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我是揚中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我們這裡已經變成生產口罩熔噴布的風暴中心了。”江蘇揚中人張宇南說自己之前都沒想過,以“電氣”為支撐產業的家鄉,會在這次疫情中因為生產被稱為口罩心臟的“熔噴布”而出名,兩個月前,甚至沒人聽說過這種材料,而一個月前,張宇南這個“局外人”離入局近在咫尺。

這不是一次完美的產業“走紅”轉型經歷。各類輿論場中的揚中,以對熔噴布近乎瘋狂的快速上馬為開頭,以4月15日876家熔噴布企業全部停業整頓而收場。那些關於暴富的夢,也隨著“熔噴布之鄉”的全面停產而停止更新,只留下閒置的機械和再次被閒置的廠房。

或許可以這樣判斷,熔噴布是頭腦精明的揚中商人一次集體衝動甚至說投機,而即使經歷過這場風暴,現在也有揚中人覺得,家鄉或許真的可以成為一座“熔噴布之鄉”,揚中確實有生產的條件,但對於生產熔噴布來說,全揚中幾乎都是外行人,“現在的問題是,揚中還有這個機會嗎?”


最新標籤 熔噴布之鄉

張宇南在家鄉度過了28年,直到今年三月中旬前,他還不知道“熔噴布”為何物。疫情前的揚中,只有零星幾家生產熔噴布的企業。張宇南覺得,如果一定要以一種產業特色為家鄉“冠名”,揚中其實可以被稱作為“河豚之鄉”,或者“電氣城”。

位於江蘇鎮江東部江心的揚中是一座縣級市,加上外來人員,這裡人口只有三十多萬。長江流淌至此,溫柔地將整個揚中環抱,讓它成為了一座四面環江的島城,這也是長江干流上唯一的島嶼。揚中人敢吃也會吃,密佈的水網讓當地人嚐盡各類江鮮。縱然是以劇毒聞名的河豚,在獨特的烹飪方法下,揚中人也能將劇毒化為美味,這裡有關河豚的食俗,是江蘇省的非遺項目。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揚中四面環江,是長江干流上的島嶼縣級市。圖片來源:揚中發佈


縱然被水系包圍,揚中所在的位置卻稱不上得天獨厚。江水帶來魚鮮,卻也阻隔了交通,帶來資源產業的匱乏。上世紀70年代,揚中的工業產業還處於相對空白的狀態,島城上的揚中人跨過江水到外面闖蕩,有年輕人把在外面學到的工業技術帶回家鄉,這才有了揚中電氣產業的開端,成就了這座城市的“第一桶金”。

“揚中人敢‘闖’,大多數人都懂一些電氣知識和機械技術,精明也不乏商業頭腦。”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熔噴布之鄉”則可以,在張宇南看來,有了前提條件,這裡的商人會非常容易進入到狂熱的生產環節,“執行力強是好事,有時卻未必”。短短兩週時間,討論熔噴布,成為揚中人的日常,企業如雨後春筍。

全民投產 狂熱與失控

正如張宇南所說,在很多揚中人看來,“要生產被稱為口罩心臟的熔噴布,准入門檻非常低。”低到只要想投產,只需要工人、設備、原料和場地,而這些對於揚中都太容易了。

張宇南提到,揚中這兩年的電氣行業談不上景氣,鄉下和縣城內最不缺的是空餘的廠房和自建房。“這些都可以用作生產熔噴布的臨時車間,生產所需的‘塑料擠出機’,在當地稱不上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設備。”

如果說善於抓住機遇,有知識儲備,敢闖,只是揚中能夠生產熔噴布的“軟條件”,那麼廠房和設備給了很多人真正投產的可能。

張宇南記得第一次聽說“熔噴布”的時候是在三月中旬,朋友圈裡開始有人陸續發佈原料和機器的售賣信息。“當時多是中介,賣的是原料和設備,他們會開門見山地在朋友圈裡寫‘要的打錢’,但是不會在廣告中吹噓現在投產‘一本萬利’。因為在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本萬利的事了。”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中介在微信群發佈的模具信息。受訪者供圖


投產熔噴布收益確實讓人眼紅。“那些設備更像是印鈔機。誇張的時候,對於小作坊來說,20多萬的成本,不超過一週就能收回成本,而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暴利。”不到兩週時間,從企業單位,到街頭市井,討論熔噴布,開始成為揚中人的日常。

“大家都瘋了,我們這裡基本上是全民投產。”張宇南從事的行業與熔噴布無關,甚至與工業也並不沾邊,但在幾百人的公司裡,單是他自己知道已經投入到熔噴布生產的同事,已經有幾十人之多。

不要低估揚中對於生產熔噴布的狂熱。這樣的狂熱,在一個此前幾乎與熔噴布毫無關聯的地方,表現得更加有衝擊力。不分年齡段的揚中人都躍躍欲試,更無須提那些小作坊裡的機器設備,正在徹夜不停地運轉著。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熔噴布。受訪者供圖


這段時間,當地有個段子:“沒發過熔噴布產業相關朋友圈的,根本就不是揚中人”。

而據揚中市政府發佈於官方平臺的消息,截止到4月10日,在揚中市註冊的涉及熔噴布生產、銷售的企業已經有867家。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5天后,這些企業就被迫關停整頓。

置身在這座城市28年,張宇南首次感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狂熱,卻沒人在意那些失控的跡象。為了降低成本,有人摒棄了價高的專用高溶脂熔噴料,而選擇聚丙烯普通纖維料。正規工廠有千萬級的設備,小作坊們僅用幾萬十幾萬成本的機械代替。

“口罩廠來收貨,都是半夜來的。所有的交易用的都是現金,不留痕跡,也不好被追查。”

為什麼是在晚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三無(產品),且不說企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小作坊生產產品肯定是有問題的。”張宇南說,自己在銀行辦理業務,見過有人為買熔噴布直接提走數百萬的現金。“常住人口三十多萬,每天千萬級別的現金提取,你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揚中,有多瘋狂了。”

擊鼓傳花 所有人都停不下來

張宇南是認真考慮過“入場”的,有朋友向他投來了“入場券”。“那時候朋友想拉我合夥,主要也是想分擔風險。”張宇南心動過。

儘管短暫,但在揚中出現過熔噴布每噸70萬元的頂點價格。不過,在覆盤熔噴布在揚中收購價格走勢時,張宇南提到,據自己瞭解到的情況,頂點價格沒有那麼高,但也能夠達到50萬元左右。

“三月底,聚丙烯的價格在1萬7上下,後來價格再次飆升到五、六萬。機器和模具在當時漲到15萬,後期價格更高。”縱然三月底的原料和設備已經價格不低,但是,“一臺機器一天可以生產150公斤的熔噴布,按聚丙烯生產熔噴布的產出比,兩噸原料就可以出一噸布”。按照張宇南的設想,賺錢只是時間問題。

最終,張宇南還是拒絕了朋友遞來的“橄欖枝”。

拒絕的原因甚至與商業道德無關。“我都沒來得及考慮到道德的層面。因為那時候我不瞭解這個行業,拉我入夥的幾個朋友家裡本身是電氣行業的,有很多資源,當時我覺得場地和資質問題都不用擔心,我們能買到優質的機器和模具,能提供正常的生產空間,那生產出來的熔噴佈會不合格嗎?怎麼都會比家庭小作坊正規,對吧?”

那為什麼拒絕了擺在眼前的淘金機會?“三月底,已經不是最好的‘入場’時間了。”當市場的狂熱能夠被察覺到,就意味著最佳的入手時間已經遠去了。“就像牛市的股票市場一樣,如果有一天身邊的大媽們都在討論這件事,這時候入場多半是要跪的。況且對於揚中生產的熔噴布來說,市場和監管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這幾乎只能歸因於預感。至少在3月底前,當地監管部門還未對已呈現井噴態勢的熔噴布行業表現出要壯士斷腕的態度。

3月20日,揚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經發布一則告誡書,稱將對哄抬價格的不法行為嚴肅處理。但就在同日,張宇南看到揚中行政中心裡,來辦理業務的人排隊排到了中心門口,“都是來辦理熔噴布生產相關資質的”。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3月20日,揚中行政中心門口,許多人前來辦理生產熔噴布的相關資質。受訪者供圖


如今,張宇南慶幸自己沒有“入場”,真正的市場混亂程度會超乎人的想象。“我到後來才逐步瞭解到,單單原料一塊,個人就根本無法把控它的來源和優劣,還有人專門買賣優質原料的包裝袋,那種包裝袋買回去了做什麼用途,不言而喻。”

揚中確實有生產的條件,但對於生產熔噴布來說,全揚中幾乎都是外行人。現實是,熔噴布這項在揚中“異軍突起”的產業,更像是一場類似擊鼓傳花的遊戲,即使很多人知道自己生產的熔噴布有問題,但不到真正吹哨的那一刻,“花”就會一直傳動著,所有人都停不下來。

休克療法 家庭作坊一律取締

人們聽到“哨音”是在4月15日,揚中市毅然叫停了全市876家熔噴布企業,全部停業整頓。

4月17日,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上,源於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消息稱,江蘇揚中對熔噴布行業實施“休克療法”,執行“三個一律”要求,即利用家庭作坊進行生產的,一律取締;沒有合法合規生產經營手續的,一律關停;存在安全隱患、環保不過關的,一律停業整頓。

回顧揚中市委市政府在官方平臺發佈的消息,在4月17日前,揚中市曾經多次發佈規範熔噴布企業的相關文件。4月9日,揚中發佈關於規範熔噴布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通告,其中提到企業必須領取營業執照,生產者須對產品質量負責等內容;4月11日,揚中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就如何加強生產管理、打擊非法經營和銷售偽劣商品等熱點回應關切;4月14日,揚中明確表示力爭一週的突擊整治,推動全市熔噴布行業總體平穩可控。

但揚湯止沸,終究不如釜底抽薪。差點入場的“局外人”張宇南覺得,在市場已經被打亂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按照常規手段監管和整頓的。

如今,張宇南的朋友圈消停了不少。“只是偶爾還有‘壯士’在發廣告,但內容都變成了處理囤積物料,低價裝讓機器設備。”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中介開始回收二手機器。受訪者供圖


曾經張羅著一起做生意的朋友們,有的早期被勸退了;有的入場後“高位接盤”,賠得一塌糊塗。不過張宇南偶爾和朋友們聊天,還是有人會提到對於這個行業的一點期望,他們覺得,如果政府能夠牽頭制定行業標準,自己的企業也會願意承擔一定的代價和成本,對自己的車間和產品線進行整改。

熔噴佈會成為揚中下一個產業嗎?

張宇南覺得復甦並不是一件難事,“在揚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包括我那些家裡有廠房的朋友,都是願意也有能力這樣做的。”而如果政府能夠在“休克療法”之後,逐步規範市場,引導達到生產標準的企業恢復生產,那麼這兩個月來,熔噴布帶給揚中的,就不會只是一地雞毛。

歷史上,揚中本不是“電氣城”。雖然學會了電氣技術,但只有產品走出去,小島人的努力才有價值。於是在上世紀,幾萬名揚中供銷員走出小島去跑業務。“本質類似於中介,但供銷員對於電氣設備的圖紙和適用場景都需瞭解。”張宇南說在揚中的土話裡,這一行叫“跑外勤”,也正是他們,成就了後來中國著名的“供銷員經濟”。

揚中本也沒有橋。1994年,四面環江的揚中建成了一座跨江大橋,這座名為揚中一橋的大橋,說來有些傳奇,它是揚中人自己集資修建的。大到事業單位、企業、學校,小到市民、村民,當時不到20萬人口的揚中,竟然集資了一個多億,改寫了揚中孤島的命運。

這一次,揚中面臨的是“熔噴布”,同樣是從無到有,動著商業腦筋的揚中人,讓自己隨著熔噴布陷入到了風暴中心。待風暴歸於平靜,揚中還有機會嗎?


從電氣城到“熔噴布之鄉” “局外人”眼中的江蘇揚中

揚中開始制定熔噴布企業生產經營規範。受訪者供圖


4月23日,揚中市政府官方平臺“揚中發佈”推送了這樣一條信息,稱4月21日,揚中已經謀劃制定了《熔噴布生產經營企業生產經營規範》,明確了詳細具體可操作的規範要求。


張宇南覺得,這或許是揚中熔噴布行業在休克後的一次新的重啟機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宇南”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