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 足少陰腎經 【精氣神】

足少陰腎經是人體的先天之本

,是與人體臟腑器官有最多聯繫的一條經脈。它起於足底,止於胸前的俞府穴,主要循行於下肢的內側和軀幹的前面,沿前正中線的兩側。

十二經絡- 足少陰腎經 【精氣神】


【腎經相關腧穴】

湧泉、然谷穴、太溪穴、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復溜穴、交信穴、

築賓穴、陰谷穴、橫骨穴、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肓俞穴、

商曲穴、石關穴、陰都穴、通谷穴、幽門穴、步廊穴、神封穴、靈墟穴、

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腎經養生時間】

酉時(17:00~19:00)

【腎經作用功效】

在《靈樞·經脈》有關此經的病候記載:“咳唾則有血,喝喝。面喘,坐而欲起目。”

【腎經相關疾病】

臟腑症:腎主水藏精,失調後會出現水腫、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心悸、易恐、耳聾眼花、牙齒鬆動、脫髮等症狀。

經絡症:腎經發生病變時,容易出現心煩心痛、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手足冰冷、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

【腎經養生方法】

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

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此時進行房事,可是最佳時刻,無後顧之憂。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比如陽痿、早洩等,在此時按摩腎經的穴位,效果最為明顯。

十二經絡- 足少陰腎經 【精氣神】


傍晚休息時,用手掌或者按摩工具,對腎經循行上的穴位進行怕打刺激,拍打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對於重點穴位,如湧泉穴、太溪穴可以單獨按摩或者艾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