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上月完結的都市熱播劇《安家》將上海老洋房神秘的面紗公諸於世,與傳承千年的北京四合院相比,上海的老洋房中西結合,兼備了上海灘的海納百川。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作為上海獨特的文化標誌,每一棟建築都承載著上個世紀上海灘最傳奇的故事。


從十里洋場到國際都市,


它們見證了上海灘最動盪的風雲歲月,也見證了這座城市走上國際大都市的進程。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與北京傳統四合院相比,老洋房最大的特色便在於“洋氣”,


以匈牙利籍設計師鄔達克為代表的優秀建築師為上海貢獻了大量優秀的洋房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保留了中式建築的傳統元素,更是懷柔了西式建築的精髓。


英式、法式、美式、西班牙式等多種風格糅合其中。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賦予建築一種充滿魅力的時髦感,超前的建築設計使得老洋房無論在什麼時候看去似乎都顯現一種充滿現代建築藝術的美感。


1938年,鄔達克在為當時的顏料大王吳同文建造綠房子的時候曾承諾:“這座建築就算再過一百年也不會過時。”


果然,整個建築在外形設計上採用了精簡的線條結構,同時以軍綠色為底色不僅照應了吳老闆深愛的幸運色,同時在感官體驗上帶去了舒適愉悅的效果。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避雨車道的設計不僅沿用至今,同時考慮到房主姨太太穿著旗袍時的隱私保護,鄔達克對於地板的材質選色都有縝密的考究。


同時,作為上海首部安裝室內電梯的住宅也為這座老洋房的風韻增色不少。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老洋房的存量約5000幢,95%的產權歸國家所有,私有產權洋房僅200~250幢。


正如劇中所說,


目前市場上產權清晰、可以正常交易的老洋房不超過100幢,修繕完好的不足50幢,可以馬上交易的不足10幢。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歷史無法複製,正是因為如此稀缺,洋房文化才顯得尤為珍貴。


玫瑰別墅,位於上海復興中路44號,解放前,這裡曾隸屬法租界。


整個玫瑰別墅弄堂總佔地4349㎡,總建築面積為3175㎡,弄堂內共有7幢三層樓花園住宅別墅,7幢別墅外觀配色各不相同,弄堂門口的銘牌上印刻著兩個大字:玫瑰。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玫瑰別墅,多麼美麗而又憂鬱的名字,得名玫瑰自然源於房子主人那傳奇的人生經歷。


它的主人便是民國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兒媳婦、孫科的二夫人藍妮女士。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藍妮,雲南苗族藍氏家族的後代,父親藍世勳曾擔任同盟會黃興的參謀長,辛亥革命後曾遠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母親也是出自名門閨秀,優質的成長環境使得當時的藍妮與張愛玲、孔二小姐、陳璧君並稱為民國四大名門之女。


美好的生活終將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禍端所終結。


當時,擔任常熟局長的藍世勳在與友人回家的路上遭遇搶劫,在親眼目睹友人被歹徒活活打死後的藍世勳一時經受不起打擊,導致精神失常,失去工作,藍家從此陷入迫於生計的窘境。


屋漏偏逢連夜雨,恰當藍世勳病情好轉的時候想到自己曾借於友人20萬兩白銀,於是便帶上兩個隨從遠赴香港討債,跋山涉水到達後誰知友人竟矢口否認借款一事並將他們趕了出去,


隨行的兩個僕人竟見機拋棄主子攜帶盤纏逃跑,拋棄了身無分文的藍世勳。


正當藍家落魄之時,時任國民黨財政部次長的李調生上門為兒子李定國提親,條件是18歲的藍妮過門之後李家每月向藍家支付100大洋給藍世勳看病。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沒有感情的婚姻自然不會幸福,過門後的藍妮似乎成為了李家的生育機器,甚至於到後來連丫鬟都開始對她指指點點。


後來,生性倔強的藍妮多次提出離婚,而李家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留下,藍妮淨身出戶。


最終心灰意冷的藍妮忍痛放下了三個孩子選擇離開了生活了6年的李家。


1935年,藍妮受朋友陸英之邀請在家宴上結識了時任交通部、建設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負責人的孫科,二人相互被對方的氣質所吸引,並快速墜入愛河。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於此之前,孫科已有家室並育有子嗣,為了低調行事,二人的婚宴只宴請了立法院的同事,孫科尊稱藍妮為二夫人,併為她送上字據:我只有原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絕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孫科廿五、六、廿六。


頗具商業頭腦的藍妮在丈夫孫科的社交環境下結識了不少上流人士,並且開始利用人脈涉足房產領域。


很快,她便看中了復興西路上的這一地皮並在當時的地產大王楊潤生的幫助下建造了幾幢別墅,取名玫瑰別墅。


後來,藍妮索性又將路口的兩座洋房買下,於是整個弄堂都成了她的產業。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據記載,玫瑰別墅當時的市值高達35萬元,而她除了復興西路44號的玫瑰別墅外更是在上海其他地塊享有產業,光是虹橋路地塊就享有50多畝。


復興西路原名白賽仲路,早期的上海市政規劃中只允許這一段路建造西式房屋並定為純住宅,不允許設立甲類營業場所,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因此這條靜謐的道路兩旁除了花園洋房就是浪漫的法國梧桐。


玫瑰別墅由奚福泉、黃大猷、趙滌、陳植四位著名設計師聯合設計,於1937至1945年間先後建造。


別墅的大門裝飾和內部線條大量使用幾何造型,每個房間的功能區均按照西式風格佈局,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主臥帶有獨立的衣帽間,廚房低於客廳和臥房,上方設有專門用來傳菜的窗口,廚房外面專門設有供傭人使用的樓梯。


建築每層都是一個獨立的單位,設有兩個臥房、一個客廳、一個餐廳、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一個保姆間和儲藏室,


建築採用歐洲建築外觀裝飾,外牆立面採用螺旋式,每幢樓下都設有鍋爐房,別墅前帶有獨立的花園。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1948年後,藍妮在與孫科經歷了別墅糾紛案、愛子綁架案、藍妮事件等一系列變故後二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1948年底,出於社會背景的壓力,藍妮不得不前往香港,1962年後又與女兒移居美國舊金山。


1986年,在好友鄧穎超的邀請下,藍妮回國參加孫中山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活動,後聽從鄧穎超的建議定居國內並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在錦江飯店住了五年。


1990年,上海有關部門決定將玫瑰別墅2號歸還藍妮,這位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在這裡走完了她的傳奇一生。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而後這座別墅歸於藍妮的小女兒孫穗芬女士所有,遺憾的是她在2011年的一場車禍中不幸遇難。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目前這座別墅的產權由孫穗芬女士的三個兒子所有,並在2012年12月5日取得了新產證。


玫瑰別墅2號建築面積512.2㎡,朝南的花園面積達280餘平,別墅的外牆常年披掛著翠綠的常青藤。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客廳約有三四十餘平,北邊的牆上還懸掛著一副藍妮和女兒孫穗芬的肖像,而東牆上則懸掛著藍妮與孫科的結婚照。


上海老洋房經典:一代佳人藍妮和她的玫瑰別墅。


解放後,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曾居住於此,並在而後的回憶中曾說道:“32年過去了,我閉上眼睛,還是能想起這個法式露臺上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