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kingCaptain
巨大口罩需求下創業者蜂擁而至,潮水褪去,疫情過後,口罩到底是個好生意還是爛生意呢?
新冠病毒的出現讓口罩一時間出現了緊缺現象。1月23日“戰疫”全面打響,關於如何防範病毒的科普迅速在各媒體傳播開來,而N95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隨之成為防疫首選。從國內到海外的口罩買得到的口罩都被買走了,甚至出現了“一罩難求”的情況。口罩自己也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躋身成為社交硬通貨,不少網友也調侃起來:“交個朋友嗎?送我口罩的那種”。
不過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久,隨著復工的到來,如同一夜之間,眾多企業家、創業者統統把目光聚焦到了口罩生產上。一時間,從防病毒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噴料,到中端的熔噴布,到口罩最終的成型都成為大家眼裡的機會。
中石化敢勇當先,全國3000多家企業轉產口罩。截至2月29日,口罩日產能從春節期間的2000萬飆升至1.1億,居民一罩難求的境況也得到改善。
但筆者在查看了一些網購平臺後發現,N95和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缺貨情況依然嚴重,一家店裡賣的四個N95品牌,就有三個缺貨。而另一家品牌的口罩,則出現每人限購10只的情況。價格從15塊錢到30塊錢不等。
可見,目前國內的口罩仍是賣方市場狀態,供需上仍沒有達到平衡。據統計,在部分復工情況下(第二產業、醫療、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有2.38億人需要口罩;若是全面復工,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內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高達5.33億人,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每天需要5.33億隻口罩。這麼一看,口罩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空間,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看為什麼口罩的產量上不來。
那為什麼產量上不來?
口罩的生產看似簡單,但也有不短的供應鏈,從原材料、生產設備、勞動力等投入都需要時間。
從具備防病毒功能的口罩原料來看,最核心的原材料就是熔噴料。據國內最大口罩核心材料噴絨料生產商道恩股份董事長所說,他們實際早已復工,熔噴布的原材料熔噴料已從日產135噸增加到230噸。按照這個產量來算,這些熔噴料可以生產2.3億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即使是N95,也可以生產7000萬~1.15億隻。
但如今,全國口罩的日產能才剛剛突破1億隻,所以問題並不出在熔噴料上。
據佛山一家醫療物資配送企業負責人透露,他們一筆500萬隻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的訂單,目前只交付了幾十萬只。而遲遲未能生產出來的核心原因,就是過濾層熔噴布緊缺。目前市場對熔噴布的需求量是200噸每月。
而熔噴布的缺貨也使得價格一漲再漲。據筆者瞭解,重量25g,尺寸175mm這一規格熔噴布,一噸的價格已經從疫情前的3萬漲到40萬甚至更高,還出現了缺貨的情況。所以,口罩生產線再多,只要熔噴布缺貨,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以此來看,口罩產能關鍵就卡到了熔噴布環節。而熔噴布這一生產環節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場擴產能與口罩未來潛能之間的博弈。
擴產能與口罩潛能背後的博弈
從供給端來說,熔噴布的生產之所以出現問題,原因就在於熔噴布原產能仍未恢復,新產能又上不來,具體而言有四個問題。
第一個是復工問題。湖北省仙桃市是國內重要的無紡布生產基地,生產全國60%的無紡布產品,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湖北省企業難復工也造成了熔噴法無紡布產能未能達到疫前水準。
第二是資本投入問題。熔噴布的生產線投入較大,生產單層熔噴布的設備是260萬元,三層的是720萬元。而一臺口罩機的投入只要幾十萬。
第三是因為投產週期長。熔噴佈設備生產從運輸到安裝週期較長。熔噴佈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噴絲板、噴絲模頭的生產主要靠進口。進口裝備的交付週期和組裝時間都比較長,再加上受疫情影響,設備的物流運輸速度也有所下降,一條產線的投產至少需要三到五個月的時間。
第四個原因就是技術的掌握問題。生產熔噴布的技術要比做口罩的技術更難一些,工人需要由熟練工進行專門培訓,對廠房也有專門的要求。
這些導致一個較大的問題,一方面熔噴布缺口很大,但因為投入較大,投產週期又長,如果等到建好投產時,需求也下去了,這可沒有誰來兜底的。而建一條口罩生產線,如果有設備,半個月二十天就可以。所以事實如此,口罩工廠的建設速度要遠大於熔噴布工廠的建設速度。
那麼,真有必要大力推進熔噴布生產線的投建嗎?
從需求端來看,在部分復工情況下(第二產業、醫療、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有2.38億人需要口罩。1噸熔噴布可以生產100萬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按每天生產2.38億隻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的需求來算,每天就需要238噸熔噴布。
國家衛健委也表示,居民戴口罩的生活狀態預計持續到4月份,預計民眾主觀防護較強的情況下,持續時間更長。我們以疫情結束後還會戴口罩到8月份來算,也就是還有5個月的需求,需要35700噸熔噴布。
而2018年我國熔噴法無紡布生產能力為83240噸,實際產量為53523噸,火力全開的話每個月產6936噸,五個月也能產34683噸。基本能滿足口罩廠商對熔噴布的需求。
據最新消息,湖北省已經在逐步推進企業復工。通過復工來恢復熔噴布產能要比重建新產能要快得多。
另外,我們再來看疫情過後口罩的潛能還有多大?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意識到,這次口罩是非正常下的需求,只有出現影響較大的疫情,才會導致民眾對口罩的需求激增。
一旦疫情結束,民眾對口罩的需求量必然會大幅度下降,巨大的產能與急劇縮小的需求又產生不平衡。
如同03年非典期間,一做醫療器械的廠家因口罩需求大漲,所以進行了大規模進貨,結果夏天“非典”結束了,導致口罩滯銷,送人都沒人要,最後只能當洗碗布處理。
據瞭解,一些微商在疫情期間拼命囤貨,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搶貨,如今卻開始慌了。
像這一種囤貨的騷操作,不在少數。如今看國內疫情即將結束,又慌忙找渠道砸向市場。必定會造成市場上會有大量口罩被釋放出來。而且口罩擴能還在持續,廣汽集團、比亞迪、爹地寶貝、富士康等企業表示,至2月底日產量大大提升。
而且,從這兩天來看,其實民眾在線上已經買得到口罩,只是價格比較貴而已。而買得到口罩,不缺貨就說明目前的產能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
我們第一時間在海豚智庫社群裡也發現,開始有廠家說手裡有現貨了,在尋問哪裡有門路可以賣到海外。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和節點。
所以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只要疫情能在幾個月內結束,需求量快速回歸平常,熔噴布的產能是足夠的,口罩的產能也是足夠的。
但如果疫情繼續下去,需求繼續上漲,從2億漲到5億,那熔噴布的產能肯定不夠,口罩緊缺局面也就無法改變。
哪一種情況的概率更大呢?隨著疫情的防控獲得成效,國內疫情在幾個月內結束是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我們應該回到日常來看,回到疫情之前來看,口罩到底是個什麼生意。
口罩是個好生意嗎?
一位生產口罩的朋友告訴我們,“為什麼沒人願意擴充產能?口罩就是個情懷產品爛生意,需求沒法把握,天氣好的時候送人都不要,庫存一壓壓三年,遇到今年的疫情,庫存卻秒淨。”
事實也是如此,15年霧霾天那會,關於霧霾的討論不絕於耳,大多數人都預判口罩會是個機會,是個好生意。結果這位朋友花了兩三年時間設計投產,終於在18年初將一款自主設計的N95口罩上市。結果從那一年開始,霧霾卻沒那麼嚴重了。整個局面從賣方市場突然轉變到買方市場。
下了一百萬只口罩,最終送出去的就有五十萬只。在持續的研發投入、高昂的製造成本以及慘淡的銷售業績面前,2020年元旦前這家公司就已經虧了600萬。而這家公司的代工廠四年來賠的就剩底褲,甚至做好了春節前關門停業的計劃。結果又在一瞬間砸來無數訂單。
那麼這家公司在疫情下賺到錢了嗎?實際上沒有。如果這家公司能兩個月再原價賣出60萬隻口罩,才剛剛好回本,把四年來的投入攤平。而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原價賣的口罩還被罵是發國難財,甚至頻頻舉報。真是寶寶心裡苦啊,說不出。
所以口罩這個生意在平時就是個苦生意,而且毛利之低就像是撿鋼鏰過活似的。
口罩商該何去何從
基於上文的判斷,哪裡疫情不結束,哪裡就有需求。而如今國內疫情即將結束,外國卻才剛剛開始。
3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總部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為應對新冠疫情,WHO預計全球每月需要使用8900萬個醫用口罩、 7600萬副檢查用手套和160萬副護目鏡。而目前醫用口罩的價格上漲了6倍,N95口罩的價格增至3倍,而防護衣的價格翻了一番。
所以無論是口罩廠商還是熔噴布廠商,只要打通海外銷售渠道,那還是可以放開生產的。但如果只有國內渠道,還是需要謹慎對待擴產。
因為雖然說有國家兜底,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也表示過,只有符合標準,才會兜底:“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收儲。只要符合標準,企業可以開足馬力生產。”
問題是,扎堆趕工趕出來的東西質量如何保障?口罩的甲醛、酸鹼、熒光劑等質量要求是否達標?現實就是,只要國內疫情結束,第一個淘汰的就是臨時增設的中低端口罩生產流水線。
如果在線上賣,也是需要各種資質。拿阿里來說,今後普通商家也不能賣了,因為不具備以下這些資質。
所以要繼續經營口罩,最主要的就要有互聯網藥品經營資質以及第三方器械銷售備案。
而要做海外市場,也有不低的門檻。只有拿到歐盟CE和美國FDA這兩個資質的,才有資格談出海。一位朋友這兩個資質一週就下證了,為啥?因為用了BFE99的熔噴布,符合國際過濾標準。
如果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銷售,如亞馬遜、eBay、速賣通等平臺,也對於銷售醫療器械的賣家也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資質要求,比如FDA。所以不是所有的賣家都能達到這個標準。如果冒險賣的話,會被平臺查處。所以沒達到這些標準的,國外市場再大也碰不了。
另外,外國稍微大點的單,都只跟大廠籤,出口還要驗廠,所以中間商只能拉業務賺佣金,基本沒有意義。而且國內口罩價格降下來後,老外也不會花高價來買。利潤實際沒有想象中高。
所以,口罩是個好生意嗎?在國內疫情結束後,口罩需求迴歸日常,口罩一定會被一些商家吐槽為爛生意。
但像3M這種國際大牌,市值超千億美元,百年來在各國賺得盆滿缽滿,此次疫情下推動的需求從歷史長河來看也不過是3M是一次波動而已,對其增益可謂是滄海一粟。換句話說,像3M、重松這些品牌,難道會認為口罩是個爛生意嗎?
總而言之,打鐵還靠自身硬,只有多年的積累,再抓住一次次波動需求,借力實現突破,成為國際知名大牌,到那時還會認為口罩是個爛生意嗎?我想不會。
你的關注和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櫻桃番茄GO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國蔓延肆虐的時候,作為對抗病毒傳染的一個有效手段-戴口罩,成為當今世界最流行的事情。因此,各國的大小企業以都在開動腦筋、開足馬力,安裝口罩生產線,搶佔國內外口罩市場。可以說,疫情讓口罩十足的火了一把。
題主高瞻遠矚,思考在新冠疫情之後,什麼生意會火爆?個人認為以下幾個行業會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內的熱點:
一、衛生洗護用品
隨著疫情的爆發,人們為了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專家的要求,不僅戴上了口罩,在平時生活中也更加註重個人衛生。例如回家先洗手、外出不觸摸不必要的物品、與他人交往保持適當的距離等。在疫情期間不僅僅口罩的需求量大增,各種殺菌消毒的洗手液、紙巾需求量也大增,所以,衛生洗護用品很可能成為今後一段時間的熱點。
二、線上生意
可以說在中國線上生意的開展,為疫情儘快得到控制也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大道家居電器,小到鉛筆鋼筆,中國人把線上生意做到了極致,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願意,你幾乎可以從網上買到任何你需要的東西。打開某寶看一下,可以說裡面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家賣不到的。疫情期間養成的線上購物習慣在今後一段時間之內還會持續,所以說線上生意會比較火爆。
三、養生保健相關
疫情的爆發,讓人們重新認識了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體魄,可以更加有效地抵抗病毒的侵襲。所以說在今後一段時間中醫,養生,保健,運動,健康等項目會比較火爆。
四、保險
天災人禍到來往往是那麼的突然,誰也不能保證能夠提前預知,而保險就可以給人們加一道保障,吃一顆定心丸,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以上觀點只是個人愚見,歡迎朋友們共同討論,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