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文|武品文史

“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後之矛戟,毀前之幹櫓也。”

這句話是北齊顏之推在家訓中留下的一段話,意思很簡單,就是教育後人做人要講誠實守信。古往今來,信義作為“五常”之一,影響著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所以,“信”這個字在中國人的心中,一直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放眼歷史,但凡能夠成就大事之人,往往都是立信為先,比如今天要說的梅蘭芳先生。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1、梅先生要走出國門

上世紀20、30年代,京劇經歷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歲月,當時的京劇名家也是百花齊放,比如楊寶森、譚鑫培、梅蘭芳等等,特別是老一輩京劇大師慢慢老去之時,梅蘭芳作為新生代人氣偶像,地位和聲譽也是扶搖直上、如日中天。

如果用數字來量化他的炙手可熱,那無疑是他的出場費用,根據記載,他每次出場至少需要10根金條。這個數字在物資緊缺的清民時代,可謂讓人咋舌,也是現代許多一線大牌明星無法比擬的。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然而當時的西方文化並不看好中國京劇,甚至一度抨擊京劇藝術是粗俗而浮誇的表演,無法和西方戲劇相聘美。所以梅先生一直對此憤憤不平,他也一直尋找機會走出國門,讓世界瞭解京劇所蘊含的精妙和東方之美。

1915年,這個機會來了。

2、獲得邀請

當時北京有許多美國教員,有一次他們組織了一次聯歡會,為了豐富會場節目,籌辦組就邀請梅先生演出京劇,結果梅先生結識了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

芮恩施被梅先生的演出所折服,此後他們成為朋友,並在離任前邀請梅先生前往美國演出,他相信梅先生的藝術肯定能夠得到美國人的歡迎。

但芮恩施已經卸任,因此他無法給予梅先生金錢上的幫助,所以梅先生需要自費前往美國演出。

而梅先生卻不在意,他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此後他就開始籌劃赴美的演出工作。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為了準備這次演出,梅先生竟然付出了八年的時間。

3、這才是真正的職業操守

想必許多朋友非常不解,演出一場京劇梅先生信手拈來,為何要準備如此之久的時間?其實這就不得不佩服梅先生的職業操守。

對於美國人而言,京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藝術,所以在數以千計的京劇唱本中,需要反覆的篩選,並最終找到一些能夠符合美國觀眾口味的唱本。

此外,美國沒有相應的服裝和道具,也沒有對應的戲臺和佈景,這些東西都需要準備,為此梅先生還專門請人做了全新的設計。把本來笨重且不易攜帶的佈景和道具,都做成了易摺疊,便攜帶的款式。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禮儀,為了不鬧笑話,梅先生抽出大量時間學習西方禮儀,並且經常出入外國餐廳用餐,和外國朋友一起鍛鍊自己學會的禮儀。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當這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剩下的就是資金的籌募,梅先生先後找到了許多商界大亨,籌集到了10萬銀元,並且把自己演出的收入也拿了出來,這才算是湊足了所有的演出資金,此後梅先生聯繫美國,確定了演出地點和時間。一時之間,梅先生即將赴美演出的消息,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向。

1929年年底,當梅先生帶著團隊準備登上輪船赴美演出的時候,卻收到了美國的來信。

4、中國人從不失信

信中說到,美國乃至整個歐洲發生了非常嚴重的金融大蕭條,也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金融危機。因此美方建議梅先生暫時取消演出,等待危機過後再去不遲。

但梅先生卻說:中國人從不失信,時間地點已經確定,而且演出的報到也已經發出,我就必須遵守自己的諾言,給美國觀眾一個交代。

就這樣,梅先生帶著全體成員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加拿大皇后”號。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到達美國之後,梅先生先馬不停蹄,在美國的全國各地巡迴演出了72天,他的扮相、身段以及唱功,征服了所有在場的美國觀眾。特別是當他們得知,這個柔聲細語,婀娜多姿的表演者是一個男人裝扮時,他們更加感到震撼和敬佩。

平時看一場地道的西方戲劇需要6美元,而梅先生在百老匯的一場演出的票價,居然被黃牛炒到了16美元,這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可謂是天價了。

美國金融危機,建議梅蘭芳取消美國演出,梅蘭芳:中國人從不失信

5、梅蘭芳的存在,世界人民的幸事

1930年8月,梅先生帶著美國人的祝福,帶著滿載的榮譽返回了祖國,而他這份對藝術的執著,對信義的堅定也是贏得了世界的高度讚譽。

就連美國著名的戲劇大師託尼都非常感動,他說:“在這個世界動盪,戰火紛飛的年代,還能有一位這樣孜孜不倦的藝術大師,實在是世界人民的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