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有沒有教育優勢?

鍾勇180607335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一定會有優勢,因為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會有邏輯關係和因果關係。常言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世界之事,凡有一利,必有一弊,凡有一弊,亦有一利。”雖然單親處境會給單親家庭帶來一些不便,但是無論從理論上推理還是根據現實來總結,單親也有其獨特的優勢。下面我從三個維度來概述單親家庭教育的優勢:

從經濟方面來說,貧窮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導致“人窮志短”,也可以激發人們的自立、勤奮和創造力。經濟壓力是多數單親家庭面臨的問題,她們需要自己去更加努力地打拼。日子總要過,必須依靠自己想辦法去應對困難。當人面臨不可退卻的壓力和責任時,人們不會再計較自己辛不辛苦,如果辛苦仍無濟於事,人們又不得不開動腦筋,很多富翁都是因為窮到無路可走才白手起家的。而對於孩子來講,貧窮同樣會產生兩種走向的影響,一種是因為貧窮而自卑或者貪圖虛榮的消極走向,另一種是節儉務實、尊重勞動、勤奮進取的積極走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錢難買少時貧”,都說明了童年遭遇貧窮是對人生寶貴的歷練。

從親子關係方面來說,單親教育有好處。單親家庭裡,一個大人擔負了全部撫養和教育的責任,日常的事務會讓單親家長加倍的辛苦,而獨自承擔教育的責任也會帶來相應的憂慮和壓力。但是,同時其中也蘊藏著單親家庭特有的優勢:其一,家長的教育少了雙親家庭的干擾和分歧,而事實上,教育意見的分歧是導致很多家庭子女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其二,較易激發孩子的合作和自立精神。面對繁雜的家庭事務,僅靠單親家長一個人是很吃力的。當家裡的各項事務總不能不處理時,單親家長就得和子女真同協商家庭管理的方式,彼此針對相互的需要共同合作,而孩子也往往更能體會家長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這種現實的需要會促使孩子合作精神和自立能力的產生。其三,更容易結成親密牢固的親情關係。總體來講,單親家庭的子女對於父親或母親的困難的體諒遠遠高於雙親家庭子女,而親子雙方也更願意為對方做出犧牲。

從孩子的自我成長方面來說,離異也能促成長。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好逸惡勞、趨樂避苦”的傾向,雙親家庭中有很多彼此的依賴和遷就,無形當中,人們精神上的獨立以及自我的完整受到了壓抑,很多人結婚後變得為家庭而活,不同程度上喪失了自我的意志,也妨礙了自我成長。

總之,單親家庭成員必須面臨家庭經濟上、心理上以及社會關係上的種種挫折,他們在無形之中學到了更多的社會技巧,發展出對挫折的容忍度,形成堅韌、靈活、務實的品質,他們更願意吃苦、更善解人意、更懂得感恩。這些品質雖然是在痛苦之中鍛鍊產生,卻為他們尤其是孩子將來的良好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注新教育


作為一名從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面對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多,總的來說小孩的性格,思想,心靈都有一定的影響,教師要多花心思去關愛


往聞問遷


近些年,隨著單親家庭的增加,人們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有了更多的關注。但就目前說,有關研究似乎顯示出誇大單親家庭子女“問題”的明顯傾向,甚至將單親家庭子女說成一無是處。如有人認為單親家庭子女“人際交往意識淡漠,交往傾向表現為被動,交往心理不正常,被人理解和接納的程度低,交往水平較低,缺乏溝通、協作能力,社會性發展不良”。

有人說單親家庭兒童“情緒變化激烈,喜怒無常……品質較差,表現在學習和做事缺乏自覺性和獨立性,行為散漫,固執己見,不能自制,放蕩不羈”,甚至說他們“對事物的分辯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都較差。多數人不關心集體,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不愛交際,較孤僻,冷漠,“不尊重老師,欺負同學,撒謊欺騙,不服管教。”認為單親家庭兒童“在性格發展上的缺陷主要表現為自卑,性格孤僻,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喜撒謊、欺騙,冷漠、焦慮等。”有些研究者更是將單親家庭子女與犯罪相聯繫,斷定“問題少年多出自單親家庭”,“家庭破裂與青少年犯罪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有人說:“調查顯示八成失足青少年來自單親家庭”,也有人說:“九成‘問題少年’出自單親家庭:在超低齡犯罪中,單親家庭的孩子竟佔90%。”有研究者在訪談中談的是“如何避免單親孩子人格缺陷”,似乎單親家庭的孩子必然有著“人格缺陷”。

這些“研究成果”,雖然本意是“為孩子好”,但其客觀效果卻是對單親家庭子女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有的學校竟然拒收單親家庭子女,理由是“現實生活中,80%的‘問題學生’是單親家庭子女”,《華西都市報》曾連續追蹤報道了“四川某外國語學校在招生中拒收父母離異學生、並要求就讀該校的所有學生的家長與學校簽訂學生在校期間不能離婚的協議,如父母離婚,學生必須轉學”一事,引起全國數十家媒體的關注。

因此,有必要對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發現,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就子女教育而言,單親家庭對子女的成長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即是說,單親家庭有其教育優勢。

古今中外教育史表明,單親家庭子女成才,是歷史上不可忽視的現象。也就是說,對於子女成才來說,單親家庭不僅有負面的因素,同時也有正面的因素。

在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教育現象,即寡居的母親撫育孤子成材,也就是單親家庭子女成才。出身於單親家庭的傑出人物至少有:孔子(2歲喪父),孟子(早年喪父),張衡(幼年喪父),王充(少年喪父),嵇康(早年喪父),陶淵明(7歲喪父),禪宗始祖惠能(2歲喪父),(14歲喪父),韓愈(二歲喪父)、歐陽修(早年喪父),周敦頤(少年喪父),范仲淹(兩歲喪父)成吉思汗(8歲喪父)現當代作家中,出身於單親家庭的也不少,如魯迅、胡適、郁達夫、巴金、老舍、茅盾、丁玲、田漢、夏衍、沙汀、廬隱、路翎等,錢穆,都是從小喪父,寡母將其拉扯大。蕭紅則是七歲喪母,祖父把她帶大;朱湘從小父母雙亡,由其兄撫養;馮至九歲喪母,蕭軍七個月喪母,吃百家奶長大。

外國也是如此: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穌、亞里斯托德、哥白尼(10歲喪父),牛頓(遺腹子)馬丁•路德(早年喪父),麥克斯韋(9歲喪父),叔本華(17歲喪父),拜倫(3歲喪父),安徒生(早年喪父),格林兄弟(早年喪父),馬克吐溫(12歲喪父),愛默生(幼年喪父),莫泊桑(10歲父母離婚,隨母),尼采(早年喪父),紀德(11歲喪父),霍桑(早年喪父),高爾基(4歲喪父),卓別林(1歲父母離婚),門捷列夫(13歲喪父),加繆(1歲喪父),薩特(2歲喪父),川端康成(2歲喪父3歲喪母)大江健三郎(9歲喪父)。

這告訴我們,單親家庭子女不但不像現今某些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必然會成為“問題少年”甚至走向犯罪,相反,倒有許多傑出者。對他們來說,單親家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成為其成才的有利因素。

單親家庭的教育優勢,首先就表現為,這樣的家庭讓孩子從小就面對逆境,在逆境中成長。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一般說,順境意味著幸福如意,逆境意味著不幸乃至苦難。但就人的成長、發展來說,順境與逆境實際上各有其意義。甚至可以說,人的許多品質,倒是在逆境中才更容易形成。如諸葛亮,人們都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當然,他不光是謹慎,同時也具有非凡的堅持力與自控力。為什麼他有這樣的性格特點?有研究者認為,這就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諸葛亮早年喪母、喪父,他正是在生活逆境中形成其行事謹慎的性格。同時,對於一個家庭勢力可以依仗的年青人來說,成就功業很難一蹴而就,這就要求他必須具備非凡的堅持力與自控力。

現代的各個領域中成才者也往往是如此。即是說,他們不是在順境而是在逆境中形成其有利於其成功的品質。

據有關材料,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富翁,有相當多的人即出身於單親家庭。香港十大首富,也是幼時家境貧寒者居多,而且其中不乏自幼喪父或父母離異的。他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環境,客觀上形成了他們自促奮進的性格。因無人可依賴,較早形成了自立、自主的意識。如李嘉誠自幼喪父,家庭貧苦,母親起早貪黑,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務,撫養家中幼兒。他在母親的教育下,養成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品質。這是他日後成功的重要因素。曾憲梓與李嘉誠相似,他也是幼年喪父,形成了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性格。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是十三歲喪父。

政界也同樣如此。如美國總統林肯年少喪母,父親是一個伐木工,家境的貧寒使他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他自學成才,後來成為美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著名人物通常是不幸童年的產物。在缺乏對目標的無情恪守和不息的天生智慧的情況下,宏偉大業是很少能實現的,為了這種恪守和智慧,童年環境的強烈壓抑、不幸的悲痛、輕視和奚落的刺激都是必需的。”他指的主要是政治家。丘吉爾本身就出生於一個不太正常的家庭:他母親第一次再嫁,繼父比丘吉爾只大兩個星期;第二次再嫁,繼父比丘吉爾倒小三歲。

有人經研究發現:英國首相中,有多至61%的首相童年遭受雙親一人亡故,由此認為:童年“正常感情”的缺乏刺激了不同尋常雄心的成長或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尋常雄心的原因。在家庭圈子中被剝奪了愛的兒童追求政界的權利和得寵。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科學家的成長經歷中。有研究者隨意選取96名科學家,然後再經過查驗:這些人中誰在童年失去了親人,誰在成年失去了親人。結果,有39.6%的科學家在童年(15歲前)至少失去了父親或母親。著名美籍華裔學者、大數學家丘成桐也是早年喪父,家境清貧,但學習勤奮,後來被陳省身所注意,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在陳省身的指導下,僅用2年時間取得了博士學位。他25歲任副教授,28歲升為正教授。後來成為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大教育家中,許多人童年也有過不幸經歷。如:瑞士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齊5歲喪父,在母親的撫愛下長大。德國大教育家福祿培爾不到一歲母親去世,後來父親再次結婚,但他沒有得到後母的愛。日本政治家、教育家福澤諭吉出身於單親家庭。因家境貧寒,母親無力顧及子女教育,他十四五歲時才入村塾。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11歲時母親因操勞過度而病逝,兩年後父親也去世了。中國現代教育家陳鶴琴6歲喪父,8歲入私塾,15歲由姐夫資助入杭州蕙蘭中學。啟功1歲喪父,10歲時又失去曾祖父、祖父。他曾說自己是“中學生,副教授”,完全是在逆境中自學成才。

單親家庭環境,對兒童形成某些特殊的心理品質有所助益。

我們發現,在文學藝術活動領域,單親家庭出身者相當多。現今港臺文藝界明星中,許多人出身於單親家庭者眾多,如張柏芝和梁詠琪上小學時父母離異。李玟是遺腹子,蕭亞軒上幼兒園時父母離婚。張曼玉、關之琳、梁朝偉、周星馳、伊能靜、范曉萱……也都來自破碎家庭。還有,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和吳建豪這4個帥氣十足的F4,竟然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

外國文學史上,但丁、薄加丘、莫里哀、斯特林堡等等都出身在殘破家庭。左拉7歲喪父,莫泊桑童年時父母分居,托爾斯泰1歲母親去世,9歲父親去世。達芬奇母親早逝,由祖父撫養長大。蘇里柯夫11歲父親去世。列維坦少年時父母先後去世。拜倫3歲喪父。馬克•吐溫童年父親去世。安徒生11歲喪父。葛麗泰?嘉寶14歲喪父。英格麗•褒曼3歲喪父,12歲喪母。卓別林、鄧肯、索菲亞•羅蘭、日本的山口百惠都出身於單親家庭。

有研究者對20世紀傑出人物的研究結果表明,相對於那些成為科學家、物理學家和政治領袖的人來說,成為作家、畫家、音樂家和演員的人中經受家庭創傷的人更常見。百分之八十九的小說家和劇作家,百分之八十三的詩人和百分之七十的藝術家童年時家境艱難,而科學家中這個比例僅為百分之五十六。把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和文學獎得主做比較也可發現同樣的差別,那些文學獎得主更多地來自不穩定的家庭環境。文學獎得主在童年喪親者比科學獎得主高8倍。

為什麼在文藝界,單親家庭子女有這樣高的“成才率”?恐怕,要考慮到,單親家庭具有某些因素,對藝術家成長是有利的。

一是這樣的家庭促成了他們敏感的氣質,而這正是藝術活動所需要的。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童年時沒有了父親,這些孩子倍感人世辛酸苦難,這使他們幼小心靈多了許多細膩、敏感。研究單親家庭時,許多人提出,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敏感的,並且把這一點視為單親家庭孩子的缺陷。但實際上,敏感並不是一種缺點。對某些領域的工作而言,這倒是一種長處,甚至是應具備的條件。

二是單親家庭中,孩子往往不得不很早就獨立,走向社會,從而有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由於他早年喪父,十二歲就流浪,自謀生計,曾一度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領航員,有了多方面的社會經驗。高爾基更是如此。他是把底層社會的奮鬥經歷看作是自己的“大學”的。自然,這不僅僅是有了豐富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人生有更深切的體驗。如魯迅少年父親因病去世,家庭陷入困境,後來他在《吶喊自序》中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許多藝術家、文學家童年時,家庭很不正常,而他們父母早逝也與此有關。如韓愈,他的哥哥比他大三十多歲,他們不會是一母所生;而他的父親又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白居易父親比母親大26歲。後來他母親得了精神病。歐陽修的父親比母親大二十九歲,他五歲父親去世。明代的徐文長也是這樣。他比長兄徐淮小33歲,比二兄小20歲。他是父親老年生育的孩子,又處於家庭最富裕的時候,誕生後受到優裕的待遇。但他剛過百日,父親即因年老衰病而逝世,徐家的家務遂由徐文長的嫡母苗夫人主持。他10歲時,由於長兄徐淮經商折了資財,苗夫人把徐文長的生母給遣送出門了。不難想像,如上所述家庭的孩子,其內心世界肯定與他人有異。首先是,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們情感變得豐富,其次,他們沒有父親可以依靠,只能憑藉自己努力,養成自我奮鬥的精神。另外有一點也不可忽視,即沒有了父親,固然缺少了人生的導師,但同時,也可能讓他們不受父親思想的束縛,而面對現實的刺激,可能形成獨立的乃至叛逆的性格特點。韓愈的獨立精神就很強,他在《伯夷頌》中說:“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這正是夫子自道。

有些家庭充滿矛盾衝突。如拜倫父親約翰生前賭博成癖,債臺高築,因而家庭不和,爭吵不休。拜倫剛剛記事時,他所看到的家庭生活場景,就是父親追打母親,可以說他從小沒有父愛,也沒有母愛。高爾基的情況與此相似,他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他回外公卡希林家,而這個家庭中“胡作非為,欺凌弱小,酗酒打人”是司空見慣的。後來,高爾基回憶起卡希林家的生活,說這種生活“彷彿是由一個善良而極端誠實的天才美妙地講述出來的一個悲慘的童話。”但家庭的矛盾衝突對未來的藝術家的精神成長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對此,法國作家莫洛亞寫到:“一個幸福的孩子只是簡簡單單地生活,從父母那裡接受種種真理,但一個在吵鬧中長大的孩子則要對他的父母作出評價,樹立起關於世界的想象力。”

未來的藝術家童年時還往往有其他的異常情況。如許多藝術家童年時被寄養在他處,等於是失去了他的親人。如現代詩人艾青出生後,算命人說他“克父母”,因此把他送出家門,由一個名叫“大葉荷”的貧苦婦女在哺養。德國詩人海涅家境不很富裕,青年時代他被寄居在漢堡的伯父家裡。司湯達早年喪母,7歲時,父親將他送到一位牧師家裡寄養。日本的夏目漱石上有三個姐姐,四個哥哥,家境已經衰落,他生下來不久,就被寄養給一對靠賣舊傢俱度日的貧窮夫婦。芥川龍之介出生了後9個月,就因母親精神錯亂而寄養於舅舅芥川家。後被舅舅收為養子改姓芥川。

這些單親家庭及非常態家庭的孩子,因經濟的和其他原因,許多物質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滿足,但這有可能也對他們有著有利的一面,即使他們耽於幻想。心理學研究認為,幻想與個體的缺失狀態有關。按弗洛伊德的說法:“一個幸福的人從來不會幻想,幻想只發生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動力是未被滿足的願望,每一個幻想都是一個願望的滿足,都是一次對令人不能滿足的現實的校正。”“願望……利用一個現時的場合,按照過去的式樣,來設計未來的畫面。”人們無法消除現實生活帶來的苦惱時,才藉助於幻想來擺脫。藝術家童年往往如此。如巴爾扎克父親比母親大33歲,母親也不喜歡這個孩子,他童年十分孤獨,在孤獨寂寞中養成喜歡幻想的性格。馬爾克斯兄妹達15人之多,於是從小就被寄養在外祖父家裡,他在聽祖父講故事中形成愛幻想的習慣。不難看出,這種富於幻想的性格特點,也是有助於藝術活動的。順便說,今天都市家庭中,剛剛富裕的父母對孩子所有的需要都立即給予滿足,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人的成長需要“延遲滿足”,盼望的過程對孩子的精神成長是有意義的,而“缺乏”則是人的重要能力即想像、幻想能力形成的必須條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