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魚,是威海人的最愛。

他們的餐桌上,往往是無海不鮮,無魚不歡。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魚的做法多樣,無論是清蒸、水煮、紅燒或是油煎烹炸,威海人總能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將蘊藏其中的鮮香之味提取出來。

42歲的宋欽濤是劉公島賓館的大師傅,與山珍海味打了十餘年交道,對於如何將魚鮮發揮到極致,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魚鮮,最重要的是食材新鮮,剛出海的魚就算什麼佐料都不加,用清水烹飪就能“蒸”服你!”宋欽濤說,絕佳的地理位置,讓劉公島賓館在獲取時令海鮮方面倍具優勢。

每天清晨6時,附近的漁民都會將剛剛捕獲的小海魚鮮送到劉公島賓館,供宋欽濤挑選,憑藉著多年經驗,他一眼就能認出各類海貨的新鮮程度。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宋欽濤告訴我們,挑魚是有講究的,要先看後聞。看,要看魚的眼睛亮不亮、魚鰓是否鮮紅、鱗片是否完整;聞,要聞魚身上特有的海腥味。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談及食物鮮香之精髓,清代美食家袁牧先生曾說:“不過現殺現烹、現熟現吃,不停頓而已。”

劉公島特色美味——地鍋魚做法,便把這一精髓發揮到極致,出海的魚,現殺現做,一氣呵成。宋欽濤熟練地對各類魚鮮進行細膩的處理,去除內臟清理乾淨後,在魚身上趕出花刀,便於湯汁浸味。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做魚,油是第一道門檻。宋欽濤將一小塊豬油放入鐵鍋底,在豬油即將融化時,倒入花生油,用油勺攪動幾下讓兩種油充分混合,以便最大程度地去除海魚的鹹腥之味。

飯菜做香不香,熗鍋是關鍵。宋欽濤將蔥薑蒜以及醬料陸續倒入鍋中,隨著“滋啦”一聲響,一股超現實主義的油香裹挾著浪漫主義的蔥香撲鼻而來,光是這嗅覺上的體驗就足夠震撼。

太香了!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黑魚、黃魚、鰻魚、黃花、老闆魚……宋欽濤頗有順序地將各種魚鮮依次下鍋。在他看來,魚鮮的肉質決定了它們的入鍋順序,像極了日夜交替和四季輪迴,美味的誕生必然遵循順序的法則。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新鮮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調味,就可以留住最原始的鮮香。各種魚鮮在小火中慢燉,來自海洋的鮮味慢慢從鍋中溢出,不一會,整個屋子都滿是鮮香,讓人滿口生津。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此時,鍋裡的魚湯“咕嘟咕嘟”地滋養著魚肉。而海的盛宴,往往不只是魚的獨角戲,而是和其他生猛海鮮的“合唱”。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牡蠣、扇貝、皮皮蝦、赤甲紅、海怪、海螺……宋欽濤陸續將這些活蹦亂跳的“蝦兵蟹將”鋪滿蒸屜,蓋上鍋蓋,一場“海鮮大戲”才剛剛開始。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看似毫無章法的一鍋亂蒸,實際上是味道的相互滲透與輔佐。蒸屜上的海鮮充分吸收魚鍋中富含鮮香的水蒸氣,而鍋中的魚也汲取海鮮之精華。

相比之前,屋裡的香味更為駁雜,有蟹味的甜、蝦味的鮮、牡蠣的鹹、海螺的燻……正是這種欲求不得卻聞在鼻尖的誘惑,讓我們從未如此期待時間可以走得再快一點。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開鍋!

白色的蒸汽混合著濃郁的鮮香一湧而出,各類煮熟的海鮮讓人眼前一亮。宋欽濤將蒸屜上的海鮮陸續裝盤,早已忍不住的小夥伴掰開一隻赤甲紅蟹,顧不上體面先嗦上一口,用她的話說,蟹味裡沁進魚香,汁水飽滿,鮮而不膩,略帶甘甜,從未領略如此蟹味。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與海鮮的短暫約會,絲毫不能耽誤C位魚鮮的閃亮登場。地鍋中的魚鮮呈淺棕色,這是醬汁著色的功勞。

宋欽濤向我們介紹,“活魚肉質細嫩晶瑩,所以燉出來的肉特別的緊湊、細膩,要的就是那份鮮美爽滑的口感。”地鍋魚的湯汁較少,但這並不會影響到魚的口感。恰恰相反,魚肉被這濃厚的湯汁滋養地恰到好處。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鍋中的魚鮮,最讓我們驚豔的便是那鰻魚了。鰻魚的骨刺較小,肉質也十分Q彈,口感軟糯,入口即化。鮮香之中,夾雜著一股清甜,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海水漲過四月,小黃花便呈現肥嫩的嬌豔,在眾多“魚咖”中也毫不遜色。“治大國如烹小鮮”裡的“小鮮”就是指小黃花,做法相當講究,眾所周知小黃花的烹飪難點去腥,宋欽濤說:“給小黃花去腥,如果沒有用對方法,會影響魚肉的鮮味的發揮和口感。”

舉箸夾在眼前,魚肉雪白且紋理清晰,肉質鮮、嫩,味美且刺少,哪怕是不喜刺的食客,也難逃小黃魚的“真香”誘惑。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吹著劉公島上的海風,徒手剝蝦蟹,大口吃魚肉,可謂人生快意之事。這一鍋精心烹飪的地鍋魚,吃的便是海的純正之味,讓無論是嗜魚成癮的本地人,還是想嚐鮮打卡的外地人都難以抵抗。

魚足蟹飽之後,地鍋魚的鮮味依舊在口腔裡久久不肯散去,捧著飽腹的肚子在島上溜達,觀海消食,愜意暢快。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此時已春光明媚,萬物吐故納新。在劉公島,有一種幸福,叫做欣賞著淡雅、自然的風景,品嚐著海洋饋贈的美味。絕佳的地理位置,讓劉公島在不同時節,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海鮮盛宴。

島上峰巒疊起,植物茂密,遠望松濤翠柏,鬱鬱蔥蔥;近觀鹿群結隊,鳥語花香,森林覆蓋率達85%,是純天然的氧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海軍公所、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劉公島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及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吸引著中外遊客們紛來沓至。

在島上,可以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觀海浪朵朵,聽濤聲陣陣,沐海風習習,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與愜意。

被這鍋魚“蒸”服的,不止於蝦兵蟹將

不同鮮品在一個籠屜中得以和解,不同鮮味在口腔中得以融合。其實,每一道地方菜都在千百年的傳承創新中,融入了城市的性格與品質,威海人就像這道地鍋魚一樣質樸簡單、海納百川,以包容的姿態在這片海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對文化如此,對食物也一樣。(來源:威海文旅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