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對於管仲為齊桓公所用,最後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之事,熟悉一點春秋戰國歷史的都應該知道。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管仲在輔佐齊桓公之前,是齊桓公的兄長公子糾的手下。也就是說管仲在輔佐公子糾參與奪權失敗,公子糾被殺後,管仲才投靠了齊桓公。子路和子貢等弟子由於此事,對於管仲所為是否符合仁德的要求都曾經問過孔子。今天先來看看孔子對子路問題的答覆。這段對話記載於《論語.憲問篇》第十六章,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先簡單介紹一下齊桓公與公子糾奪權之事。當時齊桓公還沒有上位,只能叫公子小白,這名字叫的,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當時齊國國君是齊襄公與公子小白、公子糾都是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是被堂兄公孫無知所殺,而公孫無知最後也被人所殺,齊國在那個時候真就一個字----亂!當時齊國處於無君主狀態,公子小白與公子糾分別從莒國和魯國往回趕。差不多就是誰跑得快,還要能活著抵達國都,誰就能成為國君。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跟隨公子小白的是鮑叔牙,跟隨公子糾的是召忽和管仲。管仲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國,帶兵伏擊了公子小白,並親自射中公子小白一箭。結果這一箭射中了衣帶鉤,而公子小白將計就計,假裝中箭倒地。公子糾以為公子小白已死,沒人和自己爭了,這個高興啊,於是就優哉遊哉的往回走。而公子小白這個時候則是日夜兼程,拼命往回趕,終於在公子糾之前趕回齊國。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當公子糾和支持他的魯國軍隊抵達國都時,公子小白已經繼位,也就是齊桓公。齊桓公打敗公子糾及魯國軍隊後,要求魯國國君殺了公子糾,並送回召忽和管仲。魯國國君被迫殺了公子糾,召忽則自殺殉主。管仲回國後,在鮑叔牙的舉薦下為齊桓公所用,成為齊國國相,幫助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就這事,子路就問道:“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主,但管仲卻沒有自殺。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最關鍵的是,同樣是做人家手下,召忽都自殺了,管仲你反而投降了,這怎麼能是仁者所為呢?孔子給出的回答卻是:“齊桓公多次召集各諸侯國的盟會,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勞啊。這就是他的仁,這就是他的仁。”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對於怎樣理解“九合諸侯,不以兵車”,朱熹夫子認為“九”應該同“糾”,督促的意思。不以兵車就是不以武力相威脅的意思。錢穆先生在註釋時,對於多種解讀一一進行了介紹,沒有給出確切的結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並不認可朱熹的解釋。他指出《史記》稱齊桓有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但《左傳》實有十四會。《榖梁傳》又云“衣裳之會十有一”。此處之九合,到底是指哪幾次會盟,後世學者爭論比較多。一說法是:古人用三字、九字多屬虛數,九合僅言其屢會諸侯,不必確指是九次。還有一種說法:九當作糾,乃言其鳩合諸侯,不論其次數,這也就是朱熹的看法。錢穆先生看來《內》、《外傳》他處,尚有言九合諸侯、七合諸侯、再合諸侯、三合大夫之語,則此處的“九合”可能確實有所指,只是到現在已無法確認了。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對於管仲不自殺殉主的問題,《管子》中記載了管仲的看法,大概意思就是我作為一名受命於君的大臣,奉社稷,持宗廟,是為國家社稷工作的,豈能為公子糾個人而殉死呢。社稷破,宗廟滅,祭祀絕,我才會去死。非此三者,我就要活著,這樣才能對齊國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段話雖然出自《管子》,但近代研究認為《管子》並非出自管仲之手,而是後人的總結和體會,也就是說這種看法也只能是後人的想當然耳。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無疑孔夫子是贊同這種說法的,這與我們瞭解的儒家傳統思想好像並不一樣。其實所謂的忠君思想要到明清時期才越來越迂腐的。孔子認可的忠,更多的是忠於國家、忠於禮法,而不是忠於某一個個人,也可以說就是良臣忠社稷,不死昏君。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是對舊主公子糾的不忠嗎?聽孔子怎麼說

孔子之所以這樣回答子路,應該也與子路的特性有關,子路多勇武,少謀斷,孔子是想以管仲的事例告訴子路,“九合諸侯”是目的,“不以兵車”是手段,也許以“兵車”也能達到此目的,但是正是“不以兵車”才是對仁德最好的詮釋。可以看出孔子對子路真是苦口婆心,就差說不是說所有的事都要靠勇武之力去完成了,有的時候不用武力也能解決問題,才是真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