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回憶54700


回答:教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有幾點供參考:

1.家庭中榜樣作用

您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您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2.培養學習能力

從一出生到蹣跚學步,就要不斷的培養加強語言,行為禮儀,傾聽的能力。

3.培養實踐應用的能力

強化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簡單生活能力

4.培養兒童的興趣發展能力

例如;塗鴉,繪畫,搭建(積木)插拼,組裝,泥雕等等

綜上所述,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如果我們有意識的在孩子玩耍,打逗嬉戲之中,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輔助,我們的教育就不會空洞無味,這就是孩子在小學之前潛意識裡的心裡發展,兒童順勢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TongQu的老玩童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首先恭喜您,抓住了人生的關鍵。作為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古人云,人生至要,莫如教子,。孩子是父母的未來,是家庭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孩子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很難用一兩句話講清楚,我在這裡從宏觀上簡單的做一探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常說的“人才”中的人,是指做人,對應“德學”中的德;才,是指學問,對應“德學”中的學,下面就從這兩個方面做一簡單的總結。

第一,德。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就體現了品德的重要性,因此平時教育孩子要關注品德的培養,具體表現為,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待人接物的規矩,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愛國,誠信,友善,孝悌,嚴謹,勤勞,勇敢,堅強,自信,樂觀,責任等。 通過具體的生活經歷來培養孩子的品德,讓孩子切身感受到品德的力量,從內心激發對高尚品德的嚮往,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語言上,要少說,多做,家長要指導,引導,監督,幫助孩子不斷提高品德修養。品德高尚的孩子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

第二,學。

小學階段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上,家長不要老是一味的只關注成績的高低,追求滿分,這樣對孩子的習慣培養很不利。

初中階段重點依然是放在良好的習慣培養上,可進一步加強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當然初中階段還有一個重要的關口要過,那就是第2次逆反期,在三次逆反期中最為重要,因此初中階段是重要的分水嶺,處理的好,孩子的品德和學習就能不斷提高,處理不好,學習可能一落千丈,很多家長最終放棄了管理,這是血的教訓。

高中階段重點培養自制力、意志力和思維能力,還有一部分男孩子在高一階段會進入第3次逆反期,家長也要做好溝通和交流。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常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還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語言和行為要考慮到對孩子的影響,切不可隨心所欲。


質力課堂


我是這樣教育自己孩子的:

1.言傳身教

著名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應該是演員。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是任何奧斯卡影帝、影后都望塵莫及的。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要當至少18年演員。演員有兩種:本色演員和演技派演員。如果你想讓孩子和你一樣有出息,你就當本色演員;如果你想讓孩子比你有出息,你就當演技派演員。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比如我在陪寶寶時,不會在他面前玩手機,而是拿本書看,不然他會覺得手機是必不可少的,其實書籍才是必不可少的。我若想他是善良、誠實、正直、孝順的人,我也要具備善良、誠實、正直、孝順的品質。


2.尊重

孩子雖小,但對待事物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在聆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時,會蹲下來,與他齊平,看著他的眼睛,給予尊重,不要讓他覺得我在敷衍他,聽他說話時還三心二意,不然他就會越來越不想表達。


3.走進大自然

“只會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孩子並不是一天24小時都要窩在屋裡學習,他也要有自己的玩耍時間去放鬆。我會帶他去公園,海邊,夏天帶他回鄉下老家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整日困在鋼筋水泥之林,他會缺乏自然的靈動。他需要到自然中去觀察萬物。


4.獨立

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孩子遲早要進入社會,不可能永遠被我庇護著,要培養他獨立的能力,小時候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襪子,疊被,帶他去菜市場買菜,可以讓他去溝通,我會在後面看著,不要什麼事情都被我們獨攬了。


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責怪,與孩子一起快快樂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