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悟阳子春养性图卷 纸本126.8x30

唐寅聪慧颖悟,二十九岁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其以旷世之才,少年成名,踌躇满志。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可谓名副其实。唐寅既通儒家经典,怀修、齐、治、平之志,希望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悟阳子春养性图卷(局部一)

其《夜读》诗有曰:“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花看文章。”可知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对唐寅早期画风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悟阳子春养性图卷(局部二)

然而仕途崎岖,命运多舛,科场之案,几丧身命,正如半空折翼,惊破青云之梦。一世偃蹇,徒唤奈何!奈何!唐寅出狱后贬浙江为吏,耻不就官,遂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悟阳子春养性图卷(局部三)

其“桃花”诗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奇峰高隐图轴 75x56

尔后,唐寅遂作书画生计。“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放浪人生,颇怀才不遇之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如此而矣,岂有他哉?!其《把酒对月歌》曰:

“我虽愧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一方面是对仕途名利的眷恋,一方面是通过和谐、亲近大自然以求精神解脱的快感。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悄然入主了唐寅的灵识。虽然这并不十分情愿,却渐渐使唐寅独钟情于山水画创作,其内容则多为空山幽谷、高人鼓琴、茅亭联诗、溪山渔隐之属,虽然不得已鬻画买米,实亦寄托情怀者也。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骑驴归思图(轴) 绢本 77.7x37.5

唐寅屡经颠沛变故,晚年终于看破世尘而皈依佛门,自号“六如居士”。所谓“六如”乃佛家语,《金刚经》对“一切有为法”有六种比喻:“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旨在说“诸法无常”的道理。唐寅取“六如”为号亦在随时警示自己,他的《警世》诗曰:

“世事如舟挂短蓬,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西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记,半作痴呆半作聋。”

此外,唐寅又有“冤家宜解不宜结”、“害人人害几时休”、“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的诗句。可见唐寅晚年对佛学慈悲睿智的虔敬与认可。

唐寅诗画品读:少年成名,人言旷世奇才!却叹人生几番秋凉

明 唐寅 松林扬鞭图 绢本 145.3x72.5

先儒后道,再入于释,这对唐寅的人生及其绘画艺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儒、道、释三派合流传统文化对形成唐寅正宗的传统审美观念,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另一方面则使唐寅由心灵的解脱,以进入心无挂碍的绘画自由王国。我们读唐寅的画,会感到拂面而来的那种沉静之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