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导读: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提到它,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经济发展。事实上,自那以后,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也明显加快,这一点,当时身为空军大校的丁广茂深有体会。正是从他建议把招飞自主权从省军区收归空军开始,我空军的飞行员素质得到高飞。也正是他转业后仍老骥伏枥,为中华腾飞壮心不已,所以激情挥毫为“中华酒”题名并写下“情系中华”的赤子心声......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空军大校、书法名家丁广茂

招飞改革,势在必行

1985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旨在减少军队员额,提高军队素质。

在空军总部工作了十多年的丁广茂,作为空军军务部原副部长,从军校部到军训部,再到军

务部,可以说对飞行员的管理情况了如指掌,丁广茂非常重视飞行员的全面素质,但他发现:中国空军招收飞行员的任务还是由各地军区直接负责,中央军委拨款。这笔钱从国家财政直接划拨出去,空军总部得不到这笔经费,作为用人单位,却只能参与配合军区招生,自已没有把关的权力。

在这种体制下,“有些身体素质不行的飞行员,靠关系上了航校,认为即便随后被淘汰也无所谓,他已经是飞行员了,待遇是按照飞行员来给的。”广茂对记者说,“有的人就没冲飞行员去,冲待遇去的!”

他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当时招收的学员,全面素质普遍较低,停飞的飞行员特别多,甚至占到新招收学员的80%。”从那时起,丁广茂就走上了中国空军招飞的改革之路。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空军强弱,匹夫有责

1987年之前,空军是用人单位却没有决定权,招生自主权在省军区,这让生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丁广茂要解决这个弊端,必须改革飞行员的招空军一定要掌握招生的自主权,不能依要从源头上把好关。

于是,丁广茂鼓足勇气,向空军总部做了汇报,并率先提出改革空军飞行员招生制度的建议。内容主要包括四点:一是空军要争取招生工作的主动权,要参与飞行员的招生工作,对招飞进行严格把关;二是飞行员的招收要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系列,从高校里面招,确保学员文化素质;三是成立空军自己的招飞机构,每个军区都要成立招飞(局)办,直接办理招飞业务;四是招生工作由国家财政拨款,专款专用。这份报告,得到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和空军司令王海的支持,呈报到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

1987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下文,批准招飞试点改革,由空军成立招飞办公室。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顶住压力,为国无私

招飞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但执行阻力依然很大,这背后的艰辛只有丁广茂知道。“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有来说情的,有来拉关系的,也有使用各种招数明里暗里拆台作对的。”他回忆道,“说我搞改革是为了出风头,自己捞好处;还有人向上级打小报告,向我施压。”

有一次,一位领导找到丁广茂,对他说:“现在你们的招飞办公室经费不少,可不可以盘活下?”暗示他可以搞点投资。招飞经费是财政拨款,专款专用,丁广茂当然不同意,但对方的职位比他高,他又不好直接拒绝,便对领导说:“我打一个报告,你签个字,如果上级同意就行。”这个领导只好作罢。后来,在空军内部的一次会议上谈到招飞改革时,该领导再次针锋相对:“招飞工作一年只要两个月就完成了。”意思是招飞办一年有10个月都闲着,直接把矛头指向丁广茂。丁广茂见他歪曲事实,当场反驳道:“原来军务部是平均16个工作人员招来一名飞行员,现在招飞办平均1个人招进6名飞行员。这么大面积的人员挑选工作量非常大,是不可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然后详细讲了每个月的工作任务,有理有据,让该领导觉得很没有面子,彻底得罪了他。

有个朋友很欣赏丁广茂的为人,对他说,有些事不要太认真,因为关系错综复杂,有些事是个人很难改变得了的。做好了集体受益,弄不好个人遭殃。经过文化大革命,许多人都被斗争整怕了,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多地学会明哲保身。丁广茂何尝不知道这些?但他相信党,相信人民军队,相信只要自己一心为公,就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中华美酒,致敬英雄

酒以载道,人以类聚。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生来翅膀坚硬,别人还在行走,他就已遨翔九天。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就像黑夜明灯,他走到哪里哪里亮,在哪里都是主场。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当别人还在茫然寻找方向,他就旨在世界的中央。

正是他们非同凡响,才会懂得鉴赏那些自成一派的时尚天香。

正式他们独具慧眼,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发现永恒的时代经典。

中华酒,向所有卓尔不群,胸怀世界的人致敬;

“既然昨天我们为了崛起而努力,今天我们更要为成就而举杯!”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丁广茂为中华酒提字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中华酒

我为空军招新人,我为中华赋新词

中华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