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神器:洛陽鏟

隨著電視劇《盜墓筆記》的播放,"盜墓"這個詞語漸漸的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使人們對於考古這項工作有了更加直白的認識。說到盜墓和考古,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考古神器——洛陽鏟了。

考古神器:洛陽鏟

在古代甚至是現代,基本上所有的考古工作都要用到這一種工具,比如說,人們全靠一把洛陽鏟,探明瞭秦陵兵馬俑的範圍,並進行了一些的挖掘工作。

洛陽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工具?它與洛陽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中國的歷史中,洛陽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沿革千餘年的十三朝古都。而古代的皇帝和達官貴人都極為重視墓穴的修建和厚葬,弄得洛陽四周古墓遍地。這也讓盜墓活動從這裡開始盛行。

考古神器:洛陽鏟

明代《廣志繹》記載:"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雖如此,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這裡的鐵錐應該就是洛陽鏟的前身。

在清朝末年,洛陽馬坡村農民兼盜墓達人李鴨子發明了一種馬蹄形的鐵鏟,人們叫它"搡鏟"。它的外形為2寸寬凹字形半圓形鏟頭,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米長的竹竿。這應該是鐵錐的改進。

考古神器:洛陽鏟

在洛陽,等級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區便是洛陽郊外的北邙山。唐朝那會,整個邙山已是陵墓遍佈。

而對辦喪事的人家來說,墓下有墓是大為不吉利的事。因此,如果有達官貴人安葬北邙山,風水先生在擇好墓地後,讓人掘地三尺看看地下有無墓葬。

這時候就用到洛陽鏟了。這種鏟向地下插一次就可深三、四寸。往上一提,鏟頭半圓口就將地下的土帶了上來,多插幾次,基本就能斷定土層的大致年代。如果挖上來的是經入動過的熟士,地下可能就有墓葬。

如今,考古人員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地下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考古神器:洛陽鏟

進入本世紀,洛陽鏟的勘探技術得到了更深入的發展。利用洛陽鏟高效便捷、經濟適用、科學準確的特點,對洛陽鏟的勘探技術加以提升。

經過現代對洛陽鏟的功能的提升,既盡力保護了地下的遺址,同時也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地釐清了許多帝陵的墓葬形制和陵園遺址的佈局結構。

千百年來,洛陽鏟依然發揮著作用。為我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