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項城市內,有條河流,叫駙馬溝。

駙馬溝的源頭,發源於鄰縣商水苑寨,經南頓鎮李樓東,流入項城市境內,經李窪村南、袁橋村北,至水寨北匯入沙潁河。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以前的臭水溝)

以前,這條溝是一條臭水溝,經過幾年的治理,於2013年9月30日,正式治理修建成駙馬溝風景區。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治理後的駙馬溝)

這條溝,在明朝以前不叫駙馬溝,而是叫傅八溝,到了清朝以後,才叫駙馬溝。

據《淮陽大事記》記載:“明崇禎九年(1636)三月二十六日,闖王軍至陳境。嗣後,蔡家窩、夾溝寨、傅八口、張周等地民眾聚義響應。” 這裡提到“傅八口”這個地名。

又據清道光六年(1826)纂修的《淮寧志·災異志(淮寧即淮陽)記載:“明崇禎八到十三年,不食於蝗,則傷於旱,人啖草子木屑,折骨爨骸,御人於路,買屍於獄而食之,甚至家人相為鼎鑊,父子夫妻,慘不忍言。九年以後,綠林嘯起,所在蜂至,蔡家窩、夾河集、傅八口、張周等賊作亂,賊徒衣朱衣,擁黃蓋,莫敢誰何。” 這裡也提到“傅八口”這個地名。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這兩部史志都是淮陽縣編修,都提到了“傅八口”時,所記述的內容,又大致相同,而且當時這兩個地方,都屬淮陽縣管轄,因此,可信度應該靠譜。

明崇禎年間,為防範李自成起義軍,在夾河集修建起土寨堡。

土寨修成後,四面環水,因為當時纏絲河、枯河與沙河溝通,雨水多時流入沙河,沙河水漲,灌入纏絲河、枯河,因此,環寨常年有水,成為水中之寨,所以才改夾河集為水寨。

《淮寧縣誌》中的《河渠志》記載:“傅八口埠口,在城(今淮陽縣城)東南六十里,即水寨集。”

這裡說“傅八口埠口”就是水寨集,位置是比較準的。

埠口就是渡口,傅八口是傅八溝入沙河口的位置,這個入河口處成了埠口,所以才叫“傅八口埠口”。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因這個埠口,是沙潁河上一個重要碼頭,船運發達,客商往來,非常熱鬧,後來埠口成集市,就是夾河集,再後來,改夾河集為水寨集。

所以,綜合以上所說,傅八溝就是現在的“駙馬溝”。

那麼,傅八溝怎麼又叫成了駙馬溝呢?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據傳, 話說清朝康熙年間,湖北有個考生叫劉富貴,赴京趕考,走到南頓北五里的李樓村時,因一路過度勞累,病倒在路旁。

碰巧被李樓村的李老漢發現,於是,李老漢把他背到自己家裡,請來郎中看病,熬藥給考生富貴喝。

五、六天後,劉富貴病痊癒,並磕頭向李老漢謝恩,並表示,若能考取功名,定來答謝。

這個考生走後,一晃三年過去了,李老漢也把此事忘記了。

一天,李老漢正在家做飯,只聽外面鑼鼓喧天,鼓樂齊鳴,不知道咋回事。一會,鄰居前來報喜,說是當朝駙馬爺前來找李老漢報恩。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不一會,駙馬劉富貴在當地縣官陪同下,來到李老漢的家門口。

原來,當年劉富貴辭別李老漢後,日夜趕赴京城,及時參加了應考,結果中了狀元,被皇帝招為駙馬,留京任職。

劉富貴忙完了公務,忽然想起自己落難時,被李老漢救治一事,於是,向皇帝請假,前去河南找李老漢謝恩。

當地因為駙馬爺光臨,倍感榮幸,李樓村前,就是傅八溝,人們為圖吉利,沾點福氣,傅八與駙馬又諧音,於是,從此就叫傅八溝為駙馬溝了。

項城市駙馬溝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