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歷時數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揭曉了最終的成團名單,黃齡最終以第7名的成績爆冷成團。

很多人包括黃齡自己,都對這個結果表示驚訝。但仔細一想,無價之姐組合中,少不了黃齡這樣的vocal來彌補團隊的不足。

仔細再看整季節目,黃齡這樣的人設,放在任何團隊中,放在職場中,都是能夠給團隊加分,促進整個團隊成長的。

今天拋開個人與團隊背後的商業價值,我們來一起聊聊在職場中,為什麼黃齡這樣的人不可或缺?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01

擁有作品思維,專注自身業務能力

黃齡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沒有被很多人所熟知,甚至被打上了“歌紅人不紅”的標籤。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黃齡,但一定聽過“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的《癢》、“鬧太套”的《high歌》,這些流傳大江南北、被許多人翻唱的歌曲,其實就是黃齡的歌。

黃齡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她並不在乎歌紅人不紅這事,認為總比人紅歌不紅來得好。

擁有作品思維,是黃齡在歌手路上站住腳跟的底氣。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自媒體大V粥左羅在《學會成長》一書中講到,在做任何事情時,你都要積累代表作。打造個人品牌的最好方式是拿出代表作。

張雨綺也在節目中說過,“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演員就要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來證明自己,歌手也要有耳熟能詳的代表作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因此,在黃齡看來,作品就是她的底氣,靠作品就能說話,人不紅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

即便你在知名的公司,但沒有過硬的作品,過硬的案例,那你也無法在這個行業裡混出天日來。反之,即使你在再不知名的小公司,你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和案例,那你也能夠在行業交流時、在面試時,吸引別人的注意。

這就是作品思維帶來的價值。

02

擁有填坑能力,給團隊帶來超預期的效果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黃齡每次開口唱歌,都被觀眾評為“開口跪”,非常具有個人特色的嗓音,能夠把不同的歌曲演繹出不同的風格。

在每次團隊分詞的環節,當有些姐姐在爭取自己能唱的part的時候,黃齡總是不爭不搶,願意把別人挑剩的留給自己,再難的part她都能夠接得住。

這就是極強的填坑能力。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在第5次公演的時候,黃齡更是把填坑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每個團隊要表演三個舞臺,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個舞臺黃齡每一個都參加了。不僅要唱歌還要練舞,更是要在不同的舞臺間隙不斷換衣服,切換表演狀態,這真的是一般人hold不住的。

甚至更有在現場的觀眾爆料出來,在黃齡、萬茜、伊能靜三人團演唱《光之翼》的現場,黃齡的現場發揮極好,非常能夠凸顯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演唱實力,但最終播出的視頻,節目組卻為其他兩個人修了音,並且降低了黃齡的音量,使得黃齡的部分不那麼凸顯。

把節目組的操作放在一邊,但看黃齡個人的實力就知道,她在團隊中就是到處填坑的vocal擔當,別人再難啃的骨頭,她都能接住啃下來,並且做到超預期的效果,這樣的隊員,誰不愛呢?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最厲害的不是你有多少實力,還是你的填坑能力是否足夠強大,是否能在團隊最需要的時候,用你的專業能力去應對,來給團隊加分。

03

搞怪有趣、體貼細心,活躍團隊氛圍

在節目中,黃齡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古靈精怪的上海女孩,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剪衣服。

在黃齡看來,平時中規中矩的訓練服,讓原本就不太熟悉的隊友更加保守,於是她拿起剪刀,把衣服剪成奇形怪狀,這一刀刀剪去的是團隊的保守與拘謹,整個團隊的氛圍也隨之變得歡樂起來。

其實,在一個團隊中,特別需要黃齡這樣活潑搞怪的人做團隊氛圍的活躍劑,在無盡的歡樂中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別看黃齡平時很搞怪,她其實更是個心思細膩又浪漫的女孩。

在萬茜受傷住院後,黃齡去看她的時候,帶來一堆小彩燈、轉轉的星球燈來裝飾病房的天花板,這樣萬茜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抬頭看到的是浪漫的星河,這樣浪漫的問候,比起別人的噓寒問暖,更是讓人驚喜又流淚。

像黃齡這樣的人,在團隊中,註定是與眾不同的。她能夠時刻保持活力,又能時刻洞察到每一個人,去用自己浪漫的方式給到你溫暖。

這樣的女孩,誰能不愛呢?

不爭不搶、又佛又作的黃齡,為什麼團隊中必須有她?原因有這3點

04

《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黃齡成團了,這個女孩,未來一定可期。

也願在生活與職場中乘風破浪的我們,也能夠擁有黃齡一樣的天真與浪漫,應對所有的艱難與困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