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避暑帖》,圆润秀丽,不愧为江南第一才子

随着夏至的到来,我们也真正感受到夏天的酷热。不过今日的我们有空调,有电扇,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屋内享受阴凉。那么古代人都怎么做呢?其实古代人面对酷暑也有避暑的一套方法,常常因为夏天的炎热而发出自己的感慨。经典的比如王羲之《今日甚热帖》、杨凝式《夏热帖》、赵佶《夏日诗帖》、米芾《逃暑帖》、马愈《暑气帖》。

但是我们今天分享的是才子唐伯虎的《吴门避暑诗轴》。唐寅又名唐伯虎,他的传奇人生想必在座各位已耳熟能详。世人皆知他“诗”为一绝,“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等名句写出了半辈子的无奈风流。

唐伯虎的书法却被他的“诗画”所掩,不是因为其书法不行,而是因为“诗画”名声太盛。唐寅书法主要受赵孟頫、李北海影响,这与明代大多数书法家相似,明代书坛近大半都笼罩在“赵体”的阴影下,可能这就是他“书”名不及“诗”名的原因吧,没有走出自己的风格,但仍不失为一幅佳作。

今日分享的《吴门避暑诗轴》整体观之,布白均匀,恰到好处,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肥瘦得宜,唯有笔力稍弱,牵丝连带略显生硬。现此作品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感兴趣的书友可以亲自去看看原帖,或许有不一样的感受。

唐寅行书《吴门避暑诗轴》欣赏

「杂谈」书法中关于墨的用法及技巧

唐伯虎的《避暑帖》,圆润秀丽,不愧为江南第一才子

释文:

《吴门避暑》:吴门避暑不愁难,绿柳阴浓画舫宽。石首鲜呈黄蜡面,杨梅肥绽紫金丸。密遮竹叶凉冰檐,散插榴花角黍盘。忽报洗天风雨至,一时龙挂万人看。

唐寅。


我是云间,关注我,学习书法不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