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國際:數字基建龍頭 估值優勢顯著

2020-04-26 19:32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近期資本市場的投資情緒在逐步回升,海內外科技板塊明顯活躍,美國一眾科網巨頭如蘋果公司(Apple Inc.)、微軟、Google股價逐步回暖,亞馬遜股價則再創歷史新高;國內雲辦公、數字貨幣、新基建等領域的龍頭公司股價亦造好。其實從過往歷史來看,每一次大的危機面前,都將產生一批新的龍頭公司,蘊育出新牛股,相信此次疫情也不例外。

目前港股科網股走勢較為分化,騰訊、金山等整體處於震盪回升階段,SaaS領域的金蝶,和美國SaaS龍頭Salesforce以及疫情期間表現亮眼的ZOOM一樣,整體處於強勢階段。隨著今年5G的加速落地、新型基礎設施的投入疊加國產替代的推進,港股科網板塊仍將是市場投資重心,可以關注基本面良好、估值具有優勢的潛在上漲標的。

從投資主線上看,“新基建”仍是核心賽道,而縱觀“新基建”的七大方向,其中與IT產業直接相關的有4個: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5G和工業互聯網,其餘三個板塊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也離不開IT系統的支持。因此,新基建下,IT行業有望成為最受益的板塊。

港股IT龍頭僅有中國軟件國際(354.HK)一家,中軟國際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軟件與信息服務企業,連續兩年入圍Gartner全球IT市場份額排名TOP100,業務覆蓋政府、製造流通、金融、移動應用、電信、公用事業、能源等多個行業,與華為、中移動、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均有緊密合作。

從年報上看,中軟國際的業務與新基建中的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密切相關,並與客戶形成了緊密合作,攜手客戶推進數字化轉型。

由於中軟國際過往持續服務頭部客戶,形成了較強的客戶粘度和認可度,因此在新舊基建的轉換中,公司持續處於先發合作優勢。從多家機構預測來看,2020年新基建投資規模將達1-3萬億,相信中軟國際作為龍頭IT公司,將從新基建的紅利中持續受益。

除了新基建外,國產替代亦是值得重點關注的賽道。2020年是國產化替代落地的大年,作為主力軍的鯤鵬生態落地進度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根據IDC預測,到2023年,全球計算產業投資規模為1.14萬億美元,中國計算產業投資規模為1043億美元,接近全球的10%,未來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將從“樹立標杆客戶”到“拓展部分行業”再到“實現全行業全場景覆蓋”,踐行三步走戰略掘金萬億全球計算產業。

而中軟國際除了港股IT服務龍頭,亦是最純正的鯤鵬標的。作為首批“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的生態夥伴、華為合作緊密的IT服務商,中軟國際已全面參與鯤鵬生態建設。資料顯示,中軟國際斬獲華為首個鯤鵬雲遷移項目框架合同,目前鯤鵬移植專家服務已覆蓋30餘行業場景,擁有500+組件遷移實施實戰經驗,貢獻技術最佳實踐400餘例。公司與華為聯合發佈了基於鯤鵬底座的軌道交通票務雲,並實現了智能客服、實時反欺詐等多個產品的鯤鵬測試認證。公司還攜手華為先後在西安、重慶分別成立了鯤鵬聯合創新實驗室和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聯合技術攻關。同時公司與華為共同打造“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合作建設鯤鵬計算產業園、應用系統鯤鵬轉化平臺、基於鯤鵬的行業解決方案孵化平臺、全國性鯤鵬產業認證機構,實施鯤鵬人才培養計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創新發展

圖:中軟國際是華為鯤鵬雲生態運營的重要合作伙伴(資料來源:官網投資者材料)

據悉,華為去年已拓展近百個鯤鵬城市,據測算,圍繞鯤鵬產業的產業運營、IT工程、人才培養、鯤鵬轉化等核心產業活動市場空間亦在數百億元,而中軟國際作為鯤鵬產業的核心運營商,有望從鯤鵬產業中獲得新的增長空間。

除了需求端受益於新基建和鯤鵬生態的落地,中軟國際商業模式在不斷升級,在傳統IT服務的基礎上,朝著雲計算、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方向轉型。疫情期間,中軟國際旗下解放號,充分發揮軟件產業互聯網的平臺及生態優勢,迅速開闢“戰疫優選”板塊,彙集平臺上四十餘萬工程師,聚焦協同辦公、遠程醫療、IT運維、醫院物資管理,開發出上百款產品和解決方案,發揮解放號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生態價值。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倒逼下,產業互聯網的“入市”時間被大幅提前,此次疫情深層次倒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正是利用產業互聯網改造提升、改造傳統行業的最好時機。

總體來看,此次疫情後的科網股復甦行情,中軟國際還是滄海遺珠,公司作為港股IT龍頭、鯤鵬核心標的,當前僅13倍靜態PE,極為低估。公司上市以來業績持續增長,2019年收入突破120億,經營淨現同比增長368%,均創歷史新高。作為僅4港元出頭的數字基建的新霸主,深耕華為鯤鵬生態,中軟國際沒有理由被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