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又到了米其林發佈時間。


11月16日,2021北京米其林餐廳指南在北京四季酒店發佈了!


先直接給朋友們看一下本屆榜單: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我們的評價是:就這?


這可是米其林餐廳指南誒!!!


從小到大,無論是在電影裡、還是在書刊上、或者是在電視劇裡,代表著公平、公正、客觀,代表著廚藝極致的米其林餐廳指南哎!!!!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在我們的印象裡,這個榜單有著屬於自己的、遍佈全球的密探團隊,這些人工作就是飛到全球各地去吃喝,並寫出評鑑報告,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味蕾大師,鐵面無私,每年還會打“飛的”聚在一起開會議評定餐廳的星級。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搜狐


因為米其林是一個傳奇,《東京大飯店》裡的木村拓哉們才值得付出那些熱血,就為了得到三星。也因為米其林是一個傳奇,才有那麼多的主廚為此努力,甚至,因為害怕掉星,他們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比如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伯納德·盧瓦索)……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東京大飯店》


然而,當我們看著這份北京榜單,我們只想問:


天哪,評價米其林北京餐廳指南的,究竟是哪些評委啊!!


他們看上去,似乎和第一次來北京吃喝的外地遊客,並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有時候,他們遠遠比不上外地遊客那麼充滿智慧。


比如,他們是如此執著於“北京小吃”。


看看必比登就知道了。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一眼望過去,豆汁、涮肉、爆肚、餃子、炸醬麵,清一色北京地道小吃,而且一樣一家,毫不重複。


可是,其他城市的必比登榜單,也是這樣嗎?


2020巴黎米其林的必比登推介榜單,裡面的餐廳除了一家越南河粉店,都是些或新派、或傳統的高性價比地道小館,我們傳統印象裡的巴黎小吃“法式三明治、歐包和咖啡”,一家沒有。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米其林官網


如果你問一個倫敦人,“最能代表倫敦的食物是什麼?”他肯定會說:“炸魚薯條、肉派餡餅、鰻魚凍,都是咱們東倫敦工人階級的美食,歷史可悠久了!”這時候我們再翻開2020倫敦米其林的必比登推介榜單: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米其林官網


也沒找到炸魚薯條的身影。


也就是說,米其林的必比登榜單,並不等於本地小吃指南


而米其林自己對於必比登的說明也很明確了:表彰那些美味且物有所值的餐廳。


為什麼到了北京,就變成了傳統小吃巡禮?作為一個給全球旅行者提供推薦的美食指南,給大家推薦豆汁,我們很難不懷疑,你是來黑北京的。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尹三豆汁© 大眾點評


真正需要北京米其林必比登挖掘的:是一些適合大眾、適合無論是北京人還是新北京人,能在花人均20~200元的情況下吃得滿意的餐廳。


很遺憾的是,米其林選擇了粗暴簡單的一條路,他們以為這樣就是對於北京傳統文化的致敬,可惜的是,群眾並不大買單。


這樣的簡單粗暴,在一星到三星的評選中仍舊存在。


米其林評委,對北京的刻板印象,實在太可怕了。


刻板印象,英文叫stereotype,指的是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的一種固定看法,比如中國人就是數學好、法國人就是浪漫,日本人就是古板嚴謹……簡單來說,


就是貼標籤。


而如果問歐美人印象中的北京是什麼樣的,他們肯定會說:“故宮、四合院、烤鴨......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去哪兒


體現在米其林榜單裡,更加一目瞭然。


今年升3星的素食餐廳京兆尹,最出名的是他的環境——雍和宮旁邊的、由著名建築師張永和設計的大型四合院。而同樣處在四合院的,還有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家的東北米其林餐廳止觀小館,以及The Georg。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大眾點評


然後是萃華樓,創建於1940年的老字號魯菜館,米其林稱之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大眾化餐館”、“室內擺放了一些竹和鯉魚的畫作”,這條評語的敷衍程度與這張榜單成正比。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大眾點評


還有厲家菜,前階段因為“難吃”被罵上熱搜的宮廷菜,米其林的說法是“厲家菜是正宗宮廷菜,由清朝流傳至今,許多達官貴人都是座上客”——且不談好吃不好吃,這句話就是政治不正確。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最後,我們再看看大董、晟永興、京雅堂,新晉的鄉味小廚、承味堂……甚至是被評為3星的新榮記和剛剛提到的萃華樓,米其林評審員的評價裡都提到了同樣兩個字:“

烤鴨”。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看到了吧,如果把這些餐廳的關鍵詞提取出來,就是:四合院、烤鴨、老字號、宮廷菜……夠不夠膚淺?夠不夠標籤化?米其林北京榜單的評委們,你們是得了四合院烤鴨綜合徵嗎?


米其林對北京的刻板印象,暴露了一個真正的問題——評價標準模糊不清。


當我們打開米其林餐廳指南的官方網站,查看米其林餐廳的評選標準的時候,我們得到的是這樣一段: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米其林官網


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一方面,米其林對於星級的評價,並不會考慮環境和服務。米其林其實另創了一套叉匙的體系,通常為黑色,紅色代表更為上佳的表現,評級從1到5對叉匙不等。


另一方面來說,因為米其林的成長,是伴隨著法餐越來越體系化、越來越精緻化,越來越有話語權共同成長的。所以米其林對餐廳的評價,會更傾向於偏好Fine Dining,也就是“精緻料理”。


什麼是精緻料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道魚的料理,只用本地鮮活運輸,甚至是直接空運的食材;每盤都只選用一條魚的同一個部位、並且要做去骨等一系列預處理;再用一些複雜的,混合十幾種調料的醬汁去進行入味和擺盤。這樣一道菜要精緻、要好吃,而且要保證每個人吃到的都是穩定的同一種味道。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美國法餐教父,米其林三星餐廳Per Se、The French Laundry餐廳創始人Thomas Keller做的煎鮟鱇魚尾、配紅酒黃油醬


總結一下,就是不看環境和服務,只看口味、造型和穩定性,而且,對全世界的餐廳一視同仁。


但是怎麼到了北京,這套標準就不存在了呢?


我們以新榮記為例。


在高端餐飲圈,新榮記是一個標杆——優質的食材、對各大菜系的融會貫通、對貴价菜再創造和把控。而最牛的地方則是,它在全國有13家新榮記,還有榮府宴、榮小館、榮記火鍋、芙蓉無雙、京季等數個品牌。卻能保證出品的一致性,同樣的家燒大黃魚、沙蒜豆麵、白水洋豆腐,無論在臺州本店,還是在上海、在北京、在香港,吃到的都是幾乎一樣的出品。


唯一的差別可能是體現在環境和服務上,比如新榮記旗下的高端品牌榮府宴和幾家特別的新榮記,相對來說人均更高、環境更好、服務更專注。


新榮記在北京,有兩家店得到了米其林一星;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大眾點評


新榮記在上海的南陽路店,地處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的祖宅貝軒,以包房為主,相對來說環境和服務更佳,可以稱之為新榮記plus,獲得了米其林二星;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大眾點評


那新榮記的新源南路店為什麼能獲得米其林三星呢?


我翻遍了米其林的評委評價,得出了結論——因為有烤鴨。相比較於其他新榮記,評委重點表揚了新榮記新源南路店的烤鴨,說“不能錯過”。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 米其林官網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新榮記=米其林一星;

新榮記+更好的服務和環境=米其林二星;

新榮記+更好的服務和環境+烤鴨=米其林三星。


那麼最後得出:一道烤鴨值1顆星


建議所有的北京餐廳,不管什麼菜系,想獲得米其林,趕緊支個爐子賣烤鴨吧!

一張榜單,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


有的榜單是商業榜單,講營業額、講規模,影響的是那些做連鎖餐廳的人;有的榜單是純數據榜單,就像大眾點評的餐廳排行,朝陽區麵館第一名,就是朝陽區數據最好的那家麵館,影響的是普羅大眾日常吃喝的選擇;有的榜單講創新,50 BEST餐廳榜單,鼓勵明星廚師、鼓勵餐廳創新,影響的是那些立志於革新的餐廳,和那些“追名廚”的發燒美食愛好者;有些榜單講傳統,可能就是論資排輩,講傳承……


而米其林登陸中國的問題,歸根到底在於一個點:“它對於中國,還是瞭解太少。”


在北京,我們不僅有烤鴨,我們還有蔥燒海參、糟熘魚片、醬爆肉丁、油燜大蝦、芫爆散丹……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地道小館。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蔥燒海參,無論是海參的選材、泡發、蔥汁的烹調都有講究


在上海,我們不僅有紅燒肉,我們還有芹黃鴿絲、瓜姜魚絲、青魚禿肺、八寶葫蘆鴨……還有來自江浙,甚至來自國外的各色美食。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芹黃鴿絲,只選用芹菜的芯炒鴿子的胸脯肉,小小一盤會消耗不少芹菜和鴿肉,考驗的是炒功


而中國的美食,也不僅僅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


我們寫過的順德、汕頭、揚州、蘇州,都是美食之都;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蘇州名菜松鼠鱖魚,好的松鼠鱖魚入口是酸、然後是甜,細細品嚐還有鹹味


甚至是再往下一層,順德的勒流鎮、汕頭的南澳島、揚州旁邊的高郵、蘇州在太湖邊的吳江,這些縣市裡,也密佈著有趣、好吃、有傳承,甚至還在不斷革新的美食。

北京米其林第二年,這榜單太二了

▲潮汕人對牛部位的講究,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西方人


中國的變化之大,是舉世公認的。而中國美食的發展之快,更是連我們這些專業工作者都歎為觀止的。


真心希望米其林指南,能夠放下傲慢與偏見,對於中國這片土地,多一些誠意,多一點真心,也許只有這樣,米其林榜單才能真正獲得中國人的尊重。


對於今年的米其林北京榜單,你有什麼觀點?我們在評論區等你。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作者 - 刀刀

設計 - 大雨

編輯 - 刀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福桃九分飽(futaojiufenbao),微信搜索“福桃九分飽”,查看地道北京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