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不知不覺,播出一個月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已經走到尾聲,雖說是開放式結局,但結尾分別中渲染出 “曲終人散”的悲傷氣氛仍讓不少觀眾為之感動流淚。《鬢邊》算是近幾年非常難得的、不爛尾國產劇了,直到大結局仍在豆瓣上保持了7.7的高分,足以見得它的質量之高。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此劇的高質量其實來源於方方面面,首先就是演員上,雖然尹正在最開始因為發胖而引發吐槽,但是他在表演上確實做得很棒,一個赤子之心的商細蕊在他的演繹下有血有肉。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黃曉明也憑藉程鳳台一角洗脫了“油膩”的標籤,在這部劇中情感細膩、內心豐富的程鳳台栩栩如生。另外,佘詩曼、金士傑、劉敏等實力派演員也在其中奉獻了最佳演出,每個藝人都演技在線。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其次,劇中的服化道都非常用心,無論是商細蕊的十餘套戲服,還是戲樓佈景,甚至是群眾演員中所拿的錢幣都緊緊貼合民國時代。從幕後花絮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物的服飾都是一針一線手工製作的,設計師還會考慮到花樣是否符合人物個性。就連一個被子、懷錶、屏風都是道具組千方百計淘來,有的還是價值不菲的古董。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除此之外,這部劇中包含的元素還挺多的,不僅有現在非常流行的耽美情感線,還有戲曲的成分。就連製作人於正也表示過,這部劇有一個很大的目標,那就是弘揚國粹。而這部劇種的確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戲曲的魅力,就連尹正在其中的一舉一動都是由專業的戲曲老師教導的。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不過,這麼一部用心製作的電視劇卻陷入了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那就是口碑好、熱度不爆。《鬢邊》除了剛開播時受到熱議,電視劇的中期、後期幾乎都沒有被大規模討論過。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按理說,《鬢邊》不應該如此“糊”,兩位主演黃曉明、尹正都算是號召力不錯的藝人,製作人於正更是影視劇工作人員中的“頂流”,再加上這部劇的細節如此完美,又怎會突然就無聲無息了呢?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受眾有限,它被“耽改”這個題材限制了。耽改的確是非常流行的元素,現在大火男星中一大半都拍攝過耽改劇,比如肖戰、王一博、白宇、朱一龍等等,還有很多潛力無限的小生也加入了耽改劇,比如《皓衣行》的陳飛宇和羅雲熙。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可是《鬢邊》的耽改元素並不成功,這一方面是受到演員的年紀、顏值影響,雖然黃曉明和尹正的外形都很帥,但平均下來都接近四十歲了,這違背了耽改受眾對小鮮肉的偏好。另一方面,黃曉明和尹正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演員,此前從未出演過耽改,因此“直男形象”突然改變,這也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而且“耽改”二字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觀眾的類型,這部劇的粉絲也大多是能接受耽美的人。那些原本就不喜歡耽美的網友,看到這個題材就會敬而遠之,根本不會了解《鬢邊》的內容。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雖然耽改很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仍然不是主流文化。因此在受眾類型被限制、選角不符合那些能接納“腐”文化觀眾的審美,以及不上星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只會在開播之時湊熱鬧,久而久之就只剩少部分觀眾看劇了。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鬢邊》粉絲都認為,不把商細蕊和程鳳台之間的情誼看作耽改感情線,而是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反而更容易紅。其實這部劇中的耽改成分並不重,既沒有曖昧的臺詞,更沒有露骨的肢體動作,兩位主角被拍得像一對相互瞭解的好友,可是隻因為在宣傳中有“耽改”二字出現就失去很多觀眾,這確實有些可惜。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另外,觀眾們在面對《鬢邊》時是帶有一定偏見的,這種偏見不僅僅針對於“耽改”這個題材,更針對主創團隊。比如因為在《夏洛特煩惱》中出演袁華一角,而收穫極高好感度的尹正,他在出演這部劇時因為發胖而被嘲。這就給劇添加了負面口碑,讓很多人一直帶著“發脹的饅頭”看待尹正的演繹,完全忽視了他的實力和認真。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而黃曉明從選角開始就受到批評,很多人不喜歡他演商人程鳳台,擔心他會油膩,所以乾脆連劇都不看了,這也是一種偏見。另外,大家對於正的偏見也很大,因為在很多人印象中於正還是那個熱度至上、質量其次的製作人,即便是同樣高質量的《延禧攻略》也沒打碎人們的有色眼鏡。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因此當於正說出自己不在乎這部劇的評分,只要能達成弘揚國粹的目標就行時,很多人都說他假裝大度或是蹭戲曲的熱度。正是因為對題材、對演員、對製作人的偏見,《鬢邊》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觀眾緣。除了“地利”、“人和”的不順之外,《鬢邊》在天時上也沒有佔得先機。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大家應該還記得《鬢邊》的播出時間吧,是在3月20日,在此之前的1-2個月應該是宣發的最佳時機,如果宣傳做得好,是可以調動起觀眾們積極性的。可是這個時期是國內疫情非常嚴重的時候,人們都沒有心思關注娛樂新聞,自然而然也錯過了《鬢邊》的宣傳。失去了糾正“偏見”的時機,觀眾根本就想不到,原來耽改劇也能擁有高品質。

口碑劇《鬢邊》收官,質量高、熱度低,好劇為何陷入不紅窘境?

總的來說,《鬢邊》這樣的口碑劇沒有實現大紅還是很可惜的,主創團隊的用心不應該被辜負。不過,也希望主創團隊不要灰心,因為這部劇雖然算不上大爆,但還是擁有一部分忠實的粉絲,從微博評論中就可以看出認真看過劇的人都對《鬢邊》有著很高的評價。一部劇能讓觀眾們動情、為人物和時代而產生共鳴,這也算是《鬢邊》的成功之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