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領導和同事當朋友,只會讓領導覺得你不成熟”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說出這句話的人,本身就不成熟!一個職業素養極高的職場人不應該也不會說出這種話來!希望朋友們不要認為這句話聽著多麼老道,多麼的看透職場本質!

老鬼以個人職場經歷之感悟分享一些個人看法為好——

一、說出這種話的人,他身邊聽到他這句話的人會作何感想?會如何看待說出這種話的人呢?

老鬼說的直白一點:說這種話的人純屬傻帽!你說出了這種話,並且自認為自己看透了職場本質。

他們忘記了 一個現實:你身邊的人也會認為你根本不把同事放在心裡,也不會真誠的對待身邊的同事!!!宣揚這種理念的人,十有八九也會被身邊的同事疏遠!!!

說這種話的人真是不走腦子!自己宣揚、宣傳這種觀點,也會傷到自己的!!!

二、開句玩笑:如果領導知道某人宣揚這種理念,更會覺著這種人不成熟!

這種人往往在說自己的這個觀點時,變現出和聽眾關係很近的樣子。想要表達出:如果和你關係不近,如果不是咱倆關係好,我才不和你說這種掏心掏肺的話呢!——可這種想法才是最愚蠢的!

你自己都否定了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卻想讓聽到這句話的人感覺到你和他多近?嚴重的邏輯混亂了!

三、這種觀點看似正確,其實漏洞百出!邏輯不通!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非常符合職場的現實,而且確實很多人將其視為職場圭臬,可這種表達漏洞百出,很容易讓一些年輕人誤入歧途!

1、身在職場,首先以工作關係、上下級關係來作為與同事、領導的基本定位,這一點沒錯。但是絕不能說在職場不能有朋友!

老鬼在社會上已經二十年了,原來打工時也有一些同事關係非常好,大家真的相處的非常融洽,是真正的朋友。——我想很多人也是這樣。因此決不能一竿子打死,不能說“職場上沒有朋友、不能將某人視為朋友”!

作為職場人,確實應該以工作關係、上下級關係來作為基礎定位,並且要遵守職場中的很多 規則、法則甚至人情世故、潛規則,不能讓情感、友誼之類的東西凌駕於規則之上!——這是在職場生存的基本原則了。

但務必清楚,並非職場上與同事或者領導不能成為朋友,不要做一刀切的評論!

2、身在職場,對於職場中的某些現象、某些觀念到處瞎咧咧的人,才會被人看不起!

就你聰明啊!就你能看懂、看透職場啊?!你看懂了、看透了嗎?如果你真看懂了、看透了,你現在的收入、職位、前途怎麼樣了?比別人更高嗎?!

自己目前的收入、職位一般般,卻好像了悟大道一樣的弄些結論、看法?好意思嗎?!別牛哄哄個的說自己已經超然了,已經不在乎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了!

3、職場中可以有很好的朋友,只是需要知道在同一個企業或者單位工作時,應該秉承的理念是什麼!這樣你可以在職場中擁有自己的朋友!

任何人都清楚,我們誰也別指望所有的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所以在職場中朋友不多,但有幾個朋友很正常。

由於很多人不瞭解、不注意“同在一家企業工作”的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導致自己也不會有朋友。

一個人,如果被非職業化的朋友情義、義氣、感情給絆住了,那麼在職場互動中往往會出偏,從而失去朋友,甚至無法獲得朋友!

因為:即使是朋友,只要大家在同一個單位、企業裡面工作,都要首先照顧到職場的規則、法則甚至人情世故。朋友無底線的要求你做一些違背職場規則、法則的事情,或者你要求朋友這麼幹,甚至在私底下與所謂的朋友談一些不該談論的話題、不該討論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雙方中的一方甚至兩個人都陷入某種窘境。

四、大家都知道人脈的重要性,難道你徹底放棄了“職場中交朋友”這個版塊了?

人一輩子可能要轉換幾次工作,這很正常。難道你離開一家企業之後就與之前企業中的人都斷了聯繫?難道你離開了那家企業之後才開始和企業中的某個人交朋友?你還有機會嗎?你還有那個時間、精力嗎?!


身在職場,不要機械、簡單的看待人際互動的問題為好。不要弄一些似是而非、漏洞百出的論斷把自己的大腦給腐蝕了!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作為公司總經理,我喜歡打籃球,每次公司搞籃球比賽,只要有我參加的一方,基本上都獲勝。

不過最近我參加的一場比賽輸了,讓我很不高興,搞得我很想辭退一個人。

前不久,公司剛進來一個90後,身高1米8,據說籃球技術不錯,我就讓籃球隊長把他動員到公司籃球隊了,這小夥子滿口答應。

很快公司組織了月度籃球比賽,這小夥子自然也報名參加了,分組的時候,這小夥子恰恰抓到了對方藍隊,熱身的時候,小夥子笑著對我說:

“喻總,在籃球場上只有球員,沒有什麼領導和同事對吧?”

“那是當然。你儘可以使出全力來。”我很爽快的回答。

果然,正式比賽一開始,這小夥子果然使出了全力,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在籃下稱王稱霸,一點也不手下留情。

這小夥子可能不知道,我是我們籃球隊的主力球員,擁有無限開火權,而且我投籃的準星很不錯,基本上一投就進,所以每次我所在的一方基本上都毫無例外的獲勝。

但這次不一樣了,我投了10幾次籃,竟然有8次被這新來的小夥子蓋帽了,怎麼不令人惱火?

很快,我們這一方輸了20多分,我看不到兩分鐘就結束了,就氣喘吁吁的下場休息了。據同事們說,我的臉色很難看。

比賽一結束,我就把人事經理喊到辦公室,問這小夥子的背景,人事經理小聲的說:

“我也是剛從小道消息得知,他是老闆的小舅子,以前我們都沒見過,最近剛從國外回來,所以……”

哦,我明白了,那還是先留著吧。

關注@喻德武 給你分享更多職場乾貨和故事


喻德武


朋友是平等的、理念相近的關係,無關身份級別高低,同在一個工作環境裡,人與人都可以成為朋友,也無關成熟與否,只需要理順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職場中對人際關係的認識: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都在與不同的人相處,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交流往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情感關係,表現為彼此在心靈上與行為上的距離遠近等。正確的處理好人際關係,利於我們在職場更好的發展。

二◐不同職場人際關係的環境:

中國是中庸文化,機制環境與關係環境的均衡性是對等的,即人既要有專業水平還要會處理職場關係,但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每個工作環境都有其不同的人際關係文化氛圍,人情關係重於個人能力的,重於規章制度的環境,則關係的權重大,相對弱化了能力和制度/如部分族企,國企。重能力和制度的工作環境,則能力和制度的權重大,相對弱化了人情關係/如部分外企,民企。因此就有必要了解自身的職業工作環境,及志向和秉性適應什麼環境去發展?

三◐職場人際關係角度與融洽:

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員工,我們每個人在職場工作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擔綱不同的崗位,需要明確自己的角度,處理好上級,下級,同級之間的關係,抱著平等尊重,友好關切,真實誠信的理念,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理清楚人與事的關係,即人與人之間友情性質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工作性質的關係,且保持兩者之間的尺度和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