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鎮和平村的“陽光存摺”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4月20日訊(通訊員 江惜穎 文/圖)近日,一本大型“陽光存摺”出現在和平村部的屋頂上,一片片寶藍色的光伏板迎著耀眼的陽光跳躍出灼目的音符。

海澄鎮和平村的“陽光存摺”

“分佈光伏村級發電是和平村的扶貧項目,總容量36kw.p,投資21.6萬元,面積約165.99平方米”,從龍海市委組織部到和平村任職第一書記的潘勇斌介紹道,該項目每年有效光照轉化時間約1300小時,可生產電力4.8萬度,能有持續25年的穩定“陽光收益”。

“陽光源源不斷,光伏扶貧項目就是一本“陽光存摺”,具有收益時間長、收益穩定的特點,而且不會佔用耕地和勞動力,又能增加村級集體財產收入”,潘勇斌開心說道,“目前光伏發電板已完成鋪設,下一步,將安裝避雷針和進行線路連接,預計今年將增加2萬多元的村財收入。”

穩定脫貧不只要“輸血”,更要注重“造血”。和平村作為市級貧困村已順利脫貧摘帽,2018年作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通過“黨建+產業”等扶貧模式,變“輸血”為“造血”,讓昔日的和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精準脫貧,助力鄉村振興。

福建日報

新媒體 新福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