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遊戲或者動畫片時,父母常常提醒孩子,看完這集別看了,或者會制止孩子別玩了,孩子會請求父母再玩一會,但這一會兒,有可能1小時、兩小時,甚至一上午就過去了。
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認識時間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如果毫無時間意識的行動,沒有限定一件事要做多長時間,那麼大部分人都會磨磨蹭蹭,甚至拖到最後。就像我們小時候,每次的寒暑假作業都會拖到最後幾天才做,這就是沒有限定時間的後果。如果我們劃分時間段展開行動--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沒完成的部分就捨棄,然後進入下一階段,就會幫助我們高效的利用時間。
時間是看不見的,如果我們無法做到有意識的劃分時間,時間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溜走,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表單,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段他要做什麼。根據這個表單,來提醒孩子“現在是做什麼事的時間”,藉此幫助孩子養成劃分時間的習慣。
那麼如何給時間分段呢?
列清單,就是把做的事都列出來。像一些簡單但是不能忘記的小事也要寫出來,在列清單時,不必判斷哪些事重要的,哪些是瑣碎的, 先讓孩子對要做的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列出清單後,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在這些事情中,哪些事是無論如何都要做的,把這些事標記出來。接下來要給所有清單上的事情估算一個時間。
例如:早上7:00起床,8點出門,這一小時內,我們要做什麼?
1. 起床穿衣服(10分鐘)
2. 洗臉刷牙(10分鐘)
3. 吃飯(20分鐘)
4. 整理物品(10分鐘)
孩子可能有很多想做的事,而這些時間又不夠,所以就需要和孩子一起探討如何給清單上的事情排序,如果很重要很緊急的事情就要放在前面,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就可以放在最後。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就等到有時間再安排。
當然,有時候孩子認為重要的事情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這時就需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我們會把這件事排在前面。讓孩子理解我們的做法,不要讓孩子感覺是在被支配。
接下來,根據商量的結果,將一日的時間安排和每件事的時長製作一個表單,每完成一件事,就蓋一個印章或者打一個勾,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在我們執行圖表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兩件事:
通常,我們制定表格,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會用表格要求孩子去做什麼,表格甚至成為了家長的監督工具。如果孩子不做,我們就催促、抱怨,實際上這是剝奪了孩子體驗“時間管理沒有做好”給他帶來的影響,因此讓他感受不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催促就像是一個小鬧鐘,讓孩子依賴於你的催促,形成一種習慣:只有當爸爸媽媽催促我的時候,我才會知道現在是我要出門換鞋的時間了、現在是我要睡覺的時間了,爸爸媽媽沒催我就說明我還有時間!
在執行的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有不按表格執行的情況,家長要允許孩子有這樣一個過程,不要因為孩子的不執行,就再次全權接管,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我管理。
比如孩子吃飯磨蹭,你看不過了就自己上去喂;要出門了,孩子正專心的自個在那換鞋,電梯到了,於是你索性上前去幫孩子穿。
一邊嫌孩子墨跡動作慢,沒有按時間完成,一邊又幫孩子做本該屬於他自己就能做的事情。
所以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想拖拉磨蹭,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學習鍛鍊的機會。
在執行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也要溝通,在什麼地方很難執行,如果大家都覺得需要修改,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改進。
時間管理是一項能力,是能力就需要培養!家長要在這條路上給孩子更多的愛心和耐心陪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