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外圍道路PPP項目建材北路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預計明年6月底完工。
記者 李妮文/圖
關中以“新基建”引領智能經濟前行,陝北以能源產業穩住發展“基本盤”,陝南以綠色循環經濟啟動復工復產引擎,陝西在全面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中,呈現出鮮明的區域發展特色,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三大區域共同奏響協調發展交響曲。
截至4月12日,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9.4%,人員返崗率為95.1%。分市區來看,銅川市、漢中市、榆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分別為98%、97.7%、97.4%,其他市區均為100%。省國資委監測的44戶省屬國有企業集團層面以及下屬1678戶生產企業全部復工。
關中
“新基建”引領智能經濟前行
5G基站、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這些“新基建”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長遠而深刻的意義。疫情的發生,讓“新基建”的重要作用更為凸顯。
3月17日,西安舉行了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共162個,總投資1503億元,年計劃投資500億元,其中就包括了“新基建”項目。據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李虎祥介紹,西安奧體中心、陝西奧體中心體育館、西安地鐵工程、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二期、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走進寶雞市陳倉區科技工業園區的陝西省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智能車間,只見智能機器人生產線整齊排列,一件件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底盤結構件,由自動運送車運往指定工位;智能機器人靈活揮動著“手臂”,抓取部件,先用掃描槍仔細“分析”材料成分,再進行焊接,不到20秒,一件汽車底盤結構件就焊接成功了。目前,寶雞市已形成22個機器人產業項目持續發力的格局。
在咸陽落戶的隆基5GW單晶組件項目是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約31.5億元,項目將結合隆基在上游產業鏈的技術優勢,以最經濟的成本實現高功率組件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咸陽市秦都區國有投資公司是該項目的代理建設方,疫情期間,該企業實行封閉式管理,全力朝著建設目標任務衝刺。
渭南市關中東部軌道環線等13個以“新基建”為主的項目上報中央和省上。西部最大的高端航空合金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在銅川開展得如火如荼……搶抓“新基建”重大機遇,成為陝西多地謀求發展的共同思路。
陝北
能源產業穩住發展“基本盤”
榆林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儲量豐富,集聚了一批能源化工企業,是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截至目前,榆林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96.2%以上,已復工復產煤礦總產能達4.2億噸/年,佔全市煤炭總產能的77.7%。
3月17日,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陝西一標段N0087號塔在神木市賀家川鎮折家窪村進行陝西段首基鐵塔組立,標誌著該線路陝西境內全面進入組塔施工階段。
同日,延長石油油氣勘探公司採氣四廠傳來喜訊,在戰“疫”的關鍵時刻,該廠今年前3個月交售天然氣776.6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97.22%,提前15天實現天然氣生產首季“開門紅”。目前,該廠天然氣供應量由之前的每日3萬立方米提升至每日5萬立方米。
今年1月至2月,榆林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5.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實現“逆勢上揚”。1月至3月,預計榆林主要能化產品產量均實現增長,其中原煤、天然氣、發電量、精甲醇可實現兩位數增長,原油產量可持平。
能源行業復工復產形勢持續向好,穩住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本盤”。
陝南
綠色發展引領復工復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中,陝南三市立足資源稟賦,培育壯大特色現代農業,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創新驅動、人才支撐和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4月初,漢中市西鄉縣進入盛產期的23.7萬畝茶園已如期全部開園。“我們從3月21日開始發貨,近一個月銷量每天都在增加。”鵬翔茶葉公司物流部負責人王穎欣慰地說。
同樣在4月,陝南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在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口前村的山坡上建成,累計發電量超1億千瓦時,不僅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還帶動2萬多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近年來,安康市以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為目標,將綠色循環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關停高耗能、高汙染企業300餘家,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其中富硒食品、生態旅遊、山林經濟、紡織絲綢、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均取得快速增長。
陝南地區復工復產依然堅持生態優先的理念,綠色“生產力”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