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本女排和韓國女排實行球員高大化,會不會影響中國女排的亞洲排壇地位?你怎麼看?

沸騰體育吧


問題提得很好,高大化確實是日本和韓國女排的最大痛點,就此展開一番分析是很有意義的。只是有必要把話題再向前延伸一步,因為亞洲並不是中日韓三國女排角逐的主戰場,世界排壇才是。

英姿的觀點是:在女排高大化已經成為排球發展的潮流之時,任何國家的女排隊伍都不會無動於衷,都會有所行動和思考,但對於日本和韓國女排來說,實現高大化的目標無疑困難重重,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先天的、傳統的、體系的都有。如果日本和韓國女排強行實施高大化,她們偶有閃光的表現或許會有,對中國女排在亞洲和世界排壇的實質性影響不會有,不過即使這樣,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老虎也打盹不得。

個頭從來沒有長高過的日本和長得慢的韓國女排

日本和韓國女排在高大化的問題上是同類項,把日本女排說清楚,以此類推韓國女排即可。

排球起源於美國,但卻很早就在日本落地生根,進而形成濃重的日本排球文化,成為日本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運動。日本女排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登上國際排球舞臺,併成功製造了日本旋風,“東洋魔女”迅速佔據世界排壇的C位,從1964年到1977年五度獲得世界冠軍,然而日本女排的驚人成績與高大化沒有半毛錢關係,在那個身高價值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特定年代,她們是依靠底盤穩定牢固的下三路技術大獲成功的。我們來看看日本女排幾十年來的身高數據變化情況,1984洛杉磯奧運會,日本女排報名的平均身高為1.76米,2004年雅典奧運會爬升至1.79米,二十年長了3cm,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時回落到1.75米,2016年裡約奧運會時再回原點1.76米,32個春秋冬夏輪迴,日本女排始終在4個cm間徘徊晃盪。

再看韓國女排,2004年雅典奧運會報名平均身高為1.80米,2012年為1.82米,2016年是1.81米,情況比日本稍好,在世界排壇位居中游水平。

中國女排是日韓女排註定繞不開的苦主,始終是橫亙在她們面前的一座大山,1984年中國女排平均身高是1.79米,2016年增高至1.89米,成為世界女排第一高度,身高的巨大優勢已經成了中國女排成功壓制日韓女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身高的落差導致日韓被中國女排全面吊打

在女排方面,歷史上曾經風光無限的日本女排在中國女排崛起之前,一直以排球傳統強隊自居,而中國女排加入戰陣之後,亞洲變成了中日韓的三國演義,通過幾十年的博弈,現在的格局是,中國女排一枝獨秀,一騎絕塵,日韓淪落為搶到銀牌就是勝利的地步。而到了世界女排舞臺上,由於更多強隊加入競爭,日韓的身高劣勢進一步放大,競爭力也進一步下降。

亞洲女排的三大賽事是亞錦賽、亞運會、亞洲盃,中國女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亞洲霸主之後,亞運會從1982年第九屆起,十屆比賽中國女排豪取8次冠軍。女排亞錦賽從1983年至今的18次賽事中,中國女排獲得冠軍12次,日本4次,泰國2次。女排亞洲盃已經舉辦6屆,中國女排5次冠軍,可以說是在亞洲中國女排已經形成對日韓泰的輾軋之勢。

我們再把目光放到更廣闊的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等世界三大賽舞臺上,從1981年世界盃起,中國女排與日本女排交手20次,僅失手2次,勝率為90%。與韓國女排交手18次,僅失利4次,勝率為78%。

體育比賽就是爭取勝利的,無論是在亞洲還是世界女子排壇,中國女排都獲得了壓倒性的競爭優勢,日韓女排面對中國女排毫無還手機會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是亞洲三大賽近幾年已成雞肋賽事,中國女排往往會派出二隊參賽,中國女排的勝率還要高。中國女排在成績方面大幅領先的原因,除了排球技戰術領先外,高大化的優勢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高度對沖、限制了日韓賴以生存“小快靈”特點的發揮。俗話說窮則思變,變則通,那麼日韓女排難道就沒有思考過高大化的求變之路嗎?

日韓女排追求高大化一直在路上

既然女排高大化已成共識,那麼與高大化的潮流逆勢而動肯定是不行的,日本和韓國女排兩家也絕不會犯此戰略性的錯誤,其實她們一直在努力試圖往高大化方向轉型、掉頭,並且已經嚐到過高大化的甜頭,只是由於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她們的高大化之路註定更漫長、更艱辛,實現完全的高大化可能性更低。

1、力求先在某個點上取得突破,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時,日本女排的第一高度是副攻廣紀江,身高1.83米。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日本女排的高度前三是三個主攻,大山加奈1.87米、慄原惠1.86米、木村紗織1.85米。2012年奧運會時,日本女排的高度前三是副攻荒木繪里香1.86米、接應狩野舞子1.85米、主攻木村紗織1.85米。2016年裡約奧運會,日本女排的高度前三是副攻荒木繪里香1.86米、主攻木村紗織1.85米、副攻島村春世1.82米。

韓國女排方面,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韓國女排的高度前三是副攻金洗瑩1.90米、主攻韓松伊1.85米、副攻張少燕1.84米。2012年奧運會時,韓國女排的高度前三是主攻金軟景1.92米、副攻楊孝珍1.90米、副攻何俊恩1.89米。2016年裡約奧運會,韓國女排的高度前三是主攻金軟景1.92米、副攻楊孝珍1.90米、主攻樸貞雅1.87米。

可以說,日韓女排沒有束手就擒,竭力在向高大化靠攏,在某個點上已經實現突破,局部的高大化已經看見雛形。

2、日韓女排初現局部高大化的成果,日韓女排高大化努力最大的收穫是出現了木村紗織和金軟景兩個標誌性的球員。日本女排的木村紗織雖然高度也僅達到1.85,但卻給日本女排帶來實實在在的希望,其較好的高度又沒有丟失日本女排的傳統,給日本女排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在進攻端的改善是明顯的,日本女排也因此獲得2010世錦賽銅牌、2012奧運會銅牌,斬獲久違的好成績,而同期的中國女排僅獲得世錦賽第10和奧運會第5,成績上超越中國女排。木村紗織的個人數據也非常高光,2010世錦賽得分榜排名第2,2012奧運會得分榜排名第3,其它如進攻效率、防守、一傳排名都很靠前,數據比中國女排的王一梅和惠若琪要好得多。

韓國的金軟景更是成了一位世界級的女排明星,雖然一己之力拉不動韓國女排走的更遠,但2012年奧運會也取得第4名,同樣超過中國女排,這是韓國女排歷史性的好成績。金軟景在那屆奧運會上砍下207分,獲得奧運會MVP和得分王,一個非冠軍球隊的球員拿下MVP,足見金軟景的能力之強。

2012年奧運會上,日韓在成績方面雙雙超越中國女排,這種現象雖然不可持續,但也說明了一旦擁有合適的高大化球員,對日韓女排的提升作用是很大的,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醒。那麼,日本與韓國女排高大化的潛力有多大呢?她們究竟能不能實現完全的高大化呢?

日韓女排高大化之路困難重重、問題多多

日韓女排既看到高大化的希望,但同時也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實現全面的高大化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先天的身高基因劣勢,亞洲人相比歐美由於人種的原因在身高上有先天的不足,這不是靠使勁吃飯加餐就能彌補的,只能改善,不能逆轉。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巨大,可以說尋找一批高妹並不費力,但日韓就不能夠。更重要的是,排球是集體項目,是技術含量頗高的項目,各個專項技術比較複雜,並非湊齊十幾個高個就算萬事大吉,能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行。我們看到,日本女排為改善現狀,這麼多年來絞盡腦計,甚至使用歸化球員的辦法,日本女排出現過黑人球員,還有諸如松本亞彌華等這樣的中國球員,可見單單依靠本土排球人口資源想完成高大化建設是異常困難的,完全的女排高大化不現實,但局部的高大化目標達成是有可能的。

2、舊有的體系、傳統、理念也是推進高大化的障礙,日韓女排尤其是日本女排是靠“小快靈”起家的,多年來已經形成針對“小”的現狀建立起非常完備的選拔、培養、訓練、比賽、戰術安排的體系,“小快靈”已經根植於日本女排的排球理念和文化之中,完全推倒重來和拋棄傳統是有巨大障礙的,即使在中國,也有很多業內人士仍抱著“小快靈”念念不忘,還在嚷嚷著要回歸“小快靈”。高大化與日韓舊有的排球理念和傳統是存在衝突的,況且局部的高大化如何融入現有體制,如何與有高有低的情況相兼容,基本功、地面優勢會不會喪失,有沒有可能形成“四不像”和夾生飯都是需要研究的課題,在行不行、能不能、好不好等問題上的抉擇是困難的,這也是日韓女排高大化不容易成功的現實問題。

3、不可迴避的中國因素,日韓的高大化始終需要直面中國女排,由於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在這場高度競賽中,無疑日韓落於下風。中國女排平均高度是世界前二水平,這種高度優勢始終會保持下去,會持續對日韓構成壓力,並且中國女排對高大化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心得和經驗,能繼續在比賽中佔據優勢。

最後的小結:對於日韓女排往高大化方向的演變,我們要保持足夠的警惕,既給予足夠的重視,也要有足夠的定力。從世界範圍來看,高大化是主流,各國都在努力跟進,即使日韓實現高大化,對中國女排來說,高大化的對手本就很多,也不差日韓兩家,對於立志維持世界高水平、取得好成績的中國女排來說,歸根結底還是靠自己的實力說話,絕不能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要建立以我為主的信心和實力。當然對於日韓女排的高大化問題,因為落實起來非常困難,日本女排仍然會維持當前現狀,韓國女排除了妝容會變得越來越精緻,高大化依然難以成型,都形不成集團衝鋒的整體優勢,點狀的突破和提升不足為慮,中國女排依然可以巋然屹立,中國女排的王者地位難以撼動,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


颯爽英姿65


這是典型的唯身高論。先別說女排,就是特別強調身高的籃球,CBA聯賽中目前表現最好的球員是身材最高的嗎?排名第一的球隊,是整體身材最高的那支隊嗎?

在籃球和排球比賽中,球員身高固然是影響勝負的重要因素,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這就像戰爭中的力量對比一樣,武器固然是極其重要的元素,卻並非決定性的,看看沙特與也門胡塞武裝之間的戰爭即可窺一斑,武裝到了牙齒的沙特在與胡塞武裝的對戰中佔據上風,而胡塞武裝人員有的穿的還是拖鞋。可見,決定勝負的從來不是武器,而是人。

女排是個團體項目,除了個人技術之外,還要有一個郎平、陳忠和這樣的教練,將大家的力量糅合在一起,否則個人技術再突出,也不可能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合力。事實上,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平均身高非但不高,甚至偏矮,但為何能屢屢戰勝強敵,甚至在決賽中2比0落後的絕境下實現大逆轉呢?還是堅不可摧的意志力和團結成一個人的精神合力發揮出了神奇的作用,僅僅靠身材高大、力量突出是無論如何也不夠的。

還是中國女排自身的經歷最有說服力,世界盃時中國女排無往而不勝,好像隊員們之間的磨合已經很成熟,有沒有郎平都一個樣。但在世俱杯賽中,幾乎是中國女排的原班人馬,天津隊卻被別人打得還哪有一點強隊風範?同樣的班底,不一樣的教練,尚且判若兩隊,那僅僅靠隊員的強大身材,能隨便組合成一支強隊嗎?

教練平時有針對性的訓練,對各個隊員精神上的鍛造,大比賽時的臨場指揮、大將風範等等,都是打造一支女排強隊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無論到哪個團,都會打造出一支嗷嗷叫的軍隊一樣,千萬不能忽略了郎平這樣的教練在一支球隊中的精神核心塑造作用。


聶衛平


對棋聖一向尊崇有加,但看到棋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揣冒昧想說兩句。

對聶老文中關於天津女排世俱杯的例子不敢苟同!說郎平水平高於其他一些地方隊教練尚能認可,但說世俱杯天津隊基本是國家隊陣容,這一點不大準確。比如先期公佈的引援名單,張常寧、龔翔宇、王夢潔都沒成行,聶老的消息靈通,可知道原因麼?

另外天津女排世俱杯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婷傷退,沒有朱婷即便是國家隊原班人馬的實力也要大打折扣!雖陳友泉臨場指揮存在不足,但即便換郎平指揮沒有朱婷的天津隊也無法取得太好的成績!

結論是,郎平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球員的身體條件和能力也不可或缺。好教練加好球員,才是一支好的中國女排。郎平執教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她對球員選材高大化的決策,如果現今國家女排前排隊員不是這幾位1米9以上的幾位高妹虎踞龍盤,在與世界列強徵戰中,是極難取得好成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