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久不愈用九味羌活湯可取速效(臨沂戴美友專訪-醫案)

俗話說:“感冒是百病之源”。雖然感冒不是什麼大病,但因為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用藥不當等因素,感冒後很久仍然有咳嗽、頭昏沉,全身乏力等問題,甚至有的患者發展成咽炎、扁桃體炎、鼻炎、氣管炎、肺炎、心肌炎等。還有些人是病情剛剛好轉,又突然加重,反覆發作。這都是感冒後表邪不解,入裡化熱,影響肺衛功能的結果。雖然 感冒不會有後遺症,但其併發症卻不可低估。筆者在臨床中應用九味羌活湯隨證加減治療這類患者,一般不超過3劑藥物,可迅速消除感冒引起的怕冷、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全身乏力等症狀。特別對那些經注射、輸液和服用大量消炎及抗感冒藥沒完全治癒的病人,都有非常滿意的療效。

典型病例:續某某,男,21歲。2015年1月2日初診:感冒1周,經本村衛生室輸液打針和口服抗感冒藥(用藥不詳)治療5天后,熱退好轉,但患者出現乾咳少痰,鼻流清涕,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自感身體非常難受不適,故求中醫診治。刻診:患者體溫37.2℃,咳嗽頻作,痰少難咳,全身痠痛,食慾不振,大小便正常,苔薄白,脈浮緊。輔助檢查:X線胸部透示:肺紋理增粗;血常規檢查:中性粒細胞偏低。其他如常。患者既往健康,否認有傳染病史等。辨證為風寒鬱表,溼熱內蘊,治以祛溼解表,化痰止咳,兼清裡熱之法。

處方:羌活15克 防風15克 細辛3克 蒼朮12克 白芷15克 川芎15克 黃芩12克 生地15克 甘草9克 柴胡12克 葛根15克 白芍12克 桔梗12克 石膏15克 苦杏仁12克大棗9克 生薑9克 3劑,中藥配方顆粒劑早晚分次沖服。1月後患者母親來診時告知,其子服藥2劑即愈,早已出外幹活,未再復發。

辨證用藥:加減九味羌活湯基本方為羌活15克 防風15克 細辛3克 蒼朮12克 白芷15克 川芎15克 黃芩12克 生地15克 甘草9克 柴胡12克 葛根15克 白芍12克 桔梗12克 石膏15克 苦杏仁12克 大棗9克 生薑9克。若病人低熱,甚至手足發熱,加秦艽、青蒿、丹皮、知母滋陰涼血清熱;若咳甚,加魚腥草、百部、紫菀、款冬花清肺化痰止咳;若不咳,可去石膏、杏仁、桔梗;若咽喉腫痛,加山豆根、射干、牛蒡子利咽消腫止痛;若口乾渴,小便黃加蘆根、天花粉、竹葉生津止渴利小便。

用本方治療感冒後期症狀,特別是經輸液等西醫西藥治療後全身無力,頭昏懶動,甚至咳嗽頻作,久治不愈者,效果極佳,一般用藥不超過3劑,即可取得理想效果。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囑病人免受風寒,多飲開水,注意休息,飲食宜清淡,適當運動,忌食生冷油膩。

方證分析:九味羌活湯出自元代王好古的《此事難知·易老解利法》。主治外感風寒溼邪,兼有裡熱證,症見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書中雲:“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傷寒,治雜病有神。”九味羌活湯方證病理特點為外感風寒溼邪,內有溼熱。風寒溼邪侵犯肌表,鬱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溼熱內蘊,中焦氣機升降失常而引起相應病證,治當祛風散寒除溼,清瀉裡熱。

本方以羌活祛風散寒除溼為君藥;防風祛風散寒解痙、蒼朮祛溼健脾,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溼為臣藥;川芎、白芷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生地、黃芩滋陰清熱,共為佐藥;甘草和裡緩急,調和諸藥為使。九味相伍,既能驅散在表之風寒溼邪,又能清瀉在裡之熱,表裡同治,諸證自愈。

九味羌活湯是治療四時感冒風寒溼邪的常用方劑, 方中按六經用藥, 羌活、防風、蒼朮、白芷、細辛等辛溫香燥之藥與黃芩、生地寒涼養陰之品共用, 使辛溫而不燥。全方能散風寒、宣溼痺、行氣血、解表退熱, 從而緩解惡寒發熱、頭痛、身痛。明·昊昆《醫方考》曰:“觸冒四時不正之氣,而成時氣病,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此方主之。……羌、防、蒼、細、芎、芷,皆辛物也,分經而主治:邪在太陽者,治以羌活;邪在陽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陽者,治以黃芩;邪在太陰者,治以蒼朮;邪在少陰者,治以細辛;邪在厥陰者,治以川芎;而防風者,又諸藥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熱;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諸藥而除氣中之熱也。易老(張元素)自序雲: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熱,春可以治溫,秋可以治溼,是諸路之應兵也。用之以治四時瘟疫,誠為穩當,但於陰虛、氣虛之人,在所禁爾”。正如汪昂《醫方集解》論述該方所言:“藥備六經, 治通四時, 用者當隨證加減, 不可執一。”

方中加柴胡、葛根解肌發表,桔梗、杏仁宣肺止咳,石膏、白芍清熱養陰,生薑、大棗調和營衛。諸藥合用,解表散寒,清熱祛溼,宣肺止咳,對感冒後期頭身沉重,咳嗽不止等症狀,具有迅速消除的功效。


戴美友介紹:

中醫專家,主任醫師。1988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善治胃腸疾病、肝膽疾病、心

腦血管病、咳喘病、婦科病、皮膚病、不孕不育、腎虛症、情志病、頸肩腰腿痛、月經失調

、靜脈曲張、皮炎痤瘡等,對許多疑難雜症有獨特治療效果。

文中所出醫方僅可參考,不可未經醫師診斷,擅自使用;投稿或者專欄合作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