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感受“雲化”生活 “雲生活”加速蘇城經濟復甦

探索5G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大力發展“宅經濟”等新業態、支持平臺企業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疫情期間,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娛樂轉移到了“雲端”,線上生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雲辦公、雲課堂、雲診療、雲旅遊、雲看展……“雲化”生活極大方便了足不出戶的大眾,伴隨數字時代來臨的雲經濟、雲體驗也極大加速了疫情防控下的城市經濟社會復甦。

足不出戶感受“雲化”生活

3月27日,“花俏江南,春來常熟”2020常熟春季文化旅遊“雲”直播大型活動在常熟市環城河畔櫻花走廊舉行,直播通過全國22個直播平臺同時發佈,超400萬人次通過直播一起“雲遊”常熟,看盡虞城櫻花。

“5G直播很流暢,在線雲賞花、遊園,也同樣感受到了牡丹花會的美!”3月29日,通過蘇州移動的5G網絡直播,一批常熟尚湖牡丹花會的“忠實粉絲”在線觀看了花會的開幕式盛況。

為了積極響應疫情防控期間少聚集的號召,今年的常熟尚湖花會以直播形式舉辦開幕式,蘇州移動常熟分公司為其提供5G網絡支撐。據蘇州移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打造流暢的“雲端”賞花直播活動,蘇州移動常熟分公司對相關區域進行了網絡評估,調配了一輛應急通信車進行通信保障,對景區5G網絡進行增強,確保移動5G網絡以最佳狀態為市民“雲賞花”提供優質的通信網絡服務。

疫情之下,暫時關閉的室內文化旅遊場館,通過“雲展覽”與觀眾交流的需求則更為迫切。數據顯示,蘇州博物館“博物館雲春遊”主題系列直播活動,產生193萬觀眾流量,吸引了58萬觀眾觀看,相當於蘇博近3個月的人流量。蘇州博物館、蘇州美術館、蘇州戲曲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還完善了數字化場館建設,將VR、AR等時下大熱的技術探索性地運用於“雲看展”。藉助線上觀展平臺,觀眾可以居家“刷展”,彌補線下閉館的遺憾。

“疫情期間,不少遊客渴望賞景卻又不願出門踏春,景區出於安全考慮,對進入景區的遊客進行流量限制,許多景區希望通過直播運作來吸粉,滿足百姓足不出戶‘雲遊’的需求。”蘇州移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部分景區藉此機會,加強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使得雲端接入更快更便捷,可以支持更多人同時收看時網站不卡頓,畫面播放順暢。

信息化助力“雲端”復工復學

“戰‘疫’之下,雲服務需求一下子放大了好多倍,我們提供幫助復工復產主流的遠程辦公軟件36款,涵蓋高效遠程協作、雲視頻會議、文件共享的遠程辦公系統等。”蘇州移動雲視訊解決方案經理張清越表示,疫情期間搭建雲視訊會場超過200家。

以蘇州移動的“雲桌面”系統為例,今年1至3月緊急開通該項目的企事業單位已達3000戶。“簡單講,‘雲桌面’就是把電腦搬至‘雲端’,將數據的存儲、計算和管理集中在雲端。”蘇州移動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經理趙文毅告訴記者,用戶界面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訪問數據中心的桌面服務。使用雲桌面後,只需將巴掌大小的雲終端連接上顯示器、鼠標和鍵盤,就能變成一臺高性能辦公電腦,無需再購買電腦主機。同時,雲桌面採用集中管理模式,管理員通過數據中心服務器,即可完成對用戶桌面的應用程序的安裝、更新維護和故障處理,大幅節省管理成本和響應時間。

疫情期間,蘇州移動為一家保險公司蘇州分公司呼叫中心定製了雲桌面解決方案。“自從用了雲桌面產品後,再也不用擔心電腦死機、硬件故障影響辦公了,也解放了運維人員的工作壓力,極大提高了企業效能。”客戶技術總監王先生有感而發。

在延期開學期間,全市中小學開展線上教學。針對蘇州在線教育平臺全區12個入口,每日用戶訪問量超過500萬的情況,蘇州移動為市直屬電教館提供1G互聯網線路服務,併為其他各區縣開通在線教育CDN加速服務。“CDN就是把原網站進行復制鏡像化處理,從而把同一時間訪問的人進行分流,解決高迸發式的訪問導致的網站‘癱瘓’問題,保障學生的正常在線學習。”趙文毅說,同時,移動上線的“和教育”名師直播已為各大中小學校開設100多個直播間,提供免費直播課程。

雲計算需求井噴運營商發力佈局

“我們現在的雲應用有400多款。尤其是疫情期間,雲網融合的價值與作用得到凸顯,人們看到其在助力生產、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蘇州移動雲計算與大數據中心總監張彧表示,日前國家發改委發佈啟動“上雲用數賦智”,加快推進企業“上雲”數字化轉型,這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加速推進雲網融合,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有利契機。作為中國移動2019年重磅推出的雲服務品牌——移動雲,其面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等各類雲服務領域,致力打造“5G 時代,你身邊的雲”。

“移動雲”目前已形成11大集團直管業務中心節點,2大低成本中心節點,5大集團級雲數據中心以及31個省共計80座數據中心。其中,一箇中心節點位於蘇州科技城的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

未來三年,依託網絡、5G 接入及自主研發的差異化優勢,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將構建“佈局完善、規模集約、架構先進、算力多樣、自主可控”的雲網邊融合一體化的雲基礎設施平臺,預計3年全網新建資源折算服務器規模約27萬臺,為中國移動跨入國內雲服務商第一陣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據資源是數字經濟的‘新能源’,承載著海量數據的‘雲’將是各行業基礎服務的底層保障。5G時代是雲的時代,如果說5G讓數據更快跑起來,那麼雲則是海量數據創造價值的基礎。雲和網相互融合,為5G賦予更多內涵。”張彧表示。

據瞭解,截至目前,蘇州移動已為超萬戶企業提供企業上雲服務。同時,個人雲業務勢頭正猛,已累計有80萬個人用戶開通“和彩雲”業務,居全省第一。“自從我開通了‘和彩雲’的個人雲盤,手機裡的1萬多張照片就找到了安身之處。”蘇州移動用戶徐女士說,個人雲盤支持手機資料的同步儲存和備份,不用換新機,手機存儲量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並且不必憂心資料丟失。□蘇報記者林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