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是否會降息降準?多部門迴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7日電 7日,國新辦就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財稅政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是否會降息降準?疫情會否引起不良率上升?稅務部門如何確保安全便捷地繳費?對於這些熱點問題,相關部門進行了逐一回應。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是否會降息降準?多部門回應

  發佈會現場 圖片來源:中國網

  財政部: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667.4億元

  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表示,截至2月6日下午5點,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667.4億元,實際支出284.8億元。目前看,各地疫情防控經費是有保障的,中央財政正在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要,繼續做好經費的保障工作,並管好用好資金。

  據餘蔚平介紹,在政策保障方面,截至2月6日,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已經出臺十餘條財稅支持措施。主要有:

  一是明確患者治療費用。對確診患者個人負擔費用實行財政兜底,中央財政補助60%;對疑似患者,由就醫地制定財政補助政策,中央財政視情給予適當補助。

  二是明確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可享受工傷待遇保障政策。

  三是明確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線醫療衛生人員,中央財政給予定額臨時性工作補助。

  四是針對疫情防控物資的政府採購,簡化審批程序,打通物資供應的“綠色通道”。

  五是明確對代儲企業緊缺醫療物資週轉儲備資金的銀行貸款貼息方案。

  六是明確對捐贈用於疫情防控的進口物資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七是明確對衛生健康部門組織進口的防控物資免徵進口關稅。

  八是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取消反擔保要求,降低融資擔保和再擔保費;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減半收取再擔保費。

  九是明確對感染新冠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政策。

  十是明確中央財政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貼息支持。

  央行: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是暫時有限的

  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央行把支持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全力以赴做好金融的支持工作。

  一是保持金融體系充足的流動性。按照國務院金融委會議要求,2月3日和4日,人民銀行超預期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兩天累計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發出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信號,穩定市場預期。

  二是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等金融市場如期開市,並平穩運行。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服務保障,確保國內金融市場的發行、交易、清算、結算等業務正常運轉,維護金融市場平穩有效運行。特別是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在開市首日出現大幅調整之後,在過去的幾個交易日,股票市場企穩回彈,人民幣匯率仍然呈現有升有貶、雙向小幅波動的特徵。這些表明了中國金融市場韌性增強,中國金融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三是強化對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保障民生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2月1日,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出臺了30條政策措施,要求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改進金融服務,開設支付、國庫、外匯、現金、信貸、金融基礎設施的服務通道,簡化業務流程,減免相關費用,保持金融服務的連續性和便利性。人民銀行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實施優惠貸款利率,加強對重要醫用、生活物資重點企業的金融支持。繼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製造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潘功勝指出,金融系統為應對疫情而採取的政策措施得到了金融市場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國際金融界的高度評價,普遍認為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將繼續展現極強的韌性,中國政府擁有充足的政策空間穩定經濟增長。

  在回應“一季度經濟是否將大幅下行,是否會進行降息降準”的問題時,潘功勝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是階段性的、暫時的,對旅遊、餐飲等行業有一定衝擊,疫情可能會對一季度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疫情緩解後中國經濟將迅速企穩,並出現補償性恢復。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空間十分充足,央行正在認真分析和評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進行政策儲備。

  另外在回答有關股市和匯市問題時,潘功勝指出,股市、匯市經過開市初期的短期波動之後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運行。金融市場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現了對中國政府控制疫情、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信心。,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中國經濟也展現了極強的韌性。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來穩定中國的經濟增長,所以未來對中國股市和中國匯市的平穩運行是充滿信心的。

  銀保監會:小微企業不良佔比較小,有充足資源應對不良上升

  疫情會不會對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造成一定影響?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2019年普惠性小微企業的貸款不良率是3.22%,比2018年下降了近1個百分點。

  “客觀來講,這次的疫情對小微企業,特別是住宿、旅遊、餐飲等這類小微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周亮指出,但總量不會太大,嚴重的疫區,如湖北武漢可能受的影響更嚴重一點,其他地區受春節因素的影響和防控措施的影響,預判不良率會有所上升。但從整個金融體系運行情況來看,去年化解了2.3萬億不良資產,小微企業的不良佔比是比較小的。另外,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達到了180%以上,有充足的資源來應對不良的上升。

  在回應"有效緩解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時,周亮首先介紹說,銀保監會一直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9年普惠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了2萬多億元,增速達到了24.6%,這個增速是遠遠高於各項貸款增速的;貸款企業的戶數增加了389萬戶,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比2018年下降了0.69個百分點,再加上其他融資成本的降低,合計整個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已經超過1個百分點。

  周亮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小微企業出現了一些暫時性的困難,銀保監會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採取了多種幫扶措施,比如很多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對湖北省內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下調0.5個百分點。而且不少銀行還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增加了專項的信貸額度,對逾期的利息給予了減免,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

  周亮還表示,還要從治本上下功夫,今年我們將重點從增量、降價、提質和擴面四個方面來著手來做好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稅務總局:80%涉稅事項可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

  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兼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介紹說,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納稅人、繳費人安全、順暢地正常辦理辦稅繳費事項,稅務總局引導納稅人和繳費人通過電子稅務局、手機APP、自助辦稅終端這些非接觸的通道來辦理稅費有關事項。

  目前在所有涉稅事項中,已經有80%都是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來進行辦理的,比如納稅人要申領發票,可以在網上申領,然後以郵寄配送的方式把發票送到納稅人手中。納稅人也可以在網上辦理相關手續以後,到自助辦稅終端自行領取發票,避免到辦稅服務廳櫃檯面對面的接觸。對於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有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強化了12366熱線和微信渠道個性化的答詢功能。

  對於少量的辦稅繳費事項、少量的納稅人需要到辦稅服務廳辦理業務,也做了安排,主動引導納稅人事先進行預約,我們對納稅人進行錯峰安排。(中新經緯APP)


轉自:中新經緯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