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飼料佔養豬成本的70%以上。每一次飼料價格的上漲波動,都蠶食著養豬人的利潤空間,拉扯著養豬人緊繃的心絃。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飼料原料價格,包括玉米、大豆、豆粕等出現上漲,也必將出現大漲,真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看業內專家怎麼說的

一、蝗蟲災害肆虐,國外糧食必將減產

目前來看,受到沙漠蝗蟲的影響,像印度、非洲等地已經遭遇巨大損失,糧食作物產量勢必減產。同時受到“特殊”時期的影響,歐洲等地集中採購糧食儲備,再一次加劇國際糧價上漲。

二、重要糧食出口國閉港停售

我國大豆資源依舊嚴重依賴進口,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約佔全球的30%,進口量約佔全球進口量的59%。全球大豆主要產區集中在巴西、美國、阿根廷以及中國,因此美洲成為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的來源地。

目前,國外新冠疫情呈蔓延式爆發態勢,重災國普遍宣佈“封城”、“鎖國”、“限運”,部分海外企業也採取了“停產、限產”等措施。

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阿根廷宣佈將開始強制隔離,將暫停部分港務活動,不免讓人引發憂慮。巴西是對中國出口大豆最多的國家,該國的農業組織已尋求政府的幫助,以便應對港口可能的中斷,此外,近期巴西降雨已經令該國大豆收割,以及發貨受阻。

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三、國內玉米儲備糧不足

根據農業農村部官方披露的公開數據來看,截止到3月份,國庫包括省庫的玉米儲備糧是5377萬噸,相較於2016年峰值的2.7億噸總規模大幅下降了5倍多,也就是說當前玉米儲備糧僅是2016年的20%。

全國缺糧基本已成事實,市場供需永遠是左右糧價的重大原因,所以2020年無論是當下還是入秋,玉米、大豆價格都將會有所上漲,或可能出現大幅上漲。

四、生豬產能加速恢復,玉米等消耗量增加

按照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通知文件,預計2020年12月底之前,全國生豬存欄規模要恢復到以往正常水平。在政策刺激下,多地生豬產能已經迎來加速恢復,這樣將進一步擴大玉米、豆粕的消耗量,間接促使糧價出現上漲。

目前很多飼企在觀望,有企業表示,濃縮料中豆粕佔比高,會優先考慮這部分飼料上調價格,也有行業人士表示,豆粕、魚粉等飼料原料價格如果持續上漲,之前已經漲過一波價了,如果需求沒有大幅上升的話,暫時不考慮再提價。

話說回來,目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如果延續較長一段時間後,飼料企業也將面料較大的採購成本壓力,到時候或將掀起一輪新的漲價潮,有條件的養豬人,可以提前適當備些原料,以減少飼料成本的投入,增加養殖整體效益。

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五、食葉草或將減少因飼料原料上漲造成的養殖成本壓力

我國每年需求3.6億噸飼料蛋白。食葉草以48.7%的高蛋白含量創新蛋白大資源,完全可取代進口豆粕,以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杜絕從國外進口的臭魚爛蝦動物蛋白。有了優秀的蛋白資源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飼料,方能提升養殖品質,保障養殖業的健康與發展,對推動節糧型養殖業的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植物蛋白在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應用也極為廣泛。

食葉草蛋白含量48.7%,高於大豆、苜蓿和玉米,產量是大豆的幾十倍,是發展蛋白飼料最佳的蛋白資源。

我國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使大豆產業徹底“淪陷”,為此,國家開始對轉基因大豆宣戰。食葉草僅從蛋白含量而言,可取代大豆蛋白資源,在綜合營養方面已經超越了大豆。

我國是養殖大國,由於國內飼料濫用抗生素,其惡性循環的危害程度已被證實,很多養殖企業的飼料靠國外進口,造成養殖成本高,養殖戶的利潤低甚至虧損。食葉草具備高蛋白、高營養、高產量的優勢,降低養殖成本40%,提高養殖品質,是發展無抗養殖的最佳選擇,更為重要的是實現健康養殖、安全食用,達到百姓放心的肉、蛋、奶產品。

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食葉草草畜一體化發展優勢:

1、助力無抗養殖:食葉草產量極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高產量是蛋白資源的保障,有效的解決我國人多地少、飼料缺乏的現狀,促進無抗養殖產業,實現零激素、零添加劑,在畜牧業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2、助力追溯養殖模式,完善高端管理機制,提升企業知名度。

3、降低養殖成本:食葉草高含蛋白質,富含氨基酸、葉綠素、維生素、鈣、鐵、鉀、鋅、磷、硒和有益礦物質,這些元素是飼料中缺乏的物質,當食葉與穀物類飼料配合飼養禽畜時可顯著提高禽畜的生長髮育速度,縮短出欄時間,降低飼養成本40%左右,提高飼養經濟效益。

4、提高養殖品質:食葉草豐富的營養元素和藥性功能,增強牲畜免疫力,降低疾病、瘟疫發生,減少用藥,保障產品健康安全。

5、發展循環產業:食葉草養殖廠糞便生產有機肥,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起到用地和養地相結合的作用;加速植物有機質分解,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土壤越來越肥,提高作物蛋白、氨基酸含量,增產增收,促進作物早熟,增加經濟效益。

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全國飼料原材料上漲,食葉草才是解決養殖項目中優選蛋白源!

中青貯牧草產業集團

中青貯牧草產業集團是三農生態系統依託協同網絡平臺為實施我國飼草畜牧一體化生態農業工程在農業大省河南省會鄭州成立的總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公司聯合中農舜耕(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協同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河南南肉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中儲牧草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對青貯飼草產業進行了深入研究,已經完成了青貯飼草生態種植技術集成、青貯飼草收儲、運輸成套裝備集成、生態青貯飼草微貯、混貯技術集成、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農業廢棄物快速制肥技術集成和生態農業協同服務系統開發。依託協同服務網絡系統,飼草站在全國佈局,以裹包青貯飼草產品經營為主,兼顧其它飼草品種生產經營。每個飼草站佔地100-300畝,設計庫容10-30萬噸,投資2000萬元左右,固定資產投資300-600萬元,可滿足2-5萬頭家畜的飼養需要。飼草站正式運營後,單位面積飼草產量可提高一倍以上,裹包青貯飼草收儲運輸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養殖場建設投資可降低50%以上,且生產全程可追溯,為我國食品安全供給提供了科學的解決方案。

集團公司計劃在全國佈局生態飼草站,構建我國首個青貯飼草商業化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設中的標準化飼草站有蘭考站、運城站、鄧州站、鄲城站、西平站、中牟站、沈丘站、淮陽站、桐柏站、唐河站、泌陽站、確山站、項城站、上蔡站、平輿站、新蔡站、正陽站、鹿邑站等。此項目在全國實施後,中青貯牧草產業集團將成為我國專業化的青貯飼草供應商、養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商。

公司為確保生態飼草生產質量和產量,根據各地生產實際對飼草站配套的生產基地進行耕地深度修復,包括深耕、激光平地、重金屬治理、有機質補充、生物修復等。大田生產上引進自動氣象站、智慧農業系統等對飼草生產過程及品質進行監管。除大規模推廣青貯玉米外,重點推廣高蛋白食葉草、黃棒菜、朊草、蛋白桑、雜交構樹、苜蓿等飼草基地建設,同時推廣飼用高粱、大麥、燕麥、小黑麥及功能性飼草養心菜等飼草種植基地建設。

公司在黃河以南創新一年三種三收的“糧改飼”種植模式,配套激光平地、土壤修復、良種培育、植保技術,每畝青貯飼草產量達到10噸以上,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提高了一倍。緩釋包膜藥肥生產技術,使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40%以上,二氧化碳泵物理光合技術使作物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超微量噴藥技術大大提高了植保效果。

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裝備,開發出兩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專用智能化裝備,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的裹包青貯飼草收穫裝備一體化,裹包青貯飼草物流裝備一體化,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將徹底改變我國青貯飼草的生產方式,使得青貯飼草收穫更快捷、更高效,成本更低,把裹包青貯飼草收穫轉運成本降低60%以上,此技術將推動我國飼草存儲進入“裹包青貯”時代。

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究實踐,基本上解決了青貯飼草長期保鮮的技術難題,攻克了生物保鮮技術、凋萎機械化作業技術、混貯技術等,可以生產青貯玉米、青貯小黑麥草、青貯燕麥草、菌菇渣混貯飼草、青貯構樹飼草、青貯蛋白桑飼草等產品,為我國“藏糧於草”戰略提供了技術保障。

集團依託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專業的技術團隊以“標準管控、過程管控、品牌管控、資本管控”為手段,依託全球領先的協同網絡平臺,在飼草產業領域已直接或間接或合作成立包括沈丘縣中儲草業有限公司、中青貯草業科技有限公司、運城中儲草業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青貯牧草產業有限公司、確山縣中青貯草業有限公司、泌陽縣中青貯牧草產業有限公司、信陽市中青貯草業有限公司、中青貯農機服務有限公司、蘭考中儲農機服務有限公司、中青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科構農牧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專業從事飼草的機構,直接種植飼草面積已超過10萬畝以上,在全國範圍內服務飼草基地面積達100萬畝以上。公司秉承“以人為本、真誠合作、追求卓越、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願與社會各界攜手,共謀中國優質草畜產業的發展。

閱讀 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