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於未“燃”

圖片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消防,生命至上”。

說到消防,你會聯想到什麼?是直衝雲霄的火魔,還是萬箭齊發的水流?是油罐爆炸的危險,還是捨生忘死的堅守?是群眾的慌亂後撤,還是消防員的堅毅逆行?也許這些都有,但比這些都沉重的是,說到消防,我們很難不聯想到生命。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遇難者31人,最年輕的19歲;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西昌市突發森林大火,遇難19人,最年輕24歲。有位網友說過的一句話震懾也警醒了很多人——這不僅僅是失去了十九條性命,而是“死亡”一天之內,同一個時間一個地點,重複了十九次。

四川涼山的大火災並非個案,有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火災約10萬起左右,死亡2000多人,傷3000—4000人,造成直接損失達10億多元,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令人語噎的是,多數山火的發生都是人為的,不一定是故意為之,卻難免成為“起火者”。小到一根菸頭,大到掃墓燒紙、放鞭炮,都有可能因為一時疏忽而引發山火。

每一場火災面前,都是消防員的向死而生,用生命守衛生命。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30名消防員在滅火救援戰鬥中犧牲。一個消防員的犧牲,往往是一個或者幾個家庭的撕心裂肺的悲痛,而這樣的犧牲和悲痛,也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多一些防範意識,多一些危險顧慮,多一些守己自律。

所以,當我們一次又一次感念於消防隊員們的“最美逆行”、惋惜消防員的犧牲時,不妨身體力行地從遵守規則開始、從培養意識開始——面對“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提醒,面對“一時疏忽釀山火,終身遺憾責難逃”的警言,面對“林火九成人引起,預防火災要牢記”的告誡,不要選擇性耳聾,不要不屑一顧嘲笑“老生常談”,要印入腦子、記在心間。

除此以外,記取每一起生命傷亡背後的教訓,還應重在行動——要進一步加大普及和宣傳消防知識力度,讓消防安全成為生活必修課;要讓消防演練不再流於形式,讓更多人切身感受、切實體驗;要讓安全教育不缺堂、生命教育不缺課,讓更多人感受生命的不易,感悟生命的價值。

防患於未“燃”,需要我們攜手共行,從每一個“我”做起,不當“起火者”,守護森林,守護家園,也守護逆行者們寶貴的生命。(龍虎網新聞評論員 張玲 漫畫 秦珏)

來源:龍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