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在不停后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一个比知识匮乏本身,更大的困局:

知识碎片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似获取了大量的所谓的知识

但是,如果不能把这些知识碎片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直抵本质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那么,你其实就是在做无用功。

不成系统的知识,无法产生其真正有效的价值

《教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然而我们的社会现实就是:

少数人,拥有一眼看穿本质的能力

多数人,渴求拥有直抵本质的能力

而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拥有直抵本质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看穿本质的能力?


首先你需要具备的就是:系统思考

那到底什么是系统思考呢?

系统思考又被称为"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引导人们从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们举例来说明:比如让你接一杯水

你脑袋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

是不是这样?


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在不停后退

但是,在系统思考者脑袋中的画面却是这样的


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在不停后退

倒水不再只是打开水龙头接满就行,系统思考者更多的是洞察它背后的关系结构

概括的来说:系统思考就是从简单的事物中看到复杂,然后从复杂的事物中洞察简单

我们国内大家最早接触到系统思考可能是彼得·圣吉先生写过的一本书,叫《第五项修炼》

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在不停后退

这本《第五项修炼》书中的第5个修炼就是讲的系统思考

但实际上,许多人看了这本书后,都表示书中的内容不是非常容易理解

德荣投资集团董事长、赋能增长首席架构师刘柏功老师最初接触系统思考也是因为这本书

不会系统思考的人,不是在原地踏步,就是在不停后退

刘老师曾坦言自己最初读第一遍,也没看明白,但是却激发了他对研究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

所以,后来他又通读了《U型理论》、《系统之美》等等许多系统思考领域的书籍,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了自己独到的系统思考逻辑,还申请了相应的知识产权

以前我们一谈到系统思考,想的肯定是《第五项修炼》中的因果循环图,但刘老师仔细研究后发现,系统思考至少包括以下3个领域:

1、全局思考。就是我们怎么样考虑这个事物的所有的要素,怎么把它考虑清楚,我们把它叫全局思考

2、深度思考。就是我们怎么样从现象看到本质,甚至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触动这些趋势发展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我们把它叫做深度思考。

3、动态思考。就是怎么样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我们看到的物理的空间的动态思考,假设同样一个产品在杭州卖、在上海卖、在合肥卖,可能他们所适应用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这个我们把它叫动态思考。

还有一个我们把它叫做数字化的动态思考,这个是原来在系统思考理论中间都没有这样去讲过的,所以我们把它叫数字化动态思考。包括5个方面,信息、知识、社交、娱乐、还有交易。

以上是刘柏功老师对于系统思考的几大思考,那到底每个思考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我们如何做才能学会系统思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量见名师堂专栏《赋能增长:老板的管理落地思维》

未来的世界,知识一定会是更加的碎片化,如何利用系统思维整合知识碎片,从而掌握直抵本质的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对于企业家来说,治理企业,经营企业就更要学会系统思考

老板想要经营长久自己的企业,都需要利用系统思考来找到企业的成长引擎,并思考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公司战略

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回避这个社会趋势:

系统思维越强大,且知识能力越顶尖的人,占有的机会和资源就会越多,同时,他们的收获也将是呈指数级倍增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