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詩人對自己說的話,被世界偷聽了去”


《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是凌寒人生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詩歌集。書名借用里爾克的一句詩,原句。這些詩作都寫於凌寒三十歲之前,三十歲後她專注於小說創作,已出版小說集《長夜將盡》,目前正創作長篇小說《暗河》。西方有句諺語:“詩人對自己說的話,被世界偷聽了去”,詩人之所以寫詩,純粹出於自然,腦子裡決不能有旁人的存在。我想這也是詩歌為什麼能打動我們的原因。

讀凌寒的詩歌,能感覺到“冷清的詩歌裡,冒著滾燙的氣。”正如她“序”中所說:“無論再怎樣安慰自己,仍還是心有淒涼。冷清的詩歌,就好比十二月寒冬般蕭瑟荒蕪,無人問津。而我還時常獨自一人,在深夜裡,在秋風下,迎著顫抖的冰雪和瑟瑟的秋風,執意寫下這滾燙的詩句。為什麼?

為什麼要執意寫下這無人問津的詩句,為什麼不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比如交際,比如為金錢名利奔波,比如赴一場約會,或者寫幾篇所謂的論文。

詩歌必然是小眾的。它不比新聞和媒體,它們是熱的。但詩歌是冷的,歷史、哲學也是。但依然還是有人去寫,有人去做。”

凌寒是一個可以沉潛下來的寫作者,在“後記”中她寫道:馮友蘭說:“人總是要先說很多很多的話,最後才能歸於緘默。”寂靜是一個寫作者應有的姿態。我獨希望春之後的我更專注與幽靜如深邃之大海。

走自己的路,不要去看兩邊的懸崖;不要去聽呼嘯的風聲。

期待凌寒更多的作品。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出版

凌寒,大學中文系教師,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大核心期刊編輯,教授文學、哲學,有文學評論、小說、詩歌、論文等發表,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代表作小說集《長夜將盡》、詩歌集《我從不悲涼之處尋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