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隱匿於山東農村的商業奇才如何締造出世界五百強!

2019年5月23日17時03分,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創始人、原黨委書記、董事長

這位偉大的商業奇才離開了世界!

張士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

一個隱匿於山東農村的商業奇才如何締造出世界五百強!

20多年前,張士平所在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只是一個僅有61名職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廠,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5個工業園、14個子公司、佔地1000公頃、職工總數達18萬人、集棉花加工、棉紡、織造、染整、熱電、鋁業等於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企業,成為山東省26戶特大型企業之一,也是世界上棉紡織能力最大的企業,其品牌影響力已經蜚聲海內外。直至該集團銷售收入依然保持了50%的增長速度,

由此可見張士平的商業能力。

從張士平早年的生活軌跡裡很難看出他會成為一家《財富》世界500 強公司的領導者。他出生在鄒平縣一個叫做魏橋鎮的偏遠鄉村裡,父母都是窮苦的普通農民。張士平說他最早的記憶就是餓肚子。他是家裡的長子,在初中之後便停止了學業,擔負起家庭的重擔。他開始進入當地的一家油棉廠工作。直到1981 年張士平因為“能吃苦、最勤勞”被提拔為廠長之前,他度過了十幾年推車工、扛棉工的平淡歲月。

在這家工廠,當時35 歲的張士平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引入自己的管理技巧,並且吸引了政府官員的注意。他們看到,張士平有辦法改造不斷虧損的國有企業。三年前,鄧小平宣佈了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這讓張士平嗅到了時代更迭的氣息。他比周圍人更早的意識到,市場經濟將會帶來的繁榮。

張士平尤其喜歡“第一”這個字眼。他說自己性格好強,凡事都要爭一下。

張士平越做越大,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

一個隱匿於山東農村的商業奇才如何締造出世界五百強!

烈。他必須找到別的辦法再次壓低成本—張士平決定投資建設發電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被逼無奈之後的選擇。當時,整個中國處於電力短缺的時代,拉閘限電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這對張士平這樣的公司而言意味著不可預料的損失。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張士平在1999 年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電廠。並因此找到了令其實現下一次巨大跨越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