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不知道學英語的小夥伴們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說英語的自己好像和平時的自己不太一樣,似乎變得更加外向、開放了一些;一些用中文難以言表的感覺,藉由英語也能得到更好的表達。學堂君一個學小語種的朋友也曾提到自己在使用羅馬尼亞語時,感覺自己變得更理性了。

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看起來,轉換語言好像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自己,而實際情況是否真的是這樣呢?

是轉換語言帶來的不同嗎?

曾有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者測量了雙語(中文/英文)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大五人格: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開放性(Openness)、神經質(Neuroticism)與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1](大五人格具體講啥?戳往期: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心靈海洋」大五人格瞭解)。

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圖片來源: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e-big-five-personality-dimensions-2795422)

在他們的研究中,參與者首先被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在英文情境下完成問卷,而另一組則在中文情境下完成問卷。如果語言轉換能夠帶來人格上的轉變,那麼兩組的人格特質應當會有顯著不同,然而結果卻並非如此。兩組參與者自評大五人格五項的平均差異僅僅為0.124(參與者對每個人格維度進行的是1-5的評分)。

但是在這個實驗中,可能會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兩組參與者的人格本身就存在一些差異,導致轉換語言帶來的作用恰好被掩蔽了。那麼,如果讓同一個人使用不同的語言來對自己的人格進行評價,結果又會怎麼樣呢?

還真有人這麼做過。有一個研究招募了會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雙語者,並請他們分別使用英語和西班牙語對自己的人格進行評價,而這個實驗得到的結果與之前類似——參與者們分別使用兩種語言得到的人格自評的差異均值也很小,只有0.116。[5]

看來,轉換語言的人格差異可能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那麼是否會有別的原因呢?

更可能是因為情境變化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小Z啊,你知道‘吃一塹長一智’用英語該怎麼說嘛?”

“……嗯?我好像不太清楚誒……|ू・ω・` )”

“嗷嗷,我還以為你會知道呢。”

或許不少雙語者都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景:當想要試著用自己的二語來翻譯、描述或者談論某個在自己母語中常見的話題時,卻感覺難度不小,一改往日的流暢,磕磕巴巴,有時還會不自覺地蹦出原本語言中的詞句來。

關於雙語者,人們往往會持有這樣一種迷思:雙語者所有會的語言都說得一樣溜。而更符合實際的情況是:雙語者通常是出於不同目的而掌握和使用多門語言,語言的使用情景和對象常常有較大的差別[3][4]。對他們而言,生活的不同方面會要求不同語言的使用:比如,對在英語國家留學的中國留學生,英語的使用情景更多集中在專業知識的交流以及工作對接中,如與同學、老師、同事、上司等使用英語溝通;而中文的使用則更多出現在家庭情景中,如與父母、親人使用中文交流。當然,還有一些領域是共同被這兩種語言覆蓋的,比如社交、聚會、購物、運動等等。但總的來說,很少有雙語者所會的兩種語言都能各自涵蓋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麼在不同情景的轉換下,我們的人格又會有多大的差異呢?讓我們再來看一個使用單一語言進行的研究。一位格林威治大學的研究者請參與者分別評價自己在與父母、朋友、同事在一起時的大五人格[6],結果發現,雖然人們在不同情景下的自評人格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但是不同緯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具體情況見下圖:

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也發現盡責性這個特質在跨情景下是最穩定的:大家在和各種人在一塊時責任感都差不多,而工作時候會稍微高些;而外向性則最不穩定:從和朋友、父母再到同事,自評的外向程度直線下降......)

我們可以基於文化模式切換理論來解釋這種“感受到的人格變化”——文化、情景以及相關對話都脫不了干係。雙語者會隨著這些因素的改變而轉變自身的態度、情感以及行為,也就是說不單單只是轉換語言本身讓我們get到了另一個自己。

仔細想想,其實我們的人格本來就有著諸多側面,其足以能夠承載我們在不同情景下、與不同人相處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比如票圈的端莊的你VS圍脖上話癆的你)。另外,關於轉換語言是否會轉換人格這件事,我們還可以想想自己過年回家,操著一口家鄉話的時候。在那時,你又是否會覺得自己的人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我們大家都是雙語者嘛)

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順便,吃一塹長一智,錢鍾書翻譯的版本是:“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那些羞羞的話,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說……

學堂君


小時候學堂君想象自己學會英語之後:神采飛揚、口齒伶俐,而如今的學堂君已經可以十分坦然地磕磕巴巴、詞不達意又手舞足蹈地使用英語了( ´(00)`)。看來一直以來沒變的都只有學堂君的自信啊~


參考資料

[1] Chen, S. X., & Bond, M. H. (2010). Two languages, two personalities? Examining language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in a bilingual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1), 1514–1528.

[2] Grosjean, F. (2020, Janurary 6). Change of language, change of personality? Uncovered data.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ife-bilingual/202001/change-language-change-personality-uncovered-data

[3] Grosjean, F. (2010, December 2). What a bilingual’s languages are used for.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ife-bilingual/201012/what-bilinguals-languages-are-used

[4] Grosjean, F. (n.d.). Myth about bilingualism. Retrieved March 18, 2020, from https://www.francoisgrosjean.ch/myths_en.html

[5] Ramírez-Esparza, N., Gosling, S. D., Benet-Martínez, V., Potter, J. P., & Pennebaker, J. W. (2006). Do bilinguals have two personalities? A special case of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2), 99–120.

[6] Robinson, O. C. (2009). On the social malleability of traits: Var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in Big 5 trait expression across three interpersonal contexts.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4), 201–208.



作者 | 蘇伊士

編輯 | 大大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後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