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春不撿雞,臘不撿兔”啥意思?春天為什麼不能撿野雞?

在農村,有很多的老話或者俗語流傳下來,有些比較有意思,有些則表達了一定的深意,現在還適用。

“春不撿雞,臘不撿兔”這句老話,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聽過,反正小幫手是聽村裡面的老人說過這樣的話,說是冬天遇到死掉的野兔,不能撿回來,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不吉利,問具體什麼原因,他們也不肯說。

單從“春不撿雞,臘不撿兔”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分析,春天不能撿雞,冬天不能撿兔,深入分析下,這裡面的雞和兔,一般指的是野雞和野兔,既然用了“撿”這個字,說明野雞和野兔已經死亡。

不論是春天的野雞還是冬天的兔子,出現死亡的情況,首先可以排除是餓死的,春天萬物復甦,無論是植物還是蟲子都會進入生長繁殖季,對於野雞來說,食物只會越來越多,因此,不會出現餓死的情況。

而冬天雖然說天氣寒冷,適合野兔吃的食物也相應地減少,但大家聽過餓死的野兔嗎?估計很少,可能聽過有凍死的,但一般也是受到了傷害後,行動能力受限,不過也不多。

排除餓死的情況,那麼就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吃了有毒的食物?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感染了病害?如果是上述原因導致野雞和野兔死亡,那肯定是不能撿回家食用的。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野雞和野兔已經不多見了,還記得10幾年前或者20年前,收莊稼的時候,田間好多的野兔,而近些年來,到收莊稼的時候,滿眼望去,一望無際,別說撿野兔,能看到一隻野兔已感覺到很稀奇。

因此,有朋友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這句老話,可能只適用於以前,大家的日子不是很好,如果家裡想改善生活,會去捉野雞或野兔,至於到了現在,一方面,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想吃雞或兔子,去集市上就能能買到,另外一方面,就是想去捉野雞或野兔,前提要有才行。

綜上所述,一些農村的俗語或老話,可能道理是對的,但已不太適合現在的社會,不過我們可以借鑑,畢竟既然能流傳下來,說明就有它存在的意義,你覺得呢?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們當地,春天還能看到野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