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食用油是大家平時炒菜時必放的東西,說起它人們會馬上想到金龍魚、魯花、九三、福臨門等食用油品牌。在龐大的食用油市場中,金龍魚品牌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如今的金龍魚更是成為最大糧油品牌之一,但也許你不知道,金龍魚竟然是個外國品牌,而它的背後的集團,更是新加坡的一個商業帝國。金龍魚從中國市場一年就賺走1600億,一直認為是中國貨,沒想到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而中國花生產業第一人,魯花集團創始人孫孟全。他用34年,把鄉鎮小廠做成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入265億,出口到東南亞多個國家。

33歲的孫孟全接手了一家虧損17萬的物資站,轉作農產品加工出口,第1年就扭虧為盈。當時,中國的食用油市場已經被金龍魚佔領,僅次於金龍魚的是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但是因為廠裡面有過食用油的加工背景,孫孟全想要與這兩個企業一爭天下,於是他創辦了萊陽魯花植物油廠。他從7名員工,4間平房,發展到2萬員工,30個基地。身家70億,登上胡潤富豪榜。

1984年南美旱災,花生價格暴漲。孫孟全卻貸款收購了500斤花生,賣到國外,光差價就賺了8000元。後來,他又以1.6元每斤的價格收購地瓜,再以1.8元賣給酒精廠。滯銷的3萬斤地瓜全部售出,淨賺5000元。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在當時,人們主要通過化學浸出的方式壓榨花生油。雖然產油率高達 46%--50%,成本也低,但是化學浸出法會有 " 微量化學物質與黃麴黴素殘留,嚴重可致癌,並破壞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 E、鐵、鋅等營養成分。孫孟全花了6年的時間,去研究壓榨技術,徹底去除有毒黃麴黴素,一舉破解國際食用油技術難題。

普通油做菜要一兩,魯花只用半輛就夠了。孫孟全的花生油質量是業內最高標準。國家曾找他的工藝修訂了花生油國家標準。

此外,孫孟全還把花生油技術牢牢掌握在國人手中,引入外資300多萬美元,只為增產成全國規模最大。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他還呼籲國家推廣高油酸花生,一是幫農民增收,二是國際上抗衡美國。國外產品就算進入中國,也沒有競爭力了。同行虛假標註調和油,他一怒之下公佈正宗調和油配比,讓消費者知道什麼樣的油才是真正的好油。

如今,魯花員工超過2萬人,僅2017年年銷售額就突破265億元,並在不斷書寫新的驕人數據。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孫孟全生長在農村企業,背靠農村,對農民有很深的感情。30年不對農民打白條,收購永遠是現款現結。他採購花生從不進口,從不壓價。只因創辦宗旨是產業報國,惠利民生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孫孟全說,愛農民就是愛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