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河北的高中生小五(化名),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是全班29名,这个成绩在当时连一般本科都考不上。而他通过一套系统的方法,后不仅考上了一本,还进入了中国顶级学府北大。

他说了一句很励志的话:高三一年的时间,足以创造奇迹。你信吗?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最近在读他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专门有一张,他介绍了自己上北大的经历。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高考复习阶段,如何做才能逆袭,他把经验总结为以下几条:

第一、突破一个点

武老师提到自己整个高二,化学和物理经常考六十多分(总分100分),高一时最好的成绩是全班11名,所以,定位是考一所普通重点大学,好一点,能挤进吉林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流的重点。是什么事,让他开始做梦考北大,并最终被北大录取呢?

是高二在化学上的突破。

在投入了两个月努力之后,高三升学考试中化学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原来,一个让自己害怕的学科,居然可以通过两个月努力就成为全年级第一。从此,他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大信心。

我想起哥哥,他在初中阶段基本是学渣,经常叫家长哪种孩子。但在中考中,他竟然成为一匹黑马,碾压很多学霸,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哥哥跟我分享,他是一次英语考试98分,给了他一种顿悟:如果英语我都能考这么好,别的学科也可以。于是发奋图强,最终证明了自己实力。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第二、会学习,更要会考试

武老师的学习基础很好,但考试成绩一般,让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原因。后来,他开始每天写日记,内容都是思考怎样考试,且一旦想到办法就立即自己做模拟题进行检验,一旦觉得不对就立刻改变。这个方法,让他在离高考还有19天的第三次模拟考试中,总成绩全班第一。

这一点,我也有很深体会。经常跟同学讨论,发现他们的基础知识很牢靠,但考试时成绩却差强人意。后来发现,很多同学没有“考试感觉”。而我的“考试感觉”很强,在考试中就占了优势。什么是“考试感觉”?这是一种状态,上了考场有点微微兴奋,做题时完全进入心流状态,而不管结果。我经常在拿到卷子时,会发动自己的想象力:这是一场战斗,而我是横扫千军的将军,现在开始战斗吧。于是,每做一道题就像攻破一座城一样开心。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第三、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多想一想

如果你是出题人,这道题你想考学生什么?这是一种微妙好玩的心理,貌似你在和考官斗智斗勇。站在考官的角度来看,你往往能一眼看穿他想考你的地方,你也知道如何答题是考官心中的答案。虽然有怕马屁的嫌疑,但用这种视角答题,你的成绩真的比较好。

最近看到的很多高考相关的文章,大都在给孩子灌输:最后时刻拼的是自律。自律当然重要,但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最重要的反而是放松。

我这样说,估计有一群考生家长要起来骂我。但是请冷静想一想,高考的知识点是什么时候学完的?

是不是在高三之前?

而高三这一年,做的事是什么?

是不是全面复习?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

知识点已经完全学完了,最后的阶段拼的是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而要找到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就像上面武老师的逆袭案例,他的核心技巧,就是在总结考试技巧。而考试技巧,不是简单重复记忆,而是需要深入钻研。而人们的大脑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前额叶才会释放出来进行分析、钻研的工作。当一个人很紧张时,往往是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在活跃,这个系统的活跃,恰恰抑制了主管理性思考分析的前额叶。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平时成绩不错,考试一紧张发挥失常。

另外,复习这件事是持续的事,不是几天的事。如果说一件事,难熬几天,我自控一下能挺过去。可一件事难熬几百天,你要我天天控制自己,我肯定会累会麻木。而学会放松,才会有持续力,能笑到最后的孩子多是这样的孩子。我记得当年高考时,邻班有一个平时成绩中上等的孩子,懂得劳逸结合,考试的过程心态也很平常,结果大爆冷门,考了全校第二名,被华中科大录取。

怎么才能保持放松呢?说说家长和孩子可以怎么做?

首先,家长不要把高考列为家里最重要的事。

学校的氛围,老师的教导,家长无形的压力……已经让孩子觉得高考是天大的事了,如果家长再跟着起哄,孩子就会把高考看得太过重要,这是无形中给自己压力。如果家长该工作工作,该锻炼锻炼,该睡觉睡觉…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平常生活的状态,孩子会更容易放松。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其次,在高三阶段,家长要懂得放手

这个阶段的学习,其实家长也帮不上太大忙,主要是孩子自发主动。而家长,如果懂得放手,只是照顾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孩子自己会推动自己努力。孩子跟树一样,向上生长是他的天性。家长瞎使劲,就是拔苗助长了。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第三,作为高三生,要把每天的作息表规划好,规律的学习更容易让人轻松。

越熟悉的事情越适应,越适应的内容越轻松。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你是有安排的,到这个点轻松去做就好。相反,每天日子不规律,相当于每天都有新挑战,很容易引起焦虑。

第四,考虑一下自己最差的出路,如果连最差的结局你都能接受,剩下的全是惊喜了。

几次考试之后,不妨评估一下,最差你能上哪一类大学?这种大学里出没出过牛人?有没有适合你的专业?如果你发现最差的结局,也不妨碍你以后的人生路径,也就说,你还能看到很多机会,那你是不是就会放松很多?毕竟,最差的结局都能接受,剩下的就全是惊喜了。

高考最后时刻,逆袭的决战法宝你掌握这招了吗?

记住:在高考的最后时刻,你差的不是能力,而是状态。能让自己放松下来,你就自然能笑到最后。这个最后,不仅是高考,还是未来的每一次大考,因为你在努力中也有享受。而这,应该是高考为你培养的一种“赢家”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