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久不衰的奧祕,來看看這些話

《論語》經久不衰的奧秘,來看看這些話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其作為四書之一,為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孔子的畢生語錄,值得後人學習。其中的眾多篇目都被收錄進了中小學乃至高中教材中,可謂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解讀一下,《論語》中有哪些經典語錄吧。

《論語》經久不衰的奧秘,來看看這些話

1.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後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 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論語》經久不衰的奧秘,來看看這些話

4.“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譯文】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

5.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譯文】 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裡、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6.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4)如也。

【譯文】 孔子在上朝的時候,(國君還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公正的樣子;國君已經來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

《論語》經久不衰的奧秘,來看看這些話

7.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覆命曰:“賓不顧矣。”

【譯文】 國君召孔子去接待賓客,孔子臉色立即莊重起來,腳步也快起來,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後擺動,卻整齊不亂。快步走的時候,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賓客走後,必定向君主回報說:“客人已經不回頭張望了。”

8.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譯文】 孔子走進朝廷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沒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門的中間;走,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的座位時,他臉色立刻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起來,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提起衣服下襬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憋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退出來,走下臺階,臉色便舒展開了,怡然自得的樣子。走完了臺階,快快地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這便是從《論語》中節選出來的六則名言,其中不僅有語錄,還有孔子的行為。讀《論語》,能讓我們更全面地瞭解孔子的思想,更能對我們的學習和做人產生十分重要的幫助,經典是值得一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