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小米MIX的痛點

隨著用戶對手機輔助功能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手機在設計的時候需要不斷增加里面的元器件模塊,相對留給手機電池排布的空間越來越少。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前段時間,雷軍在微博上也正在為小米MIX4的設計而煩惱——小米想要推出100W快充,就必須犧牲一部分電池的空間,他在30W快充+5000mAh和100W快充+4000mAh兩個方案之間艱難抉擇。

對此,他把這個艱難抉擇拋給用戶自己選擇——堅持客戶需求至上的原則。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從用戶投票的結果顯示,他們更多的是看好電池容量更大的那個設計方案即30W+5000mAh。

由此可見大眾對於電池的大容量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

電池行業的無奈

但是目前手機電池的能量密度由於受到材料的限制,已經遇到了技術瓶頸,未來幾年甚至十年內都無法得到根本性的大幅提升。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也就是說現在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再過幾年就可能無法滿足我們的使用了。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供需之間的矛盾呢?

希望的曙光

手機電池業內紛紛將救命稻草瞄準在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究上。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什麼是固態電池

眾所周知,現有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很多廠家會吹噓他們的是聚合物電池,其實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手機電池都是液態鋰離子電池)主要是以下結構: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而目前最先進的固態電池的結構是這樣的: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可以看出,液態和固態電池的最顯著的區別在於電解質的形態(液態和固態之分)。

固態電池的優點

僅僅是電解質的狀態差異就會有這麼大的性能差異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當然不僅僅是這麼簡單。

那麼固態電池的優越性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

1. 高安全性:固體電解質不會洩漏,不易燃易爆。

2. 靈活裝配:全固態電池相對於液態電池更容易裝配,支持穿行疊加和雙極結構,可內部串聯,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ps蘋果在設計電池排布的時候,由於受到目前技術的限制無奈才選擇兩塊單體電池外部並聯的方式,對能力密度方面造成嚴重影響。

3. 高能量密度:匹配高電壓電極和金屬鋰負極的潛力,有望將單體電池電壓提高到5V以上,對應的能量密度得到質的提升。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4. 長壽命:液態鋰電池在循環使用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消耗內部的液態電解液,最終造成失效。而固態電池可以完美的迴避這一缺陷,從而達到長循環壽命的優點。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國內研究的企業有哪些

擁有諸多優點的固態電池,無可非議必然是目前最佳的選擇,那國內關於固態電池的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目前國內初具規模的企業有三家:蔚藍科技、贛鋒鋰業、青島能源所。

從以下測試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固態電池技術已經初見成效。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技術難點

目前固態電池唯一最難解決的難點就是界面接觸問題。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從上圖可以很形象的看出,固態電池質與活性物質之間無法做到360度全方位的接觸。導致部分材料在參與反應的時候無法全方位進行。

願景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攻克上述難點,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

小米MIX4遇設計瓶頸?雷軍如何抉擇,手機電池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屆時你將看到:

電量恐慌症消失:你的手機將由現在的1天一充延長到3天一充。

安全得到保障:你的手機變得更加安全,再也不會頻繁出現著火爆炸的安全事故。

永恆的陪伴:你的手機電池將陪伴您更長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