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去年夏天,一部《樂隊的夏天》燃爆了!

反光鏡,痛仰,新褲子,旅行團等樂隊齊聚,爭奪年度大眾最喜愛HOT5樂隊的席位,簡直神仙打架!

因為這部綜藝大火,大家對樂隊的關注度也高了起來。因此,樂隊選秀節目應運而生。

前不久,《我們的樂隊》一開播,就獲得了超高人氣。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部綜藝的模式。節目組推舉15位ACE(樂隊核心成員),從中挑選10位晉級。10位ACE再為自己挑選隊友組成樂隊,進行數輪公演,拆分,重組,最終推出一支樂隊出道。

然而,隨著節目播出越多,評分卻越走越低,被不少網友噴假嗨。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到底咋回事兒?耕醬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瞅了瞅。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一樣是做樂隊節目,為啥《我們的樂隊》就得挨噴!


流量 VS 實力


首先,一檔選秀節目,大家關注的是什麼?

選手實力。

但是在此之前,判定選手實力的評委,必須權威才有說服力。

再看《我們的樂隊》,三位“合夥人”,實質上也起著評委的作用。他們三個人分別是蕭敬騰、謝霆鋒、王俊凱。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求生欲滿滿的耕醬要先聲明,咱不是說三位評委實力不行,但是從節目中來看,三位評委並沒有給到很專業的點評和建議。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再者,這檔節目的受眾基本都是喜歡樂隊,喜歡搖滾的觀眾,對於偶像做評委會比較排斥。客觀來講,不那麼“權威”的評委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低分局面。

接下來咱們說回選手實力。不得不說,節目組選出的這批年輕人的成績單都非常亮眼,可以說個頂個的實力派。但是,為什麼不出效果呢?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這就要說說節目的第二個問題了。


內容 VS 形式


從過往比較成功的選秀節目來看,表現選手實力和製造矛盾看點是節目可看性的兩大要素,抓取兩者之間的微妙平衡,才能打造出看點與口碑並具的節目。

但是,《我們的樂隊》在這點上實在不太行。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從樂手個人才藝展示開始,節目的畫風就有些奇怪。樂手錶演的鏡頭少之又少,該剪的不該剪的通通剪掉,有一種看聯歡會只有主持人串詞沒有表演的尷尬感。

精髓都剪掉了,讓人看啥呢?

第三期開始,選手們將要組隊進行表演,幾個互相不瞭解的年輕人,為了一樣的音樂夢想,共同努力,完成優秀的作品,這想想應該很好看吧?

沒想到節目組卻把重點放在了隊友掐架上。

請了王俊凱,這檔節目就得挨噴?

耕醬只想大吼一句,我們想看的不是這個啊!

過於注重綜藝噱頭,忘記了迴歸音樂、樂隊本身,這恐怕就是節目的最大問題吧!

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一句,不要氣餒,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還是非常期待能有優秀的國產樂隊選秀綜藝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