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你不嫌丟人,可我怕被人說閒話

不少女人因為從小受慣了父母的溺愛,所以她們養成了只要受到委屈,就會回家向父母傾訴,以尋求他們的安慰和保護。這種女人在出嫁成家後,只要受到一點婆家人帶給她的委屈,那她自然就會回孃家求安慰,甚至是搬救兵。

王嬌就是一個這樣的女人,由於她從小家境不錯,一直在父母的溺愛之下成長,所以她養成了一種事事都依賴父母的習慣。結婚後,她由於受不了婆婆對她的態度,就會隔三差五回孃家去找父母哭訴,在婆家經過一年多的生活,她終於和婆婆“撕破臉皮”了。

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你不嫌丟人,可我怕被人說閒話

王嬌今年二十六歲,一年前她和相戀三年的男友舉辦了結婚典禮。由於婆家條件不怎麼好,所以婚後王嬌和丈夫只能跟公婆擠在同一套房子裡生活。婆婆和兒媳擠在一起過日子,矛盾自然少不了,更何況王嬌還是一個缺乏主見,從小就特別依賴父母的人。

婚後一週左右,沒有做飯經驗的王嬌主動提出要給婆家人做晚餐,然而,就因為她沒有把握好油溫,毀掉了一鍋菜,婆婆就毫無情面地訓斥了她,還說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那樣的話。自小受過父母寵愛的王嬌自然受不了婆婆那樣的批評,結果她當天就哭鬧著回了孃家。

那件事之後,王嬌再沒有主動做過飯,甚至都不主動和婆婆說話了。隨著婆媳兩人矛盾的升級,王嬌對婆婆的意見越來越大,同樣,婆婆對王嬌也處處針對,事事插手。

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你不嫌丟人,可我怕被人說閒話

王嬌抱怨婆婆總是對她尖酸刻薄,而婆婆則嫌棄王嬌沒有主見,整天把家裡的醜事向別人宣揚。因為婆媳關係不合,王嬌早就有了和婆家人分開生活的想法,要不是丈夫一直堅持,她早就外出租房了。

王嬌懷孕後,身邊的朋友親人都過來看望她,而婆婆雖然和她住在一起,但卻從來沒在乎過她,甚至連簡單的問候都沒有。王嬌心裡很清楚,婆婆根本就沒把她當成自己人,所以她根本沒想過婆婆會關心她,更不要說照顧她坐月子了。

眼看著預產期越來越近,王嬌身邊也越來越需要人照顧,可婆婆卻依舊是不管不顧的樣子。帶著憤怒和不甘,王嬌決定向婆婆攤牌。幾天前,她趁著家裡只有她和婆婆,就朝婆婆說道:“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她說這話的本意是想試探一下婆婆,她就想知道婆婆是否有心照顧她。

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你不嫌丟人,可我怕被人說閒話

結果不出她的意料,婆婆並沒有表露出要照顧她的意思,而是很嚴肅地對她說:“不行,你不嫌丟人,可我怕別人說閒話。”婆婆說完話後,王嬌也就死心了,婆婆在意的並不是王嬌的身體,而是自己的名聲。最後王嬌沒有再猶豫,直接收拾東西住回了孃家。

一個女人,當你嫁到婆家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再是你孃家父母眼裡的掌中寶了,你變成了婆家兒媳婦,也真正成了婆家的一份子,如果那時候你還動不動就跑回孃家,向你的父母抱怨婆家人的不是,那你的婆婆自然會對你充滿抱怨和不滿,因為在她看來,你就根本沒有把她家當成是你自己的家,那樣她會更加排斥你,甚至會怨恨你,針對你。

同時簡單來說,你和婆婆產生一些矛盾,最多也就算得上是家庭的內部矛盾,一家人出現問題,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如果你讓孃家人或外面的人知道你和婆婆的矛盾,那你們之間的矛盾必然會升級擴大,最後不但不會消除矛盾,甚至會鬧得不歡而散。

婆婆,我想回孃家坐月子;你不嫌丟人,可我怕被人說閒話

準確點說,如果一個兒媳將她的婆媳矛盾向她的父母傾訴,那她必然會讓原本是一個家庭的問題轉變成兩個家庭的問題,那樣只會讓兩個家庭的矛盾越來越深,最後傷害到兩個家庭的感情,那又何必呢?

如果你真的特別需要發洩自己對婆家人的不滿,那你大可以自己出去旅遊一下,或者去散散步,散散心,讓自己放鬆一點。其實排洩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回孃家哭訴是最不應該的一種,那樣跑回孃家哭訴,除了讓孃家人擔心著急以外,沒有任何好處,不是嗎?

說到底,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矛盾也不算什麼深仇大恨,任何矛盾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兒媳沒必要像個怨婦一樣,一遇到問題就跑回孃家向自己的父母去宣洩,更沒有必要向他們哭訴。及時化解矛盾,才是婆媳關係能和諧融洽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