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文 | 維克多

近日,國資委發言人的一番話引發熱議,他說:“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這位發言人還表示,儘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有利,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導致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

很多朋友對此表示不解,特別是這幾天油價狂跌,WTI五月合約甚至一度跌到負值,國內油企怎麼反而還虧損了呢?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WTI五月合約與六月合約呈現“驚人差價” 來源:TradingView


其實國資委說的沒有問題,油價大跌,確實對油企不利,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為什麼油價會大跌?原因很簡單,需求減少了。疫情導致全球對油品的需求大跌,飛機不飛了,汽車不開了,工廠停工了……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現代工業之母,除了煉成品油,石油行業裡還包括了諸多化工產品。原油開採出來,壓力降低,天然氣便從裡面分離出來。剩下部分脫水、鹽、氣後輸送到煉油廠。通過常壓和減壓加熱後,裡面的東西便分離出來。

石油在不同的溫度液化的東西,便一次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瀝青等。其中每一種油經過加熱並催化等工序,又可以得到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學之母化工原料是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物質,再往下生產各種各樣我們需要的產品,從化纖織物,到塑料瓶,甚至包括口罩的原料。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大家可以想一下,疫情期間這些下游產品的需求如何?飛機不開了,航煤賣給誰?各種需求都下降,化工產品賣給誰?這裡以煉油副產品之一的瀝青為例,作為基礎建築用材料的瀝青,最近半年以來價格走勢是這樣的: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價格下跌至此,最主要因素便是需求疲軟,價格賣不上去,效益又何從談起?


【2】


除了煉化板塊,油企業的另一個主要業務便是原油生產。

同開採成本超級低的中東不同,中國的大油企基本都是集開採和煉化為一體,我們的許多油田,比如西北油田的開採深度平均是5000-8000米,開採成本是每桶平均42美元,這還不是中國最高的開採成本。那麼,以現在現貨20多美刀的價格,請問每桶要虧多少錢?

去年中國的油產量是9.03億桶,每桶就按照42刀成本計,如果今年不降產能,這一塊就要虧掉9.03億*22刀=198億美金=1390億人民幣,就算只攤到一季度,也有347億的虧損要彌補。

去年三桶油的全年總淨利潤是1641億元,你們算算夠不夠補這一塊損失的?


【3】


即便是煉化企業,也不喜歡太低的油價。

有必要想清楚的一個問題是,儘管低油價對煉化企業降低成本有利,但也未必反應在當期。比方說,煉油廠目前生產所用的原料,肯定不是現場買的,而是過去買的,買下後加上運輸,怎麼也是三個月後的事,所以現在煉的油,一定是過去的高價油。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而我國原油價格,更多參考的是布倫特定價,下圖是布倫特這幾個月的價格走勢,你感受一下: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三個月前的油價是60多美金,現在煉油廠煉的還是這段時間的原油,而且成品油還沒需求,沒需求就得壓縮裝置,人工折舊一樣不少,能不叫苦嗎?

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想當然地以為原料降價對於生產商就是好事。生產商更喜歡一個溫和上漲的走勢,這樣煉的原料相對市場當前價總是低價,才有更多利潤可賺。這個道理應該不難明白!


【4】


另一方面,儘管原料價格變低了,但是稅費卻不會減少。

有人開玩笑說,加一箱油是半箱稅,這話大致不錯。在原油價格60美金的時候,油稅比大約是6:4,如果原油價格下跌到一定時候,比例倒掛也是可能的。

油品生產裡,除了一般所知的增值稅外,還有一項特別的消費稅。我國稅法規定,成品油作為消費稅15個應稅消費品大項中的一項,稅目項下還包括七個子目,即汽油、柴油、石腦油、溶劑油、航空煤油、潤滑油、燃料油。

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08]167號),成品油消費稅稅目下七個子目有相應的稅法解釋。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當然,油品徵消費稅也不是中國獨有,比如韓國和德國的油品消費稅更高,分別達到57%和52%。

因此,在整個油價的組成中,原料價格的比重最多也只佔一半而已。


【5】


最後再聊一聊爭議頗大的地板價相關問題。

所謂地板價,就是當國際油價下降到40美元以下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就不再調價。這個政策被輿論詬病較多,但實際上油企並不能因此獲益,因為國內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不是直接留給企業成為收入,而是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

根據《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徵收管理辦法》,將全額上繳中央國庫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統籌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保障石油供應安全,以及應對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實施保障措施的資金來源。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油價高於130美元,也不再調高價格,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上提或少提。

兩桶油:都別賣慘了,我虧最多!

綜上,原油價格暴跌,並不意味著油企獲利,實際上對於生產者而言,價格走勢平穩才是最好的,因為價格平穩,油企調節產能和測算效益才會顯得相對容易。而上竄下跳的油價,只會增加經營風險,

所以大企業一般都會採取套期保值的方式,相對固化原料價格。

當然未來最好的機制,還是成品油定價的徹底市場化。市場化定價更有利於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定價,市場也可以更快的發現合適價格並傳導給兩頭終端——消費和生產。

3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31號》,對成品油定價機制做了最新描述和展望:成品油價格暫按現行價格形成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適時調整,將視體制改革進程全面放開由市場形成,該文件將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不過眼下這個場景,我估計真到完全市場化那天,很多人可能也不太適應的。畢竟,喪失需求的市場,沒人能夠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