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河北的高中生小五(化名),高二下學期的期中考試是全班29名,這個成績在當時連一般本科都考不上。而他通過一套系統的方法,後不僅考上了一本,還進入了中國頂級學府北大。

他說了一句很勵志的話:高三一年的時間,足以創造奇蹟。你信嗎?

這個人就是後來的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最近在讀他的書《為何家會傷人》,書中專門有一張,他介紹了自己上北大的經歷。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高考複習階段,如何做才能逆襲,他把經驗總結為以下幾條:

第一、突破一個點

武老師提到自己整個高二,化學和物理經常考六十多分(總分100分),高一時最好的成績是全班11名,所以,定位是考一所普通重點大學,好一點,能擠進吉林大學、天津大學等一流的重點。是什麼事,讓他開始做夢考北大,並最終被北大錄取呢?

是高二在化學上的突破。

在投入了兩個月努力之後,高三升學考試中化學考了全年級第一名。原來,一個讓自己害怕的學科,居然可以通過兩個月努力就成為全年級第一。從此,他開始對自己有了更大信心。

我想起哥哥,他在初中階段基本是學渣,經常叫家長哪種孩子。但在中考中,他竟然成為一匹黑馬,碾壓很多學霸,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哥哥跟我分享,他是一次英語考試98分,給了他一種頓悟:如果英語我都能考這麼好,別的學科也可以。於是發奮圖強,最終證明了自己實力。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第二、會學習,更要會考試

武老師的學習基礎很好,但考試成績一般,讓他開始思考其中的原因。後來,他開始每天寫日記,內容都是思考怎樣考試,且一旦想到辦法就立即自己做模擬題進行檢驗,一旦覺得不對就立刻改變。這個方法,讓他在離高考還有19天的第三次模擬考試中,總成績全班第一。

這一點,我也有很深體會。經常跟同學討論,發現他們的基礎知識很牢靠,但考試時成績卻差強人意。後來發現,很多同學沒有“考試感覺”。而我的“考試感覺”很強,在考試中就佔了優勢。什麼是“考試感覺”?這是一種狀態,上了考場有點微微興奮,做題時完全進入心流狀態,而不管結果。我經常在拿到卷子時,會發動自己的想象力:這是一場戰鬥,而我是橫掃千軍的將軍,現在開始戰鬥吧。於是,每做一道題就像攻破一座城一樣開心。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第三、站在出題人的角度多想一想

如果你是出題人,這道題你想考學生什麼?這是一種微妙好玩的心理,貌似你在和考官鬥智鬥勇。站在考官的角度來看,你往往能一眼看穿他想考你的地方,你也知道如何答題是考官心中的答案。雖然有怕馬屁的嫌疑,但用這種視角答題,你的成績真的比較好。

最近看到的很多高考相關的文章,大都在給孩子灌輸:最後時刻拼的是自律。自律當然重要,但在最後的複習階段,最重要的反而是放鬆。

我這樣說,估計有一群考生家長要起來罵我。但是請冷靜想一想,高考的知識點是什麼時候學完的?

是不是在高三之前?

而高三這一年,做的事是什麼?

是不是全面複習?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根據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得出:

知識點已經完全學完了,最後的階段拼的是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而要找到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就像上面武老師的逆襲案例,他的核心技巧,就是在總結考試技巧。而考試技巧,不是簡單重複記憶,而是需要深入鑽研。而人們的大腦只有在放鬆的情況下,前額葉才會釋放出來進行分析、鑽研的工作。當一個人很緊張時,往往是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活躍,這個系統的活躍,恰恰抑制了主管理性思考分析的前額葉。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平時成績不錯,考試一緊張發揮失常。

另外,複習這件事是持續的事,不是幾天的事。如果說一件事,難熬幾天,我自控一下能挺過去。可一件事難熬幾百天,你要我天天控制自己,我肯定會累會麻木。而學會放鬆,才會有持續力,能笑到最後的孩子多是這樣的孩子。我記得當年高考時,鄰班有一個平時成績中上等的孩子,懂得勞逸結合,考試的過程心態也很平常,結果大爆冷門,考了全校第二名,被華中科大錄取。

怎麼才能保持放鬆呢?說說家長和孩子可以怎麼做?

首先,家長不要把高考列為家裡最重要的事。

學校的氛圍,老師的教導,家長無形的壓力……已經讓孩子覺得高考是天大的事了,如果家長再跟著起鬨,孩子就會把高考看得太過重要,這是無形中給自己壓力。如果家長該工作工作,該鍛鍊鍛鍊,該睡覺睡覺…給孩子營造了一種平常生活的狀態,孩子會更容易放鬆。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其次,在高三階段,家長要懂得放手

這個階段的學習,其實家長也幫不上太大忙,主要是孩子自發主動。而家長,如果懂得放手,只是照顧好孩子的後勤工作,孩子自己會推動自己努力。孩子跟樹一樣,向上生長是他的天性。家長瞎使勁,就是拔苗助長了。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第三,作為高三生,要把每天的作息表規劃好,規律的學習更容易讓人輕鬆。

越熟悉的事情越適應,越適應的內容越輕鬆。每天,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你是有安排的,到這個點輕鬆去做就好。相反,每天日子不規律,相當於每天都有新挑戰,很容易引起焦慮。

第四,考慮一下自己最差的出路,如果連最差的結局你都能接受,剩下的全是驚喜了。

幾次考試之後,不妨評估一下,最差你能上哪一類大學?這種大學裡出沒出過牛人?有沒有適合你的專業?如果你發現最差的結局,也不妨礙你以後的人生路徑,也就說,你還能看到很多機會,那你是不是就會放鬆很多?畢竟,最差的結局都能接受,剩下的就全是驚喜了。

高考最後時刻,逆襲的決戰法寶你掌握這招了嗎?

記住:在高考的最後時刻,你差的不是能力,而是狀態。能讓自己放鬆下來,你就自然能笑到最後。這個最後,不僅是高考,還是未來的每一次大考,因為你在努力中也有享受。而這,應該是高考為你培養的一種“贏家”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