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年孩子要上小學,至今幼兒園不開學,沒打算的家長是在拖後腿

文|秘籍君

幼升小這個階段是奠定基礎的時刻,因此,最後半年的幼兒園生活還是很重要的,然後疫情影響,中小學尚未開學,幼兒園更是遙遙無期了。幼兒園網課也沒有,如果這個階段家長掉以輕心,抱著“到時再說”的態度在家放養孩子,很可能孩子在後半年的學校生活會很艱難,畢竟明智的家長會把握住這個時期,到時候孩子的差距自然很明顯。

幼兒園和小學的這些差距,孩子需要提前適應

上課時間:幼兒園每節課大概是25—30分鐘,而小學是40—45分鐘。

書本:幼兒園沒有固定的學科,學習比較自由,而小學每天好幾節課,學科類型也較多。

後半年孩子要上小學,至今幼兒園不開學,沒打算的家長是在拖後腿

課堂方式:幼兒園經常分組進行學習,以玩遊戲學知識為主,而小學則需要遵循課堂記錄,以集中上課為主。

生活:幼兒園的孩子會有課間餐點,在老師的管理下吃飯和睡覺,但小學老師很多時候照管不到,需要孩子有很強的獨立性。

作業:幼兒園時期作業雖然多,但以動手能力為主,即使完成不了,也不會影響學習,但上小學後,每堂課後都會留有課後作業,還需要提前預習課堂知識,偷懶的話後期成績分分鐘受影響。

幼兒園和小學,因為兩者前後差距大,很多東西孩子需要提前適應,在這個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無論對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蠻大的考驗,到時候孩子上小學後和別人的差距有多少,就看這個時期大家在家把握住了多少時機。

在家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培訓?

後半年孩子要上小學,至今幼兒園不開學,沒打算的家長是在拖後腿

① 自我獨立性很關鍵

小學的孩子比幼兒園多很多,老師精力有限,不會照看到每一個孩子,即便有這個精力,但也很少有老師去照顧到孩子的生活起居每一個細節上,畢竟孩子大了。所以踏入小學第一步,就是學會獨立。

獨立穿衣吃飯不需要人哄著,特別是在吃飯上,大部分小學中午是留校吃飯的,此刻還需要別人哄著才吃飯或者因為挑食動不動就不吃飯,很容易受餓的,如果是寄宿小學,孩子穿衣更需要自己來。所以在家期間,每天監督孩子自己完成這2個基本的獨立性,做得好多加表揚孩子,做得差適當的給些小懲罰。

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獨立性,要知道孩子上小學後,很多事情都要學著自己來,你的獨立性越高不僅能越早適應小學生活,還能過得如魚得水。建議家長在家期間,讓孩子自己多動手,比如,自己玩完的玩具自己收拾好,學著自己削鉛筆,整理自己的書桌,幫父母幹一些家務,擦桌子或者掃地等等,這些將來上小學後,都會用得上。

後半年孩子要上小學,至今幼兒園不開學,沒打算的家長是在拖後腿

② 基礎知識掌握好

幼兒園最後階段的知識和小學接軌,如果這個期間知識基礎打的牢,孩子小學入學後學起來會輕鬆一些。在家期間,孩子沒有課程安排,家長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給孩子補補課,認時間、簡單拼音算術、測量刻度、古詩和乘法口訣,可以早點安排起來。

③ 無需大量學知識,培養學習能力是關鍵

有些人屬於危機型家長,愛未雨綢繆,宅家這段期間,生怕孩子將來落後很多,讓孩子在家大量的學知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想法沒錯,但凡事總怕過猶不及。如果違背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承受能力,反而會讓他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

與其讓孩子大量的學知識,不如多加培養學習這種能力,小學不同幼兒園,上課需要專注,課後需要鞏固,對孩子的自主性要求更高。

培養學習能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家長 不能太懶散,你的態度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其次不要強硬的讓他們去學一些東西,把學知識變得好玩一些,比如背古詩,孩子不理解意思完全是瞎背,可以買些有故事講解的古詩繪本或者看相關的故事課程課,一邊聽故事一邊背古詩,寓教於樂。最後,也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日常中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課程,課後作業做完再玩,平時多這樣要求孩子,做得好多給一些獎勵,很多時候,孩子的好習慣都是在父母的嚴格管教下養出來的。

後半年孩子要上小學,至今幼兒園不開學,沒打算的家長是在拖後腿

④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如何作答、在學校時有問題了如何反饋、和小夥伴的友誼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礎上、小學裡面陽光自信混的好的孩子不是成績好就是善於表達的。小學對大人來說是搖籃,但對這個時候的孩子來說,相當於從幼兒園這個舒適區走進了小學這個“小社會”,除了需要你自立外,更需要你能很好的表達自己。

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是孩子宅家這一時半會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日積月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都算是一個很核心的能力,需要多加註重。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