業務資料)也與你無關,早上進門正式工刷卡就能進OD有機會被保安截停呵斥額外問候,總之處處會被當作外人。

外企德科宣稱的轉正率嘛,我們這一批進來的從1%到20%我都有聽說過,五花八門的都是被HR騙了,最後沒見幾個成功,最近又升級成過了內部考核就能轉正。人家德科媽媽咪才不管這些,就賺你人頭的錢。多說一句,「外企德科」 的「外企」類似於北韓的國號,命裡缺什麼就取什麼名字,價值觀跟Apple、Google那些外企是南轅北轍的相似,該炒你的時候HR跟村鎮企業差不多,說話要多難聽有多難聽,把你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OD其實一點都不便宜,工資跟正式工差不多,還是給了老鴇媽媽桑30%的差價後的錢,甚至宣稱績效和獎金跟華為正式工看齊,成本怎麼低得了?

OD存在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加班猝死、卸磨殺驢用完被炒、被正式工霸凌欺負想不開自殺、不小心坐牢了都與華為無關,你老婆拖家帶口去華為門口拉橫幅都沒用。不信你去看看天眼查上外企德科的勞務糾紛,能讓你更加呵護自己的菊花哦。

當然華為的小哥哥會語重心長的跟你說OD門檻和正式工一致,一樣很多985/211進來,這純屬扯淡。不信你用個Google Voice小號註冊BOSS直聘,學歷填17後畢業的清北本科就夠了,因為本科畢業連續4年考核拿A可以升到18級,OD不會找上你,最差可以填到南大。然後在職經歷寫騰訊阿里這種一線大廠,華為小哥哥小姐姐肯定會如狼似虎地撲上來跟你打招呼,跟你說OD招人啦。這時你可以像渣男一樣優雅地甩他們一句,「外包勿擾」或禮貌一點[對不起,我對外包沒興趣」, 他們一般會點你的頭像看資料,然後被你的清北本科和大廠經歷震驚,最後知錯道歉,換個直招名額跟你繼續溝通。

簡而言之,華為的社招通道從來沒有關閉過,他們也分三六九等,看菜吃飯,你是稀缺人才就走直招,你是打雜分擔正式員工工作負擔的就走Outsource Dispatcher。

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誠然也有騰訊阿里加薪30%或985本科的跳槽去華為OD的個案,我可以跟你們說他們要麼讀的是非對口專業或快被大廠勸退了,華為的「985垃圾回收站」的外號就是這麼來的。

華為一般不會給OD員工接觸核心業務代碼,外包乾幾年沒轉正的大有人在(類似於國企或政府機關裡邊好幾年考不上公務員的富二代臨時工,不要糾結這OD從幾時開始), 代碼技術倒是有飛速倒退的可能。而且華為裡邊的技術不通用,都是自成一體的軟件體系和工作模式,相當於去了個歐洲小語種(白俄羅斯立陶宛這種)國家工作幾年,問對跳槽去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工作有什麼幫助?

綜上所述,華為OD基本上是你IT職業生涯的汙點,不開任何的玩笑。

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借這篇文章,筆者最後再補充幾句

近年來,對於華為的話題在網絡上一直非議不斷,而對於華為最大的幾個爭議主要原因有下面幾個:

  1. 愛國綁架、水軍太多,且不自覺抹黑其他品牌。
  2. 狼性文化,不夠人道,裁員。
  3. 價格偏貴以及模仿。
  4. OD

今天筆者在這主要說說“外包”與“OD”這個事。

近年來國內市場走變,功利主義已經慢慢取代了技術生產力。東西好不好根本得不到重視,也顯得不那麼重要,所有人的關注點全在東西能賣多少。市場已經變為競爭不是技術,而是暫時的欺騙市場。欺騙市場的方式變為:表面文章、低廉價格、虛假廣告等。反正韭菜多,只要能收割到一批韭菜,足夠讓這些忽悠富足那麼幾代。所以國內的企業永遠不在乎“長遠”這種“虛無縹緲”,他們只在乎駕馭他人的滿足感。

技術不在是生產力,於是,很多企業開始不在養技術團隊,奇葩產業(外包)就這樣誕生了,而且開始佔領主流市場。外包占領主流職場,皮包公司也就越來越多,最後就成了如今的職場形態,外包公司的蠅頭小利,葬送了一個階層的利益與命運,斷送了多數技術人的生路。利益驅動下的功利主義,扼殺職場人的創造,年紀輕輕的職場人早早被職場“優化”。

坊間對華為的薪資、人力架構、加班制度是越傳越邪,越傳越神。當然,這些謠言傳出去也是各有各的目的目的。那筆者今天就詳細給大家解釋一下關於華為薪資、人力架構、加班制度這方面的事,也希望大家別一天到處去傳謠、造謠了。華為公司自從美國5.16事件後,當前普通社招基本停止了,現在主要有有2種模式:關鍵稀缺招聘和OD招聘。

什麼是OD?

OD。全稱(Outsourcing Dispacth)模式,目前華為和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聯合招聘的簡稱。目前華為大多數是OD招聘,18及以下都為OD模式,OD模式也是華為提出的一種新的用工形式,定級是13-17級,屬於華為儲備人才,每年都會從OD項目挑優秀員工轉為正編。

OD能不能去?

如果你學歷不夠好,不是科班出身的,很難找到工作的,或者是中小城市的,這種offer也是可以去的。但如果對技術還有所追求,胸懷理想的技術人員來說,就不要考慮了。

關於華為的加班

華為的加班也是分部門跟崗位的,而且華為多數的加班與內部的管理有著莫大的關係,說直白點那就是,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撕逼上了,能不加班嗎?這相對於互聯網來說,還是阿里、頭條、拼多多這類公司那才是真的忙。

最後,關於華為的薪資問題

為什麼外界會認為華為薪資高?那是因為外界真的是薪資太低了,所以才會覺得華為薪資高,當然,華為也是真的捨得給員工發錢。對於華為每年的獎金部分,這個浮動就比較大。拿C毀三年,拿B,拿A那都不是1到2萬來衡量的了,所以華為員工為了這個績效一般都很拼命,每年爭執最大的也就是這個績效問題。

最後給大家帖一份華為的年終獎證明吧,估計外界也沒有筆者出示的這份證明這麼權威了吧!

什麼是OD,這是筆者見過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好的解釋!

外包的命運是什麼樣?如果你不瞭解,相關案例,我也給你列舉出來了。

“每日優鮮”22歲員工猝死事件(後續)

三年以上外包給到公司26k,轉手到員工身上就成16k了

懷孕三月,我被網易跟三茅趕出了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